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技巧

时间:2022-10-13 06:47:53

浅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技巧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学和高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交流过程中,听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但很多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语言点和阅读的学习,忽略了听说的训练,这就导致了大多数学生成了“哑巴”英语学习者。违背了语言学习的初衷―语言的交际功能。而在实际语言教学中听和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只有把听和说结合起来,让学生听了语言材料后,再开展活动。由于增强了输出,输入就有了保障。从而达到《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即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技巧

作为一名县级二类高中的英语教师,如何进行英语教学一直是我们非常困惑和困难的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的基础太差,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所以在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听力方面,由于在初中教学中没有从事过系统的训练,所以难度更大,下面我就简单来分析一下我从教的一些方法:

听力考试的目标是测试学生对英语口语理解能力,也就是说测试考生通过英语声音获取信息、理解信息。信息传递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及过程。其具体目标有三方面:考查语言知识;考查交际知识;考查情景运用能力及考查在特定背景下的判断、推理、归纳、分析和综合能力。针对听力测试目标,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听力教学应对策略,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1、选材得体

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与听力试卷的特点,合理挑选适当的听力材料。选取材料时,应从易到难逐步深入。也就是说,先从短句到长句,再从句子到短文,然后从短文到现场对话,逐步深入。不能抓起材料就去训练。老师必须事先听一听材料内容的难易,听力语速的快慢,然后比对学生的水平才能定夺。

2、树立自信,消除不良情绪

许多学生在听英语时不同程度得存在潜在的心理障碍,总感到压力重重、被动,没有把握,怕听不懂,因此过分紧张。此时,作为老师,必须帮助学生清除这种心理障碍。私下谈心,鼓励其树立自信,不能带着情绪去学习知识,并耐心告之,其实听力不难,难在失去信心。要重视并正视听力,使他们明白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是能够克服心理障碍的。

3、培养听写能力

培养学生在无任何文字信息的情况下,直接从听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比如课前听力小测验,老师读已学的英语单词或短语,以及课文中好的句子,让学生听写,然后核对检查。或者播放录音听写。要求学生听写时不必拘泥与拼写或句子的完整,只要记录关键词,也就是key words;

4、重视听后复述

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复述课文大意的能力,进而培养听后复述能力。听完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以后,立即复述所获取的信息,要求借用原句中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话复现原文(句)的意思。通过听后复述练习,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对听力段落和句子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圆满顺利地完成听后练习题。

5、培养文化意识,排除知识障碍

英语无论在词组、句型还是语法上都与汉语有着不同的结构特点。在学习中注意积累和把握文化含义丰富的英语词汇,把外国文化融入到每天的英语学习中,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避免交流的误会与不解,也有助于恰当运用这些词汇。有这样一则对话:

T:You look rather blue today,what’s the matter?

M: I just lost my new bike.

这里的“rather blue”应解释为“非常忧郁”,而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很蓝”。如果听者不熟悉词汇背后的文化背景,就不能正确理解问话人的意思。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情景(问候、该别、问路、看病、购物)中会出现的词汇,习惯语都要认真积累,熟练掌握。

6、重视预测判断

培养学生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和判断力,根据不同的语言材料和已知的信息线索预测和判断所听材料的内涵意义。预测和判断时可根据标题或题后练习进行,这样在听时就会有未听先知的感觉。听的欲望强烈,同时也感觉听得容易。抓住主题句、关键词非常重要。因为主题句、关键词往往揭示整个语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对语篇的理解。

7、培养无意识听力习惯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工具便捷、种类繁多的时代,几乎每个中学生手头都有自己的随身听、MP3、MP4。每天早晨一起床就戴上你的耳机,然后边听边穿衣、刷牙、洗脸和吃饭。无意识地听,无意识地接受语言信息,既不限制哪个单元,哪篇文章,哪段对话,也不要求听清听懂,更不要求跟读或跟背。

8、搭建资源平台,鼓励参与

今后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环境的优势,将网络资源与中学英语教学进一步结合。建立英语教学和学习资源库,以网站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资源共享的场所。学生利用网络手段增长知识,看外国生活影视内容,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为听力理解能力提高进行知识经验的积累。

例如有一则高考题:

Text1 Man: The music and flowers are lovely!

Woman: Yes,I hope the food is good,too.

1、Where did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a concert

B、At a flower shop

C、At a restaurant

其难度系数竟高达0.184。大多数考生认为这个对话的地点是“音乐会”(占25%)或者是“花店”(占56.5%)。主要原因是考生对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生活方式缺乏理解。再加上对于语篇,语境中的一切内容与形式的感受与洞察,分析和判断力,因而造成对该题的误解。

9、形成良好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警戒学生:习惯决定态度,态度决定命运。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尤为重要。在听力过程中也是如此。不同的听力习惯会导致不同的听的效果。良好的听力习惯主要包含三方面:一是心平气和。它要求听者集中心智,排除杂念,将思维调整到最佳状态;二是速记习惯。它要求听者边听边将所获重要信息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速记,以免遗漏;三是弃前保后。即如果听掉某题后,应暂时跳过而让思维随听力材料继续,不能为了一题而放弃后边的内容。

10、掌握考试技巧

听力测试在进行过程中,都有十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充分利用录音播放前的间隙时间,争分夺秒地抢先浏览、分析试卷上的问题和有关选项,并借此来预先猜测对话内容,是至关重要。根据题型知识和经验,至少有一部分是可以通过选项预知的。因此,在听力考试中,只要有可能,一定要预读选项。

在听录音材料时,并不要求听懂测试短文中的每句话的意思和内涵。个别词句听不懂,并不会影响到对全文的理解。但是要力求捕捉文中所涉及的人物(who)、事件(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原因(why)、方式(how)、程度(how long,how soon,how much)、数字(how many,how much)、选择(which)等,以便检查答案。迅速、准确地记下几个关键信息词,以便在答题是帮助回忆。对于独白、故事或新闻,要特别注意首句和结尾,往往这些关键词句概括了全文的主旨大意。

总之,要提高听力水平,无论何时都要把听英语当做一种习惯,持之以恒是成功的保证。

上一篇:互动启发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探析基于园林美术教学现状的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