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法释解

时间:2022-10-14 01:02:58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法释解

一、实验联系生活

在高中的物理实验中其实有不少内容是与生活具有关联性的,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将实验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物理实验,也可以更好地提升物理实验的教学效率。例如: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这个部分的实验中,教师就可以借助生活来导入这个实验,并且引导学生将一些生活中的认识加以思考放在实验中进行探究。教师可以这样来开展实验教学:教师:今天我们要开展的实验是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这个实验的原理就是找出两块平行的玻璃砖,光线的入射角是A,折射角为B,然后sinA/sinB得出的就是该玻璃的折射率。在实验开始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对这个实验有什么想法没有?学生1:看到这个实验的时候很惊讶,以前接触过玻璃的折射、反射等简单的内容,但是没有想过原来我们的玻璃还存在折射率这个问题。学生2:就是我们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对我们认识玻璃的变化以及在生活中有哪些帮助呢?这个折射率明显是受sinA、sinB这两个因素影响的,那么在实验中如果这些基本的因素进行一个变另一个不变的方式进行改变会获得哪些新的东西呢?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安装玻璃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以这个为依据进行设定呢?由此可见,对生活中的玻璃的折射率进行探究,因为之前学生都没有想过玻璃的折射率这一问题,所以教师就可以在实验开始之前将生活这一字眼引入,然后学生就会在实验开始之前提出很多自己的创见,在这个实验前的思考环节学生就已经开始了预设性的探究。这样无疑为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同时,为学生积极地发散自己的思维探究出新的内容提供了可能。由此可见,在实验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有关内容,可以在让学生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有关内容进行思考、探究。

二、鼓励学生动手实验

实验教学就一定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开展实验,这样才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需要注意的方向和可以开展探究的路径。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个实验中,学生根据教材明确实验的目的是: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掌握利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而借助自己开展实验,学生才会明白为什么实验中要运用到“导线、刻度尺、砝码”等器材,这些器材的运用在实验中究竟有什么作用以及在实验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实验开展中具体实践后才会明白,才会有进一步的认识。此外,在实验的开展中,学生就会对以下几个问题格外加以注意:1.一个合适的斜面才能做好平衡摩擦力的工作;2.纸带打出的条件是小车的质量远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3.实验中先后顺序:先通电源后放小车。正因为学生是自己动手参与其中的,所以学生就能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对“平衡摩擦纸带挂,小车板上匀速滑;若要盘码当拉力,其重与车不可比;先通电源后放车,纸带应选易于测;曲线划直好思想,作图比例要适当”这一实验口诀有形象化而深刻的认识。

三、结语

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部分的教学效率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高低。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完成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

作者:龚小航 单位:浙江省义乌市第六中学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育方法综述 下一篇:课堂教育对高中物理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