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中小企业创新路径

时间:2022-10-14 02:18:15

浅析中国中小企业创新路径

摘要: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如何抓住机遇,克服挑战,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创新路径,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破解的难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042-02

一、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这场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为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在促进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为中国经济健康快速有序地发展和保障社会稳定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6年10月底,中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达到4 200万多户,占企业总数的99.8%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的58.5%,缴纳的税收占全国的50.2%,中小企业还吸纳了75%的城镇就业人口。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中国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时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大量高新技术产业化也是由中小企业付诸实施的,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家高度重视中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始终把中小企业放在全局战略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早在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了要高度重视发展中小企业的问题,要求为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加快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四个子系统来看,由于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而这种组合的最终实现只能由企业家通过市场实现,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法代替。

二、当前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和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拥有一些先天的优势:一是适应性强,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很快的调整自己的生产计划,产品种类等;二是管理效率较高,企业结构较为简单;三是贴近顾客,可以根据顾客的特别需要,提供更为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但是中小企业也面临很多的问题,尤其在创新方面,具体表现在:

第一,资金不足。资金问题是中国中小企业创新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资金来源严重不足,融资环境较差,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第二,人才匮乏。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保障。中小企业的薪水待遇、社会地位、发展前景等方面很难和大企业相比,很难吸引和挽留人才,人才流失、紧缺现象严重。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人员主要来自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新增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普遍缺乏,这些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创新的主要障碍。第三,机制不健全。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多数中小企业尚未没有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由于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的不足使得在体制转化过程中不少中小企业仍然存在着产权不明,责权不明等问题。第四,政策问题。2003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标志着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进入了法制轨道。但是从整体上讲,中小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仍然不够理想,它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尚未引起一些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中小企业创新路径和措施

1.技术创新是企业赢得市场的有力武器。掌握核心技术是击败对手的杀手锏。拥有创新技术的产品是不断赢得忠实顾客的基础,而忠实顾客就是企业市场占有率稳定的有力保证。市场稳定了,将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无数的实例表明,企业如果一旦掌握了该新产品的核心技术,它将占有市场竞争的绝对优势。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企业、研究机构、大学之间的合作。政府应通过政策、项目等手段,降低那些防碍有效的合作研究活动和人才流动的制度壁垒,打破不利于产学研结合的障碍,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人才的聚集地,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推出新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壮大企业规模。第二,鼓励企业间开展合作创新。单个的中小企业力量薄弱,可以由政府通过政策、项目、财税等手段,促使企业或由行业组织牵头,以共同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共同支持研究机构的研究与开发、形成产业群等形式,从互补的人力和技术资源中获得协同作用,促进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这些政策和措施不应该仅仅针对以技术为基础的企业,而且也要针对有较低的技术能力、在传统和成熟的工业部门以及服务部门中经营的中小企业。第三,加强知识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技术支撑和服务机构的建设。通过政府的直接投资、项目、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牵动社会各方面的投入,提高知识基础设施水平。政府要用政策、财税等优惠措施,大力促进创新支撑机构的建设,使中介组织、生产力服务中心(企业孵化器)、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技术转移机构、人才交流机构、经纪人队伍、评估咨询机构的行为更加规范,效率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起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交流、技术转移、科技服务、培育高新技术和成果、促进企业间技术联盟等作用,起到促进知识网络联系的作用。第四,理顺金融系统与创新组织之间的联系。建立现代适应市场经济的金融体制,使金融机构真正关注企业的效益,政府要制定法规和政策,支持和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为创新和创业的启动、发育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第五,大力发展技术市场。高科技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高科技产业开发区只有建立起为企业服务的完善中介和技术服务体系,才能够真正实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发展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降低技术创业的“门槛”,鼓励、吸引人才、资金、技术到本地创新、创业,提供完善优质的服务,有助于提高地区集聚的吸引力。企业应该是地区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可以是内生的,来自区内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也可以是外生的,来自引进和吸收。在激烈的国际或区际竞争中,如果要领先和取胜,就要创新,如果要追赶先进,就要学习,竞争优势的取得和保持实际上是一个如何使其地方化的过程。一个地区依赖于外部技术时,则需要有一种内部的能力去消化和吸收外部的知识和技术。这种发现、选择、运用、学习、改进新技术的能力,既是某一个企业也是它所在地区经济能够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2.管理创新是中小企业整合内部资源,理顺管理层次的重要手段。组织管理创新的思想是从企业内部寻找提高效率的突破口,以提高现有经营过程的质量、减低运营成本,实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企业如果想追求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持组织的活力和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在当今节约型社会的政策下,小的投入获得大的产出是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实现该思想的主要途径是企业的管理创新。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速度,一个组织的效率周期大约为三至四年。因此,企业应当在保持组织稳定的情况下,每过三至四年对自己的组织形式进行一次调整和创新,这样可超越组织的生命周期限制。只有企业组织充满着活力和效率,企业才可以从各方面持续稳定的发展,才能适应当今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

3.文化创新日益成为中小企业创新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只有“文化”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有恒久的活力,才能是布满葱郁的常青藤。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件设施,也是同质化竞争下,企业区别竞争对手的有力武器。20 世纪80 年代初期,许多企业开始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他们甚至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价值的集中体现。企业拥有了强势的企业文化,企业就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创新的企业文化引导企业战略定位和保障战略实施。战略的定位与实施是在变化的市场下进行,战略转变需要文化的创新,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企业要不断注入新文化、塑造新文化、完善新文化,使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相协调。(2)企业文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企业通过创新,可以建立独特的企业文化,可以形成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文化竞争力。在强势的企业文化中,企业所有员工拥有着共享的价值观、经营理念、思想意识,这为战略管理的实施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企业行为的文化基础。企业应用创新的强势文化,将有利于长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和积极性,有利于建立稳定企业与顾客的品牌关系,有利于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有效组织管理,为企业长期、稳定、高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当今各企业仍以创新为经营重心,创新已成为企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无论是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创新、组织管理创新、还是企业文化创新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叶远西.中小企业创新[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2]肖广岭,柳卸林.中国技巧创新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1,(1).

[3]叶帆.试析自主创新的环境制约及其对策[J].科技管理钻研,2006,(7).

[4]孙学敏.中小企业创新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5]万兴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政府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俞仁龙,郭玉华.适者生存――中小企业创新[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浅析高房价与税收制度的关系 下一篇:从人口红利的消失看企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