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时间:2022-10-14 05:50:10

高等职业教育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摘 要 现在正处于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单一的培养方式造就的人才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加快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节奏,明确课程系统的职业指导性,培养学生对职位调换以及其中含义的适应能力,把培养学生在就业竞争过程中的优势作为当下课程研究的主要目标。笔者在这里将会对怎样完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就业优势、培养迎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展开一系列的探究。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商务英语 课程体系 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

1.1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目标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学主要以就业为主要目标,把职位需要作为主要目的,课程系统根据职位所必须的技能做出合适的调节并进行完善,把职位作为主要目的完善课程系统,需要做到下面几点:(1)所有专业都拥有清晰的职位目标;(2)把职位当作培养目标在就业中体现出来;(3)以职位为教学目标体现在职位和职位之间的差距和递进上。

1.2实施“多证・触通”,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机统一

把专业资本作为指引,完善课程系统,摒弃把专业知识当作重心的教学方式,保证专业理论系统性和必要的技能培养,创建将专业教学和就业指导结合在一起的全新的系统,增强社会对课程体系的认可度。

1.3结合国际贸易的行业特点,摆正商务和外语的位置,培养合格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不是能够迎合社会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否具有明确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标准,然而课程系统便是达到目标、符合标准的方法,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熟知并理解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了解对外经济贸易的制度规定,有很好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很好地独立使用英语参与商务活动的人才”。商务和英语的关系应该首先在课程系统中合适的展现,在商务与英语的职位中产生的效果看,课程规划主要偏向商务方面理论,用英语知识将其串连起来。接下来,安排好商务和英语的上课时间,恰当地对相应的课堂内容进行规划,让商务和英语可以进度一致。此外,积极实行,展现各自长处,达到了高职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预想效果。

2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方案

2.1确定课程模块,以模块为平台进行合理优化

板块化的课程有比较自由、容易管理的特征,有助于课程系统的全面完善,同时也容易更新创造,生成有特点的课程体系。依照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条件以及全能型人才的要求,笔者对这一专业的教学系统规划出了简略的方案。这一专业的课程系统大致分成4个板块,每个板块还能详细的分为很多个小的板块,每一板块都有自己的职能,但并不是所有的板块均有相对的理论课程、匹配的英语教学和资格认证考试,为了保证商务英语专业“一精多会,商务和英语同抓,学历教学和专业资格认证一致”的特征。公共基础板块注重培养所有高职学子的从业道德、基础理论与能力,这一部分的完善侧重根据专业特征,有目的地加快学生养成商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思维方式;专业板块进行职位必须的理论以及能力的培养,跨专业板块属于主要职位的扩展。实践板块属于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同学们运用理论、技巧的能力,是高职教学中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有效方法。

2.2根据择业导向对应岗位应具备的素质、知识、技能来调整各个模块课程

(1)基础课程板块注重语言能力和商务思维的养成。这一板块中重视养成学生的专业素养,对不同类型的高职学校来说,专业素养大部分是约定俗成的,差异在于有些课程会依据职位的特征有相应的调整。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专业的进行国际商业交流的实用性外语人才。所以,学生不仅要学习职业道德、实用语言、信息技术等课程,还要对商务礼仪、国际文化和形体方面进行训练,与此同时,更应该进行的是对英语实际运用的练习。这一板块主要目标是养成学生的商务思维以及语言交流能力的提升。

(2)专业课程板块展现理论、能力、专业资格认证的巧妙融合。这一板块重视“以胜任专业职位需要为目的,以提升专业技能为重点,彰显实用性以及专业性”。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共有商务理论、商务英语与实际运用三部分。按照国际贸易的操作顺序与节省的原则,挑选七门主要课程组成商务理论板块: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实务、国际营销、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单证实务、电子商务;还进行和以上理论知识相适应的一些教学活动。专业板块是教学系统的重心。所以,在专业课程板块中需要规划合适的课上实际运用,指点在商业活动中怎样灵活地使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把理论知识、能力培养和社会认证融合在一起,达到专业教学和专业资格认证的衔接。也就是说,同时展现商务和英语,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养成和专业教学与专业资格认证衔接是课程板块整体的重点与特征。

(3)跨专业课程板块展现人才养成的独特性和多重性。规划跨专业课程板块活动,目标在于扩展人才养成的道路,最大程度地适应社会需求的机动性、多重性以及差异性,提高学生对就业的适应能力。所以,合适的板块是维持动态课程系统稳定的有效方式。选取跨专业课程需要关注下面一些问题:

①对于社会需要,经过全面的调查,选取有关的专业方向。仔细探究跨专业的课程系统和养成标准,确保课程选择的适合性、专业性与实用性。

②权衡好理论、能力与专业认证之间的联系。课程的选取需要和专业考证联系在一起,课程内容应该和专业规范衔接,确保学生必须的专业理论与能力的基础上,得到社会承认的职位资格证书。跨专业课程板块应该放在第四、五学期开展,第三学期之际,给学生依据自身的喜好进行选择并进修的机会。

上一篇:心理学教育的职业导向性研究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