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要素流动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基于国情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修正

时间:2022-10-13 08:53:29

土地要素流动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基于国情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修正

[摘要]回顾文献,概括出了对二元经济理论进行创新的几个主要方向。在这些创新方向的启示下,考虑了由于现行土地制度使得二元结构被不断强化的特殊国情,借鉴和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技术,构建一个包含了土地要素流动的二元经济模型,并借此模型为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给出了简单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二元经济理论;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土地要素; 土地制度

[中图分类号] F0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1-0049-05

一、引 言

二元经济理论的假设前提、模型构建以及其最终的政策含义,都闪耀着刘易斯的天才思想。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在发展经济学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自从二元经济理论诞生以来,对它的创新和发展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纵观这些理论创新,可以发现但凡真正为二元理论发展做出贡献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深刻掌握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研究角度进行创新,然而再在研究内容进行创新。

本研究就试图在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以及对它进行创新的经典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出创新的主要方向,并基于国情在这些方向的启示下对二元经济理论进行修正。

二、文献回顾与评析

(一)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刘易斯继承了古典经济学,他在深刻观察发展中国家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是较典型的古典经济学模型。

1.古典前提假设

(1)二元经济结构

不发达经济有一个典型的特征,那就是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对准的现实是市场与非市场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

(2)传统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假设

刘易斯(1954)认为不发达国家的“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为负数”①。他观察到在这些国家里,家庭拥有的土地是很少,以至于部分家庭成员离开土地去找其他工作,剩下的家庭成员只要愿意再贡献一点劳动力(在原来长时间闲置、劳动力远未充分使用的状态下,再出一点力),土地的产量也不会变。

(3)工资不变假说

维持生计部门的工资是由农民的平均产品决定的,是维系传统部门家庭成员生存的最低标准,它基本上是长期稳定的;同时,由于资本主义部门与维持生计部门的工资的差额并不受二元经济系统的内生因素影响,因此这种差额可以看作是不变的,亦即是说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基本上是不变的。

(4)不变工资条件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

刘易斯认为,无限供给就是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无限大。因为“在每一个职位后面都排着等待工作的长队”②。他在进一步解释无限供给的本原含义时,指出无限供给实质上讲的就是一种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情况。在不变工资条件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是他构建二元经济理论的必要条件。

2.古典模型

依据上述一系列的古典假设,刘易斯构建了一个古典模型来阐述他关于二元经济转换和发展的思想。刘易斯认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资本的形成。因此,他认为了解资本家剩余的形成、积累是十分重要的。

具体地讲,资本家会以不变的工资率得到更多的剩余,完成资本积累,从而推动生产规模扩张;在经济发展的下一期,由于生产规模扩张过程,更多的劳动力会被吸引进入到生产过程,从而创造更多的资本剩余。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生产过程赶上劳动力的过度供给,直至工业过渡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时候才会伴随工资率的增加。

3.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模型的评述

(1)理论的价值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它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立了二元结构的分析模式,创立了一个经济发展的结构主义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二是它提供了一种观察落后和不发达经济的视角,即引导后来者从过去被简单地认为是消积一元的传统部门中寻找蕴藏其中的积极因素;三是它解答了发展经济学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资本形成的源泉问题。

(2)理论的不足

当然,应该看到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也有众多的不足,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它忽视了农业与资本形成之间的紧密关系;二是它采用的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因此在分析技术上、逻辑上不严谨;三是它没有考虑制度问题;四是它没细分发展中国家的类型,因此它的普适性也有问题;五是忽略了二元结构转换中的其他要素,如土地、技术等。

(二)对二元经济理论修正和补充的文献回顾与评析

1.代表性文献回顾

(1)重新认识农业剩余的重要性

Fei,J.C. H.&Ranis,G.(1964)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基础之上构建的刘―费―拉模型。他们认为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忽视了农业,工业不是总能从农业中获得剩余劳动力。如果农业生产率不提高,则工业从农业中获得剩余劳动力以及由此获得资本剩余都会受到限制。

(2)重新认识二元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

Todaro, M.P. (1969)着重研究了农民的微观决策过程,重点分析了农民在迁移到城市与否问题上的优化决策问题,为农民在二元中转移问题研究提供了微观基础。

(3)农业技术内生化

陈宗胜、黎德福(2004)建立了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这一模型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的突出贡献就是把二元经济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二元经济结构的增长和转换问题,肯定了农业内生技术在上述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4)结构中的次级结构研究

