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考察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10-14 02:49:16

浅谈如何考察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

论文关键词:创新能力 领导干部 科学发展观 历史与现实 实践活动 干部考察 考察方法 党的事业

论文摘要:创新能力是人们在新颖而独特地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思维和技术方面的能力,融主观与客观、显性与隐性、历史与现实为一体 ,要真实、全面地考察好并非易事。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在干部考察、评价、任 用体 系中的权重越来越大,必须确立合理的考察路径 ,选择科学的考察方法,为党的事业选准人、用好人。

一、 从有无较强的学习精神来考察。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选择发展。看一名干部创新能力的高低,首先要看他的学习精神。潜心读书、善于学习,才能与世界接轨,与时代对话,与真理同行,才能深刻审视社会、追问人生、拷问灵魂,摆脱时光流逝的焦虑,积聚创新所必需的知识、信念和力量。很难想象,一个整天忙于具体事务、对学习无精打采、知识不断 “失鲜”的干部能与时代同频共振,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正所谓,“视其所好,可以知其人焉”(欧阳修《有美堂记55)。从大量实践看,那些孜孜不倦、紧扣知识前沿的领导干部,大多拥有较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智商情商、更缜密的思维判断能力、更健康的心态和更高远的人生追求,因而也就有了更强烈的创新冲动和更大的发展潜力。从这个角度来考察领导干部 ,具有直接简便、操作成本低等优点,只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一定能让这个普通的参照物发挥独特的作用。

二、从有无强烈的问题意识来考察。问题意识是人们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以反思、质疑和探寻的态度,自觉审视主客观关系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必经途径。强烈的问题意识 ,体现一个人成熟的个性、稳定的独立性、负责的批判精神、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积极的忧患意识。离开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只能是缘木求鱼。考察领导干部的问题意识,最重要的,一是看其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是创新的萌芽和基础,思想懒惰、人云亦云、唯书唯上只能走向落后。独立思考既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领导干部只有默守忠诚 ,心系事业,敢为人先,敢说真话,敢于承担责任、风险和失误,只有强化科学精神 ,突破思维定式、主观偏见和历史烙印的束缚,只有秉持崇高的理想和情怀,以强烈的敏锐性和深刻的穿透力直面各种重大现实问题,才能坚守内心信仰和精神家园,才能具备创新的人格品质。二是看其批判反思能力。就是对社会现象、工作范畴、自我言行等,善于从认识论、方法论的层面进行回顾审视 、价值判断、自我剖析和深刻反思,特别是敢于质疑、澄清、否定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式和行为范式。批判反思越深刻 ,就越能从历史的生成与展开中,更深刻地理解现在,更清楚地洞察未来,增强创新的紧迫感和 自觉性;就越能从本质与规律性角度总结得失成败。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开拓创新的能力。

三、借助所犯 “合理性错误”来考察。所谓 “合理性错误”,是指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甘愿承担一定的决策、组织和领导风险,但由于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虽然努力了,还是产生了一些非个人主观性的失误。敢于承担风险与谨慎决策、周密组织并不冲突。也不是盲 目冒险、无所顾忌,其背后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创新品格和胆 识 ,“合 理性错误 ” 从本质上与违纪违规、消极应付、莽撞胡来所导致的后果完全不同。现代管理学理论认为,一名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一年之内不犯一两次 “合理性错误”。则意味着此人思想保守、思维平庸,没有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可能有所建树,更不宜委以重任。实际工作中,一个遇事退让、四平八稳、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干部 ,是不可能创造性地工作并勇于承担风险的。不仅如此,这种不良行为示范和心理暗示还将逐步衍化成一种 “场污染”。造成组织成员对内缺乏良性竞争,对外缺乏进取心,最终导致整个组织暮气沉沉,丧失生机活力,坐失发展机遏。领导岗位是高压力、高风险领域,谁都不愿也不敢轻易犯错误,但在特定情况下,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又难免会犯一些错误,特别是在开拓创新中容易出现失误。希望与风险同在,要创新发展,就要敢于面对挫折、失误乃至失败。如果害怕犯错误或者绝对不允许犯错误,处处墨守成规,事事稳字当头,不敢闯、不敢试,甚至不敢越雷池半步,自然谈不上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从工作政绩和群众公论来考察。实践是考察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试金石。创新意识强的领导干部,大多具有敢为人先、果断决策的魄力,有研究探 索、学以致用的潜质,有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的能力,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学识、智慧和能力,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带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创造性、跨越式、高质量、高效益地发展。需要注意的是 ,从这个角度考察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必须辩证发展地看问题。有些领导干部的创新行为属于制度性、基础性成果,或者影响全局、关乎长远,可能一时效果并不明显,不被人们所认可,甚至不被人们所理解。对此,组织人事部门应当仔细甄别,科学判断,对那些确属突出成绩和有重大贡献的。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此外,还要善于综合群众公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析一名领导干部有无不甘落后、勇争第一的劲头,有无不被困难压倒、勇于承担责任的气概,有无积极主动作为、干出一番业绩的建树,从而全面地、动态地考察其创新能力。

上一篇:英语比较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 下一篇:关于戏曲净行表演风格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