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优化

时间:2022-10-14 06:00:15

浅谈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优化

摘要:变电运行电压等级对于电网的运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提升变电运行管理的力度,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研究,分别分析了变电站运行管理无人值班模式以及安全提供系统。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电力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与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联,因此,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大电网、高电压、大机组时代的到代,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使得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变电站作为电能汇集和分配的重要场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变电运行管理的研究无疑可以促进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可以分为有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和少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三种模式。有人值班变电站是传统的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但随着变电站稳定性、可靠性的增强,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强度的降低,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加上欧美等发达国家丰富的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经验的参照,变电站运行管理已由传统的有人值班向少人值班甚至是无人值班过渡,自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无人值班试点开始,我国已经拉开了变电站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改革的序幕,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可以说,无人值班是变电站运行管理是未来发展趋势,对其进行研究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结合目前我国变电站无人值班运行管理现状,首先对一些影响变电站运行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变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1、变电站运行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都是采用集控站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就是将操作、监控等职责都集中在一个集控站中。一个集控站主要适宜一两座220kV变电所作为中心,多个35kV、110kV变电所共同组成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变电所中都实行无人或少人的管理模式,所有的管理人员多数集中在集控站中;一般来说一个集控站的管辖范围包括1~2座220kV变电所、6~7座110kV变电所以及1~2座35kV变电所。我国目前还有少数的变电站采用操作站的运行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就是将变电站操作与监控职能分开,设立单独的监控中心形式对变电站运行的监控管理,设立操作站对变电站运行进行管理。根据多年的实践证明,无人值班的变电所运行管理模式基本上满足当前需求,并能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但是目前变电站运行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变电站运行人员严重不足

这主要是由于变电站正在逐年增多,而变电站运行人员却没有及时得到补充,这就影响了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1.2、集控站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部性

我国电力运行存在一定的时段性,在假期、冬夏两季等,电力运行工作量大,在平时用电低峰期变电站运行工作量就少。但是集控站管理模式下,在高峰时段运行人员数量不足,而在低峰期变电站运行人员数量偏多,造成了对人力资源的浪费;

1.3、有的变电所成立独立的班组

进行变电所的工作,还沿用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效率较为低下;

1.4、新技术的引进

随着科技大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被引用到变电站运行中,这样大大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工作难度,但是由于管理模式没有得到相应的调整,这使得变电站运行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协调。

2、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研究

2.1、安全工具模式

现阶段所有供电设施包括线路和变电站内,在检修状态下都需验电、挂地线,人员必须在地线保护中才感觉到安全可靠。恢复供电时必须将所有地线拆除后才能发电,带地线合刀闸是严重的违章作业,更是事故造成的安全隐患。所以地线的拆除是保护电网安全的重中之重,但现实中,为什么有那么多带地线事故的发生,首先是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烈,人员疲劳精神不集中严重导致对所见事物产生盲点。另外现场环境昏暗地线的融入现场,没有明显的提醒和警示提示,人员视觉的盲从,自认为全部拆除导致留下事故的隐患。

正常运行状态下,设备的运行指示灯会潜意识地提示接近的人员注意或远离设备,不会造成人员的误识别,所以在挂地线的所处增加闪光提醒功能,也能会起到同等的效果,灯光尤其是闪烁的灯光会很大程度提高人员的视觉感知能力,更会提醒人员现场状况的特殊性,从而加强了安全责任感,提升安全的防范意识,使事故隐患降到极点。大大降低了电网的安全事故,所以地线的提示标识(闪光)是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的物理?

利用灯光闪烁的明显提示功能,人员对事件的重视程度会大大提高,在地线本身加装,使地线具备闪光提示,可以方便使用即可提醒,有多少组地线或合接地刀会很清晰明了方便人员清点数目。警示人员现场还有几组地线未拆除,从而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潜在的防范未然。

别人也能帮忙把关,提醒操作人员看到的异常闪光,因为不是专业人员对有无地线不感兴趣,但对闪光都会注意看的仔细和好奇。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安全的提醒范围,工作人员也不会因工作时限长易疲劳,降低安全责任。不管在什么范围,没有人为阻挡情况闪光不因现场环境的不理想,始终提醒人员非常注意,没有闪光提示,人员会增加疲劳程度,视觉盲从麻木,遗漏地线的数量。

挂地线位置复杂,尤其半段母线的工作,尤其母线超10米以上的挂地线10余处,柜内柜上的地线位置,图板上显示不全面,易造成遗忘,曾如闪光标识,用物理显示的方法可明显指示地线的位置和数量,减少遗漏,是安全更加完善,是地线的安全管控更加严谨和科学。

运行人员与检修、保护交接更加明确和清点。交接时会很好的提醒接班人员在现场的视觉识别,减少理解的错觉,从而变换更加明显,未到现场布置地线的人员到现场会很快掌握现场情况,恢复供电时,防止口术的误差,减少地线认为的遗漏提升现场的安全程度。

2.2、变电站无人值班运行管理

任何新方法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与实际情况相冲突的地方,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笔者结合变电站运行管理实际,对无人值班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部分单位,规定单一的操作,例如拉、合开关,由调度员在调度端计算机上直接遥控操作。笔者认为,这是变电站运行管理中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变电站实行无人值班,发令模式是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预令到集控站,正令到操作现场,即调度员可以与现场人员联系。二是预令、正令全部到集控站,即调度员只与集控站人员联系。这两种模式孰优孰劣,争论较大,就笔者个人认为,第一种操作模式更有利于安全。

2.3、地线装置通信方式的选择与实现

由于工作时间不是固定的,这就要求所采用的通信方式必须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这样才能更快的进入到工作状态。对于现阶段的地线装置的软件系统主要采用的是GSM通信,这种通信方式能够更好满足灵活组网的特点。因此,在地线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3.1、通信模块的组成

这种通信模块主要由处理器、GSM射频部分、电源部分和一些插件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处理器是其核心部件,主要是控制信号的传输、放大和转换的功能。而GSM射频部分主要是由单片收发器、外差式接收器、变频调制环路发送器和中频合成器四个部分组成。以上四个组成部分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对射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功能。这种通信模块还能够支持语音、短信和传真等通信方式。为此,这种模块在地线装置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3.2、通信模块的软件设计

通信模块的软件设计的重点是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对于电力系统检修工作一定要确保其数据的可靠,一旦数据出现问题必然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在设计该装置通信模块软件时需要考虑到接口电路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数据的错误和网络繁忙导致短信发送失而引起数据的错误。因此,在设计时主要采用的短信模块的接口开发。主要的设置是利用AT指令,通过各种不同的指令来完成数据的传输功能。

3、结语

综上所述,无人值班的变电站管理模式本身,相较于传统形式的人员值班管理模式,实际上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性,并且有着更加完善、全面的经济效益,这方面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了未来变电站建设体系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重要趋势所在。因此,在未来进行超高压变电站管理工作执行的过程中,应当要对于相关的思维体系加以扭转,尤其是要重视对管理模式的优化,积极的对于各种不同形式的解决措施加以探索、强化,进而使得电网表现出的相关适应性、安全性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振伟,金红核,殷志良.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优化探讨[J].华东电力,2008,10:52-55.

[2]李昕俊.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优化的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3]刘攀.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分析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0:129.

[4]卢江水.变电站运行管理与实践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

上一篇:浅谈安庆石门湖航道整治工程超运距施工优化方... 下一篇:质量控制措施在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