Magnus Blomstrom,Edward Wolff(1997)细分了工农业二元经济结构中工业一元的经济结构。他们认为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内部也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Khalid Saeed,Ponthep Prankprakma(1997)则从部门内部经济单位的职能的角度来区分工业部门,他们把欠发达经济中的工业划分为两个部门。还有一些研究(陈吉元、胡必亮,1994;张朝尊、韩太祥,1995;徐庆,1996) 把整个不发达经济划分为三元或者四元经济。

(5)二元经济形成根源的解释

高帆(2003)认为工业和农业之间二元经济的形成的表面原因是农业和工业的生产率差异,其根源则是它们有不同的分工水平。

(6)二元经济转换中的制度因素

夏明(2002)提出在二元理论的认识上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制度因素。他认为应该透过制度因素重新展开对二元理论的重新认识。

2.对二元经济理论创新的共同点

(1)重视国情的差异性,把理论前提具体化

对二元经济理论创新的研究大多重新审视了理论的前提,把理论前提具体化,也就是说这些研究大都重视了研究国别的特殊国情,寻求研究样本的差异性。

(2)重视被舍象的因素,把外生因素内生化

许多补忽视的因素,其实是一些重要因素,尤其是当把普适性理论放归到具体研究样本中去时,把一些舍象的因素内生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方向。

(3)重视逻辑,运用新的分析技术

二元经济理论从本质上也是研究资源配置中的经济效率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仍统一于现代经济分析范式之中。因此,二元经济理论可以借鉴并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技术。

(4)重视制度因素,引入交易成本分析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融入并改变了主流经济学,它在研究发展问题上,引入交易成本分析,拓宽了研究层次,扩大了成本―收益的不同主体和范畴,从而更深刻地解释了二元结构的形成与转换。

三、现行土地制度与二元经济结构

(一)现行土地制度

1.农地产权残缺的利益逻辑

制度安排是国家(统治阶级)在约束条件下利益最大化决策。在中国的农地制度安排问题上,许多学者(Wen,1993、1995;蔡继明,2005;秦晖,2004;党国英,2005)都认为,农地制度的残缺是国家偏好在制度安排上的体现。利益关系是解释农地产权制度残缺的一个有效视角。通过这个视角,可以观察到国家在与农民的不对称博弈中的策略。虽然农地产权残缺,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不同的具体内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农地产权残缺一定是使国家获利的。农地产权残缺是体现了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逻辑。因此,在约束条件短期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农地产权残缺的内容是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的。

2.产权残缺的主要表现

首先,现行农地制度对农地用途进行了严格限制。农地的转用并不能由农民(虚拟供方)和城市现代部门(需求方)之间自由交易的。《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都明确规定了农地转用为市地必须要符合国家的土地利用规划依法进行。

其次,交易权限的限制。土地的一、二级市场都是行政垄断的,即农民所有的农地只能“卖给国家”。更准确地说,农地只能由国家代表“公共利益”出面进行征收或者征用;土地二级只能由国家挂牌招标。简言之,国家分别是一级和二级市场的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

再次,在农业内部,农地也只能平均分散承包。农地细碎化是这一制度安排的必然后果。

(二)现行土地制度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

从资源配置角度看,二元结构就是要素被分置于两种不同生产方式的部门。经典二元经济理论认识到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被分置于两部门。除此之外,还应看到土地作为基本生产要素也被分置于两个不同的生产部门的现实情况。并且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土地作为基本生产要素被分置于两个不同部门的事实。农地和市地本身因为地理空间上的分隔,呈现二元结构,是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还有特殊的国情。现行土地制度是一个特殊的制度安排,它所造成的产权残缺使得土地二元结构被强化,从而也使整个经济社会二元结构被强化和巩固了:

第一,产权残缺造成的农地细碎化使得人地比例更加失调,同时也使得农业雇佣生产方式更加不可能。这样,农地就长期以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进行生产,它强化了“维系生计的传统式”生产方式。

第二,农地用途和交易权限的制度限制,使得农地与市地之间除了空间阻隔以外,又多了一层制度阻隔。

可以说现行土地制度强化了两种不同的资源使用逻辑和目的,从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使用方法,最后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效率结果。

