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在艺术图书馆的体现

时间:2022-10-13 08:52:44

人文精神在艺术图书馆的体现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人文精神的实质与图书馆特有的人文传统之间的密切联系,提出图书馆应关注人文精神的弘扬,呼唤人文精神的复归,指出图书馆在建设和谐社会,倡导社会性人文精神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志码:A

Humanism in Art Library

FENG Junying

(Shi Jingyi & Liu Ziying Culture and Art Centers, Foshan, Guangdong 528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states the close links between essence of human spirit and the unique culture tradition of libraries, and presents that libraries should care more about humanistic spirit, calls for humanistic spirit revert. It tells us the importance of libraries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advocating social humanism.

Key wordshumanism; art; library; humanistic care

1 人文精神的实质

人文精神不是上帝预设的完美精神形式,不是外在于人的不可捉摸的精神实体、也不是个体内心孕育的神秘种子,而是植根于自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逐步生成和不断完善的人类精神。这种人类精神是从现实的个人发生并通过现实的社会主体的思想与实践体现出来,是人从自然界独立出来的标志;这种精神是社会化了的意识,是文明进步的底蕴,是人类生活的意义支撑;这种精神总是鲜活的,是一切“人化”迹象的源头广泛显现在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人文精神就是显现在人类文化中的人类精神,是人类文化之灵魂、之内核、之生命力、之基本原则、之公理体系。 人文精神的实质是指对人现实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尊严、生存意义和生活质量的关注――珍视人的生命和自由,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坚持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曾说,“人文精神”包含三个元素,其中第一个最重要也最根本的元素就是“人性”,或者说“人道主义”,当中最基本的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尊重人的价值,具体表现在肯定人在尘世间的幸福,人生的价值应该在这世界上实现。更重要的一点是把人看作是人,不光是肉体的存在同时也是精神的存在,人的尊严就存在于人世中精神性的存在,而且尊严高于幸福,这是“人文精神”中很重要的一点。 也就是说,人文精神自身就是高于肉体以外而存在的,是整个社会共同所有的,是人心所向的。通俗的讲,人文精神就是要求整个社会以人文本,以人的精神世界为主。

2 图书馆与生俱来的人文精神

图书馆,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媒介。从图书馆诞生起,这种事业,就成了与文化传承、文化发展的传播方法,为人们提供精神粮食。究其内涵,在图书馆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书籍和读者,而是在保存人类的文化,并将此文化不断延续给人们,帮助人们进步,帮助社会发展。1986年M.F施蒂格强调:“人文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1987年E.G.霍利说:“我们的职业基本上是一种人文职业,我们的目标实质上是人。”所以,图书馆“天生”就具有人文属性,人文属性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依据。其次,满足读者(即“人”)对知识、信息的客观需求是图书馆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图书馆自始至终的服务宗旨是为社会和人们的知识、信息需求而服务,而知识、信息的最终主体是读者,这也证明了图书馆的人文属性是与生俱来的。

2.1 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

图书馆人文精神是指在图书馆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要,使人的价值得到实现,使人获得发展,从而体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 因此无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都离不开人文建设,都需讲究人文精神。没有科学精神的图书馆,是一种没有生机的、落后的图书馆精神,然而要是缺乏了人文精神,则是少了人情味的冰冷的图书馆精神。以弘扬人文精神为宗旨的人文图书馆学,将引导人们走出技术传统的误区,走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为世人奉献出“温馨的图书馆”环境。

2.2 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

当代人文精神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以正确把握现代性为核心,以理性为基础。 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对象主要是读者。因此图书馆人文关怀主要是指针对读者自身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文化知识和精神心理方面的关注和探索,为读者提供所需的文献信息,营造充满人性化的学习氛围和读书环境,从而满足读者的需求。

2.2.1 基点――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

全球经济下的文化传播,要求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为读者提供所有的良好的服务,满足读者的各种信息需求。只有这样的服务,才能让读者更愿意到图书馆中汲取知识。图书馆的人文精神,追求的正是这一点,所有工作人员将读者树立为工作的第一位,将为读者服务作为最高理念,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沉浸在图书馆的浩瀚知识海洋中,获得其所需。而且,除了能提供读者更好的阅读氛围和更便利的阅读途径外,这种良好服务的人文精神,还会渗透到每个读者的心中,进而传播开来。

2.2.2 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主体

在图书馆里,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可以陶冶情操,获取灵感,吸取动力。图书馆的人文氛围、平等自由开放的理念、人性化的服务,能让读者在获得知识营养的同时,使身心获得自由和解放,使灵魂获得净化,使精神得到升华。综上可得,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主体是人,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由始至终都应该是读者,而不是那些被珍藏起来不得见天日的馆藏资源。

2.2.3 全过程关怀读者

图书馆人为读者服务,应在整个信息服务过程中认真关照读者,处处关怀读者,时刻为满足读者需求而服务,如为有需要的读者提供阅览所需的用具,为有需要的读者提供帮助等,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服务为社会提供人与人、人与信息直接交流的空间和桥梁。本人认为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一些以人为本的举措,如:建立行而有效的奖惩制度,对爱惜书本的读者进一步的开放馆藏资源,使其能充分使用图书馆的馆藏,好让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完完全全的向读者开放为读者所利用,而不再像以往那样孤单的、被小心谨慎的收藏起来,乏人问津。

3 人文精神与艺术

艺术,以人为本自艺术的诞生之日起,就与人类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艺术为人所创造,是人文的表现,自我的外显。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人文精神由始至终都左右着艺术的道路:从神化的宗教艺术到现代的行为艺术,各种形式各个时期的艺术,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艺术,总是给人以美好的感觉,用作欣赏,然而欣赏之余,也会品鉴出艺术家们透过其所创作的艺术品所要向观赏者们表达的愿望与憧憬。这恰恰也是艺术的人文精神、人本主义的体现。在艺术馆内的图书部,既肩负着为艺术工作者提供学习、提升自我的场地的重责,也担任着普及、提高群众艺术欣赏水平的重任。观赏者们在欣赏艺术作品之余,还能从艺术类图书中吸取更多养料充实自我。艺术图书馆扮演着艺术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双重角色,为读者们提供了优雅的学习环境,良好的艺术氛围。图书馆的服务精神正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艺术同样也是人文精神的表现。因此,为体现“艺术,以人为本”和图书馆与生俱来的人文属性的双重人文精神,处处透着艺术气息的艺术馆的图书部更应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我馆图书部作为公益事业的艺术图书馆恪守“读者至上,服务第一”原则、读者平等、自由原则以及公益无偿原则这三大服务原则为读者、艺术工作者、艺术爱好者提供真诚高效又无偿的优质服务,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和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39.

[2]辛艳玲.人文关怀:图书馆的本质属性与终极取向[J].图书馆学刊,2007(5):34-35.

[3]汪海燕.郭翎燕.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探析[J].图书馆学科,2007(5):41-42.

[4]曾晓珊,张立英.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核心理念及原则[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1):57-58.

上一篇:将教学质量监控落到实处 下一篇:浅谈大学英语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