关于“生成课堂”建构的四点建议

时间:2022-10-14 06:58:59

关于“生成课堂”建构的四点建议

【摘 要】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李仁甫先生,凭籍一个文人宗教般情怀,开创了“生成课堂”这一崭新的天地,在全国语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点赞之时,笔者不揣浅陋,写下“能否不提再现课堂观、能否更好表述预设和预备的关系、能否把提问与讨论这一启动模式的内容前移到课前、能否更明晰生成谓何、生成为何”四点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关 键 词】 生成课堂;建构;建议

【作者简介】 戴继华,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江苏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李仁甫先生带领他的团队,凭籍一个语文人宗教般情怀,开创了“生成课堂”这一崭新的天地,在全国语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学习、琢磨他的教学思想,笔者收获颇丰。在点赞的同时也形成一些不同于仁甫先生的看法,于是不揣浅陋,写下四点建议。

一、能否不提“再现课堂”观

仁甫老师在其专著《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再现’的课堂与‘生成’的课堂”这一章节中,依据“课前与课堂”的关系,将语文课堂概括为五种情形,分别以A、B、C、D、E代之。其中情形A是这样描述的:课堂上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流程内部的教学细节都是课前准备好了的,而课前准备好了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流程内部的教学细节完全在课堂上显现――如果来不及全部显现,则必须利用早读或晚读时间(甚至有可能占用副科或体育活动时间)加以补充显现。

仁甫老师认为,情形A中的课堂特征是死板、教条,教师离不开备课笔记(教案),目中无学生,喜欢满堂灌或满堂问(提问权完全在教师一方),牢牢地控制话语权,完全把课堂当讲堂,体现的是“再现课堂”观。而其他四种情形则分别属于“再现化课堂”、“生成化课堂”、“生成课堂”三种课堂观。

作为理论假设,仁甫老师这样分类,能够自圆其说、合乎情理,但这里似乎还有思辨的空间。

笔者感觉用“再现”一词概括情形A其实并不妥帖。何谓“再现”?“再现”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以前感知过的物体、思考过的事情、体验过的情绪等在头脑中再次呈现并加以确认的记忆过程,又称回忆;再现并不是简单机械地恢复过去形成的映象,它包括对记忆材料的一定的加工和重组活动。而情形A在操作形式上的核心特征是“完全呈现”,即使是“加班加点”,也要将之进行到底。“完全呈现”与“再现”的内涵并不匹配,因此说用“再现”概括情形A有失偏颇。

那么用什么词来概括情形A呢?窃以为“复制”较好。“复制”是一个现代感很强的词语,指的是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为。情形A的“完全呈现”体现的正是“复制课堂”观。

将“再现课堂”观,改为“复制课堂”观,是不是就完美了?这里还值得推敲。从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运作来看,现实中,没有哪个老师能把课前的预设完全复制到课堂。课前的静态预设,不可能设想到课堂动态过程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即使设想到,也不可能完完全全落实。因此即使用“复制课堂”观的提法,代替“再现课堂”观,这种说法也缺少针对性,也就是没有现实意义,没有现实意义的理论假设,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提也罢!因此建议仁甫老师能否不提“再现课堂”观这一说法。那么“再现化课堂”观能否讲得通?笔者反复思之,应该可行。多了一个“化”字,就有了“倾向性”之意,这一提法足具科学性。如果要提“预设与再现”这一正相关概念,不妨改成“预设与再现化”。

二、能否更好表述“预设”和“预备”的关系

为了建构“生成课堂”,仁甫老师提出一个与“预设”大不相同的新概念――“预备”。在他看来,“预备”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前预先所做的一切准备,而“预设”是指教师在课前预先所做的所有设计。“预备”和“预设”的共同点是“预”,即预先(在课前),但也有区别:“预备”侧重于“备”(准备),“预设”侧重于“设”(设计)。仁甫老师还主张“预设与再现”是一组正相关概念,而“预备与生成”是另一组正相关概念。

尽管仁甫老师没有完全否定“预设”,但他关于“预设”、“预备”的内涵和两组正相关概念的阐述,容易让人们将“预设”和“预备”的关系联想成一组对立的关系,至少对读者有这种“引导嫌疑”。

而“预设”和“预备”是对立关系吗?笔者认为它们二者之间应该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准备”的外延要比“设计”广得多,“预先设计”应该是“预先准备”的一部分,即“预设”应该是“预备”的一部分。而包容与被包容关系的概念,是不宜并列和对立的。

有人说,“预设”体现的是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的是对学生的尊重。对第一句话,仁甫老师可能不一定赞同。但只要我们冷静思考,无论什么类型的课堂,当然包括“生成课堂”,要想完全“去预设化”,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一种理想;仁甫老师自己也承认“生成课堂”中“微预设”、“空心化预设”的存在,这也可算不能完全“去预设化”的典型例证。