总之,由于特殊的制度原因,土地要素的两种不同配置方式以及整个二元经济结构被强化和巩固了。

四、土地要素流动的二元经济模型

(一)模型构建的简单说明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没有考虑二元结构转换中的土地要素。这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城市的扩张现实是不相容的,更是与中国的现实不相容。由于中国特殊的土地制度使得土地要素的两种不同配置方式以及整个二元经济结构被不断强化和巩固,因此运用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不能不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模型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修改。显然,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补充和修改是绝不能忽略土地要素的。一言蔽之,在二元结构转换的研究中,加进土地要素这一因素,并在模型中把它内生化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应该看到,虽然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所体现的古典经济学思想精髓值得肯定和继承,但我们也有必要发展新的分析技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比较成熟的一些分析技术来分析和研究二元经济结构。

(二)基本假设

(1)经济中存在两个部门:传统的农业部门与现代的非农部门。其中农业部门的投入要素是土地、劳动,现代非农部门的投入要素是资本、劳动、土地。农业部门生产的农产品全部用于消费,现代非农部门的产出一部分用于最终消费,一部分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资本用于生产的再投入。

(2)农业部门的生产函数为莱昂惕夫生产函数:

其中Ra(t)表示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La(t)表示传统部门的劳动力。

(3)非农部门的生产函数为C―D函数:

K(t)是现代部门产出中用于再投入的生产要素,即资本,Ri(t)表示现代部门所占用的土地存量,它包括了直接生产所用土地和现代部门从业人员生活所用土地;Li(t)表示现代部门的劳动力;A表示外生技术。

(4)劳动力等于人口,全部劳动力被分配于两个部门,即两部门间的劳动力市场是可以出清的;人口增长率外生。

L (t)=v(3)

L(t)=La(t)+Li(t)(4)

(5)现代部门储蓄率为s,假定没有折旧,但是总产出的储蓄会以一部分投入到土地要素中去,假设这个比例为θ

K(t)=(1-θ)sYi(t)(5)

这个假设包含了一个重要的隐含信息,即资本是现代部门的产出。换言之,这一假设认为资本是由现代部门这台“制造剩余的机器”生产的。

(6)由于上一期的总产出会以投资或者投机的形式投入到土地要素中去(当然是城市土地),那么很显然增量土地要素会吸收一部分总产出,即:

(7)土地存量不变,但土地在两部门之间的分配是可以变动的:

R(t)=0(7)

R(t)=Ra(t)+Ri(t)(8)

(三)模型的推论

(1)资本的增长

(12)式表明,资本增长率是城市土地要素增长率与非农部门就业人口的增长率的加权平均。

刘易斯认为,资本形成可以是由劳动创造的,也可是由信贷创造的。然而,从他对信贷资本的来源剖析,可以看出,他实际上认为资本归根结底是由劳动创造的。从他的古典模型更是可以得到一个推论,即所有资本以及所有社会产品都是劳动创造的。

比较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可以发现,我们的模型则认为,资本的增长不单是劳动力转移到现代部门,从而产生剩余的结果,而是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从传统部门转移到现代部门,它们与上一期的存量资本一起生产出下一期的资本。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是劳动创造资本的价值学说在发展经济学领域的回归。但它不能很好地解释土地要素向现代部门转移的动因,以及这一过程所导致资本增长的结果。显然,只有把土地要素考虑进二元结构转换的过程中去,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资本是如何增长的。

(2)现代部门扩张对农业生产要素吸收

由(7)、(8)式可以得到:

gRi=-gRa(13)

同时,又由(3)、(4)式可以得到:

gLi=v-gRa(14)

由(12)、(13)、(14)式可以得到:

(15)式可以推出一个结论,即资本增长与农地和农业人口是呈反方向运动的。也就是说,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会吸收农村的人和地两种基本要素的。现代部门的均衡增长,客观上要素农村的土地和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刘易斯的古典模型从实质上讲,也是一个动态模型。他的模型明确提出经济发展是一期接一期,连续不断的。他认为,资本家会在上一期以不变的工资率得到更多的剩余,完成资本积累,从而推动生产规模扩张;在经济发展的下一期,由于生产规模扩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剩余,更多的劳动力会被吸引进入到生产过程,从而创造更多的资本剩余。

我们的模型将他的这一思路推而广之,明确提出资本的扩张(代表着现代部门的扩张)对农村的基本生产要素有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实质上,(15)式暗含着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结论: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它不断地对自身进行着再生产。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只是单方面地看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忽略了农村土地要素向现代部门的转移。因此,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认为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二元结构必定会向一元结构转换的结论就有可能不成立。因为,农村土地要素减少的速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率之间可能有三种大小关系:大于、小于和等于。显然,由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把土地要素看作是存量不变的,他理所当然地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率大于农村土地要素减少的速率(他认为是0)。显然,从上面的分析看,这一理所当然的结论未必成立。实事上,中国大量出现的失地农民就是最好的例证。特别是考虑到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于有户籍制度等障碍存在着非永久性转移的特点,这一例证就更加突出。

