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经典诵咏促学校路队建设

时间:2022-10-14 02:12:00

借经典诵咏促学校路队建设

摘 要:队形队列练习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站、立、行的正确姿态,还是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整齐一致行动的重要手段,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关键词:吟诵经典;路队建设;校园风貌

众多学校的路队建设都从体育课的队形、队列练习着手,并把它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面建设鲜明独特的路队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展现师生精神风貌,形成师生共同理想、信念和作风的重要手段。

一、新课标课改背景下对路队文化的期待

当前体育教学新课标提出了“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使队列队形练习失去了应有的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队列队形练习太过枯燥乏味,教师教学方法单调、缺乏创新,学生不愿意练习,自然就没有“快乐”可言。

整齐、规范、活泼、有序、特色鲜明的路队文化,往小了说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往大了说就是一所学校的“名片”。

为此,依托学校的“书香校园”活动,笔者做了一个大胆地尝试:把活动中“经典诵读”这部分的内容,选择性地融合到队形、队列教学中,并积极倡导拓展到学生的其他路队活动中,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并且是行之有效的。

二、依托文、体整合,促路队建设,凸显学校文化特色

依托校园书香特色,通过队形、队列的练习来创建独特的路队文化,让学校的体育特色“馨香不自宣”。

整齐、有序、规范的站、立、行,结合精心选择的唱、诵、读的经典内容,也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手段,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有效地提高了队形、队列的练习质量;在强化路队建设的同时,也让学校德育教育“满园皆春色”。

路队建设也内化了校园“常规”,让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 “润物细无声”。

三、组织与措施

组织:由主管德育、体育校长牵头,德育中心组织,各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共同实施。并创编指导手册和实施细则,做到有章可循。

措施:各班选出领读学生,可以固定或者每天轮换;其他课当堂老师也可带领大家吟诵(唱诵)。

四、活动形式

应与传统的路队口令相结合,在体育课的队形队列练习及课堂的队伍调动时;各项集体活动的路队或者进退场时;去专用教室的路队上;进出餐厅的路队上;放学时的路队上等等。

五、内容选择

可选择经典的诗歌、唐诗、民谣、儿歌、流行歌曲等。运用上要精心选择,既要考虑到运用的内容与活动是否有关联,又要估计到时间切合,还要关注到合适的节奏。

学生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如:《悯农》《外婆桥》;其他学科需要背诵、熟记的口诀、常识;如:数学的乘法口诀表;音乐课学习的熟练歌曲;单词或者英语歌曲,如:字母歌、月份、星期等。体育运动技能口诀或是健身古训、养生口诀。

有节奏感的,如:《健身歌》《五星红旗》等。

有教育意义的,或者生活常识、安全常识、礼仪知识等口诀或儿歌。如:《十好习惯歌》《安全自救歌》等。

有时代感的,如:动画片歌曲《多啦A梦》《精灵少年》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学生在参加各项活动时的精神状态和路队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活动还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其他工作的全面发展。做个有心人,不断尝试和探究、不断推陈出新,让体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是每位教师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钟启泉.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上一篇:浅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对于学习生活的重要性 下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学氛围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