那么,为了“生成课堂”体系的建构,我们如何来阐释“预设”和“预备”的内在关系呢?能否这样表达,“预设”是基点,是起跑线,“预备”是课前准备的最高境界,当把“预设”做到极致,即“预设”越来越接近“预备”这一境界时,“生成课堂”的建构即成为一定,“增值生成”成为完全可能。

三、能否把“提问与讨论”这一启动模式的内容前移到课前

在《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一书中,仁甫老师将“生成课堂”的启动模式概括为七大类:提问与讨论、分享与交流、表态与辩论、朗读与议论、主持与讨论、讲课与讨论、批注与交流。

其中“提问与讨论”这一启动模式典型的发语词是“我的问题是……”“我要问的是……”“我有一个问题不懂……”。当然这些发语词是由学生来说的。当这一模式启动后,课堂组织大致有三种形式:(1)每当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就立即征求其他学生来解答,教师在必要时适当提示,在有生长点的问题上加以引导;(2)有问题的学生集中提问,在倾听之后愿意回应的学生就选择性地尝试解答,教师在必要时适当提示,在有生长点的问题上加以引导;(3)有问题的学生集中提问,教师则巧妙地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几个重要问题,然后大家围绕这几个问题思考、讨论。

上述这部分内容阐述了“生成课堂”在操作层面的建构方法,其关键词就是“提问”。假如老师课前已确定选用这一启动模式,能否将学生深度学习产生的问题,纳入教师课前“预备”中,在课前就进行汇总、分类,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开始讨论呢?

笔者私下以为这样做是可行的。首先,它不违背“生成课堂”的基本理念,仅仅是个“微预设”,而且由学生的问题启动课堂,本质上也是由学生启动课堂;其次,归纳整理好的问题,让学生的关注点和思维指向更集中,能更快进入“汇学”环节,并相对延长了学生讨论、碰撞的时间,更多“意外和陌生”的出现成为可能;第三,有助于聚焦核心问题,帮助师生生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总而言之,这样做有助于增大课堂容量,扩大学生参与面,从而大幅提高课堂效率。

四、能否更明晰“生成”谓何、“生成”为何

仁甫老师在《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一书中,是这样阐述“生成”是什么的。他认为,从“生成”存在的逻辑前提看,“生成”产生于关系和过程;从操作方法来看,“生成”是创新与重组;从产生结果来看,“生成”就是意外和陌生。

仁甫老师这样阐释,属于一种描述性阐述,固然有自己的逻辑起点,但笔者看完总觉不过瘾。

“生成课堂”这一短语有“生成”和“课堂”两个双音节词语构成,前者是对后者的修饰与限定。老师们不免要追问,就语文课堂而言,“生成”是什么?而语文课堂又是师生依托文本的有意义互动,它包括语文老师、学生、文本三个要素,那么“生成”对于“老师”、“学生”、“文本”而言又是什么?

就语文课堂而言,“生成”是一种生态,或者说是一种呈现状态,一种课堂美学表征;就语文老师而言,“生成”是一种教学手段;就学生而言,“生成”是一条成长的路径、一段建构的过程;就文本而言,“生成”同“预设”一样,体现了对文本的尊重。

至于“生成”为了什么,在本专著“生成之物”这一章节中,仁甫老师有系统的阐述,他认为“生成之物”就是“意外和陌生”。具体说,这一“意外和陌生”又指向三个内容,一是教学目标,一是教学问题,一是教学资源。很显然,这三个内容都属于“课堂内容”这一层面。那么,老师们不免又要追问了,“生成课堂”的终极追求难道仅仅是生成“课堂内容”吗?我们能否也可以针对“语文课堂”以及“语文老师”、“学生”、“文本”三个课堂要素作出回答呢?

笔者认为就语文课堂而言,“生成”是为了境界,许许多多优秀语文老师的课例告诉我们,课堂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好课;就语文老师而言,“生成”为了自身专业的成长,因为“生成课堂”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就学生而言,“生成”是为了自己的语文素养,这一追求和语文课程目标完全一致;就文本而言,“生成”是对文本价值的无限超越。一句话,“生成之物”的核心应该是课堂的境界、师生的素养和文本的价值!

以上几点建议,纯属一孔之见,或许是吹毛求疵,或许就是谬误,之所以提出来商榷,唯一的诉求,就是锦上添花,期盼“生成课堂”枝繁叶茂、多彩多姿,走得更远、更稳健!

上一篇:“语文”是什么及其他 下一篇:中小学校报校刊应成为文化立校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