五、简单的政策启示

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从加进土地要素流动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可以得到两点主要的政策启示:

第一,经济发展必然会影响“三农”,因此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市场来改变“三农”的窘况;相反,应该借助市场经济以外的力量(如惠农的制度供给)来缓解,并最终解决“三农”问题。

第二,现行土地制度强化了土地要素配置的二元结构,实质上提高了土地要素向现代部门的交易成本。虽然这些交易成本很可能是社会成本,也可能会因为它对市场主体、广大农民来说是负外部性而被他们忽略,但是对全社会而言,对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的系统而言,这种社会成本肯定是意味着巨大的福利净损失。因此,改革现行土地制度,解决产权残缺问题,减轻制度因素对二元结构的强化作用,可能是必要的。

六、结 语

在发展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农村的劳动力、土地同时向现代部门转移。由于我国特殊的土地制度,土地要素的使用存在着两种明显不同的逻辑。因为制度的强化,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显然比较而言,考虑土地要素的二元经济理论具有更强的现实拟合性。从要素的转移这个意义上讲,它基本上勾勒了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一个全图景。

当然,考虑了土地要素的二元经济理论也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廓清的地方:例如,土地要素与劳动力在二元结构转换中的相互关系问题;制度、技术在土地要素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问题;土地在生活与生产中的细分,以及它们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不同作用和影响等等问题。

[注 释]

①威廉.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施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北京,1989年.第8页.

②威廉.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施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北京,1989年.第144页.

③陈宗胜,黎德福在2004年的研究――《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转换模型》(2004年《经济研究》第11期)中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参考文献]

[1]Lewis,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 [I].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

[2]Fei,J.C.H.,Ranis,G.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 surplus economy: theory and policy[M].Richard D.Irwin,Homewood,IL,1964.

[3]陈宗胜,黎德福.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转换模型[J].经济研究,2004,(11):16~27.

[4]Magnus Blomstrom,Edward Wolff.Growth in a dual economy[J].World Development,Vol.25,No.10,1997.

[5]Khalid Saeed,Ponthep Prankprakma.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a dual economy:alternative policy lever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J].World Development,Vol.25,No.5,1997.

[6]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经济研究,1994,(4).

[7]张朝尊,韩太祥.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三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意义[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5,(1).

[8]徐 庆.论中国经济的四元结构[J].经济研究,1996,(11):60-65.

[9]Schultz, T.W.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M]. Yale University Press,New Haven,1964.

[10]Todaro, M.P.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rch.59:138-148,1969.

[11]高帆,秦占欣.二元经济反差: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解释[J].经济科学,2003,(1).

[12]夏 明.二元经济理论的再探讨[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01).

[13]Wen,Guanzhong Jame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 in China's Farming Sector:1952-1989[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Oct.1-41,1993.

[14]Wen,Gnanzhong James. The Land Tenure System and its Saving andInvestment Mechanism:The Case of Modern China[J].Asian Economic Journal ,9(3),233-259,1995.

[15]蔡继明.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改革探析[J]. 经济前沿, 2005,(1).

[16]秦晖.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考[N].经济观察报,2004-11-26.

[17]党国英.中国可实行多元化土地制[N/OL].南方农村报, business.省略/20070615/n250592629.shtml.

Transfer of Land Factor and Transformation of Dual Economy: Modifying Lewis’Dual Economy Model Based on China’s Situation

Zhang Zhiqiang

(Graduate School, The Center Party School, Beijing 100091,China)

Abstract: Reviewing related literature, this paper sums up several main theoretical creation aspects on Lewis’Dual Economy Model. This paper refers to those creation aspects, discussing the Land System attenuates owners' land property rights and toughens China's dual economy structure based on Chinese situation. Then, applying and using analyzing techniques of new classic economics for reference, it argues that a new dual economy model which includes labor factor. By the new model, this paper gives some advice to China's transformation of dual economy.

Key words: dual economy model; transformation of dual economy; transfer of land Factor; land System

上一篇:中国医药分销物流的变革与演进 下一篇:通货膨胀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