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咯血窒息的早期症状及发生的规律性观察

时间:2022-10-14 05:10:46

肺结核咯血窒息的早期症状及发生的规律性观察

咯血窒息是肺结核病人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咯血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好护理工作对咯血窒息的预防和抢救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所近五年间对19例肺结核咯血窒息的病人在抢救过程中所表现的早期症状及发生的规律进行总结如: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18―72岁,平均42岁,病史1―22年。疾病分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例,浸润型肺结核15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3例。经抢救无效死亡2例。19例患者血液监测结核抗体均为阳性或弱阳性,痰监测结核菌涂片阳性15例。

2 咯血及窒息先兆症状表现

病人咯血先兆表现有胸部不适、咽喉发痒或刺激感。咳嗽、胸闷加剧、胸腔内灼热感,多在20-40分钟内发生咯血;全身发麻,口渴病人多在3-5分钟内发生咯血;口感甜多在3-9分钟内发生咯血。先兆表现到大咯血的长短不一,多数病人在出现先兆症状1小时内出现大咯血,个别病人长达12小时。咯血窒息病人最多表现先兆症状为胸闷、气促、极度烦躁、大汗淋漓、情绪紧张、表情恐惧、面部肌肉颤抖,有时出现精神呆滞、面色晦暗、呼吸变浅加速、口唇发绀、目瞪口张、双手乱抓,也可出现绝望情绪或昏迷,大小便失禁。

3 咯血窒息的预防及处理

咯血窒息的预防,关键是病情观察。对大咯血病人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咯血发生时,除给病人积极药物抢救外,同时应给予病人心理安慰,保持病室安静,使病人得到充分休息,以利于稳定病人情绪。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可采取头低脚高位,取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鼓励病人轻咳将血排除,不可屏气,防止血液阻塞气道引起窒息,注意观察有无窒息先兆。充分做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抢救工作,咯血病人建立静脉通道时最好使用留置针,以利于随时抢救及治疗用药,可赢得最佳抢救时间。一旦出现窒息时,立即组织抢救。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解除阻塞包括引流,立即将患者置于头低45°-90°,轻拍病人背部,必要时用手掏出口腔及咽喉部凝血块,通过口或鼻腔插入粗导管至咽喉部用电动吸引器吸出血块,在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内积血的同时鼓励患者咳嗽,以便随时将上呼吸道内血液咯出。其次高浓度氧气吸入,以改善组织缺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随时注意血压、呼吸、脉搏、精神和意识的变化,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4 体会

肺结核具有传染性,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程长。在抢救治疗和护理时,医护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消除病人恐惧紧张情绪,在生活上多给予关心照顾,争取病人主动配合,提高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对病人的卫生宣教及心理护理,及时发现咯血先兆症状,尽早给予有效止血,并结合病人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认真做好交接班,详细纪录咯血量、颜色、性质,加强呼吸道保护、减少呼吸道感染、保持口腔内清洁及大便通畅,每天开窗通风3-4次,同时做好痰血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使病人心情舒畅,安静休息,以减轻病人精神压力,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早日康复。真正做到细心观察、耐心解释、精心护理,为肺结核的最终治愈和减少并发症奠定基础。

上一篇:家长课堂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下一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98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