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时间:2022-10-13 09:14:22

实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与普及使人类实现了“以机代人”的设想,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当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仍不完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对实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安全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161-02

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机设备为基础和会计信息为对象而形成的一个系统。会计电算化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硬件、软件、系统数据、掌握一定技能的人员和必要的规章制度。

一、实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可能存在的会计数据准确性问题。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数据仅需要会计操作人员一次性输入到计算机中,电算化系统就会自动完成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的登记工作。但这些工作的数据全部来源于第一次的手工录入,因此,原来手工记账下行之有效的账证、账账核对工作已经失去了作用,即一旦原始录入数据出现错误将很难被发现,并且会直接导致一系列会计数据的失真。

2.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保密工作需要加强。会计资料属于单位的最高机密,一旦被非法窃取或篡改,将有可能使单位蒙受这样那样的损失。在原来的手工账下,会计凭证、会计账表分置保存,非法修改的情况会变得非常困难,而且会留有痕迹,况且一般情况下很难得到单位的全部会计资料。而在电算化系统下,所有的会计信息都存储在服务器和磁盘中,复制、检索、修改等操作可在瞬间完成,而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这就增加了会计资料泄密的可能性。

3.会计信息系统仍然是个封闭式的系统。会计系统的开放性除了体现在企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之外,更体现在会计向外界披露信息的内容和方式上。但目前会计信息系统既不能通过Internet网络向股东财务报表等综合信息和明细信息,也不能通过网络直接向税务等综合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更不能有选择地披露相关的人事、技术、设备以及股东所关心的其他信息。此外,普遍存在支持跨网集团的多方业务,使财务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

4.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未能有机结合。会计信息系统不仅与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人事等子系统脱节,而且会计软件内部各子系统也只以转账凭证的方式联系。从而造成数据在内外子系统之间不能共享,信息不能通畅,既影响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许多商品化会计软件在开发时,没有统一规划,而是采用单项开发,再通过“转账凭证”的方式传递各种数据,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核算模块是彼此孤立的“孤岛”。

二、实施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立健全一整套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这些内控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不兼容权限分离原则。即对会计电算化权限严格控制,凡上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禁止原系统开发人员接触或操作计算机,非计算机操作人员不允许任意进入机房,系统应有拒绝错误操作的功能。(2)相互制约原则。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3)安全、保密原则。安全主要是对软硬件、文档的安全检查保障控制。保密主要是建立设备设施安全措施、档案保管安全控制、联机接触控制等;使用侦测装置、防伪措施和系统监控等。(4)内部防范原则。主要解决个人垄断现象以及对系统管理人员的监管控制问题。所有这些都是制定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2.重视电算化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一大批懂财务并精技术的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是中国会计电算化持续发展的根本。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学校教育和岗位培训上双管齐下。对于学校教育中电算化课程的开设,往往存在学时较少,课程安排过于基本,软件单一的问题。学生学完课程后,往往只掌握了一些日常业务的简单操作,稍显复杂的业务处理或软件的一些高级功能就知之甚少了。可见,要在实际工作中全面发挥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就应锻炼学生们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管理分析数据的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核算操作。对于正在从事着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应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短期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来适应日新月异的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3.加强安全、保密性。需要会计软件生产企业在开发设计新软件的同时加强对数据保护模块的研究;需要企业自身加强财务安全意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为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实行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并逐渐向完全保管新型磁介质载体过渡;强化审计线索制;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建立机房管理限制。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

4.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良好的会计信息系统环境是会计电算化运行的保证。(1)数据采集规范性。数据采集是指将计算机加工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手工准备的过程。要确保系统提供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道德、规范。(2)数据处理规范性。首先要加强接触控制,杜绝未经授权人员进行越权操作,严格密码权限管理。其次应设置必要的稽核检查。再次做好工作日志,以防止数据被非法篡改。(3)会计信息输出规范性。应制定备份制度,对数据文件进行日备份、月备份,并按财政部规定的档案管理办法由专人负责归档,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尘工作,防止磁性介质损失,保证各种档案的安全与保密,保证档案得到合理、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曾萍.浅析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实施的重要性[J].东方企业文化,2013,(22).

上一篇:如何提高地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 下一篇:诌议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