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效、低毒、节本增产的化学防病综合技术推广

时间:2022-10-13 06:33:45

水稻高效、低毒、节本增产的化学防病综合技术推广

摘要:白城市水稻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很大影响,给稻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经过在盐碱地多点的田间试验,筛选出适合盐碱地育苗和本田防治病害的高效、低毒、节本增产的化学防病综合技术。

关键词:水稻高效;低毒;防病;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51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97-1

白城市为改良盐碱地,大力实施发展水稻生产,现在水稻年播种面积已达170万亩左右,随着“引嫩入白”工程的启动,水田开发面积正加速扩大。但由于播种面积的不断增加和盐碱地的特殊的生态环境,白城市水稻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发病种类增加,发病率提高,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很大影响,给稻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经过在盐碱地多点的田间试验,筛选出适合盐碱地育苗和本田防治病害的高效、低毒、节本增产的化学防病综合技术,此项技术可全力的控制水稻苗期和本田病害的发生,减轻水稻病害的影响,促使水稻安全生产。

1 白城市水稻病害种类

白城市苗期侵染性、非侵染性的病害有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烂秧病。传统防治用药福美双+三唑酮,福美双+多菌灵,福美双+代森锰锌等进行药物浸种,这是农民惯用的传统方法,成本低廉。问题是药效不稳定,每年都有防效不好的反馈,长期连年使用存在抗性问题,发病率逐年上升。

本田期主要病害有:纹枯病、稻粒黑粉病和稻瘟病、胡麻斑病、稻曲病等。其中以纹枯病发生最重,它是发生面积最大,也最不受重视的病害,因为它主要发生在叶壳和茎秆基部,看不见,而且发病期在7月中下旬,水稻封垄后。秋天大多数水稻倒伏、成熟度不好都与它有关系。其他病害虽有发生但白城地区都较轻。

2 技术措施

根据盐碱地病害发生的特点,主要防治技术措施是在苗期应用6.25%亮盾包衣剂防治水稻四大病害。本田期应用30%爱苗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稻纹枯病等综合病害。

2.1 6.25%亮盾拌种包衣

处理:每100公斤稻种(干种),用亮盾300~400ml拌种包衣。包衣方法和时间:选种,准备包衣的稻种,一定要选用符合国家良种标准的精选脱芒的种子。通过风选除去秕粒,草籽和杂物,不必用盐水选种。药剂配制:按照干种重量的3~4‰确定用药量,包衣时先用少量清水将药剂稀释,搅匀。

包衣有三种方法:

(1)干种拌种包衣:以10公斤精选稻种为例,先用亮盾30~40ml,对水150~180ml,配成药浆后,再倒在10公斤稻种上,充分搅拌均匀(稻种着色均匀),装入纺织袋,放置在10℃以上的环境下阴干避免露天晾晒和阳光下直射,3天后进行浸种。浸种时用清水(不加任何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静态浸种,一浸到底,不搅拌。加水量以漫过稻种2厘米为宜,水少时及时补水。一般在11℃~12℃环境下,浸种5~7天;高于12℃,浸种时间适当缩短;低于11℃,浸种时间适当延长,浸好的种子应是半透明状,用手能碾碎,没有硬芯。种子浸好后,捞出种子淋去水分,不要用水冲洗,可直接催芽、播种;也可不催芽,直接播种。

(2)催芽前拌种包衣:水稻正常浸种后,捞出种子淋去水分,按10公斤稻种(干种量)为例:先用亮盾30~40ml,对水90~100ml,配成药浆后,再倒入10公斤稻种上,拌种包衣,种子着色均匀后,催芽、播种。

(3)催芽后拌种包衣:水稻常规浸种后,催芽至刚露白(破胸),就拌种包衣,以10公斤稻种(干种量)为例:先用亮盾30~40ml,对水90~100ml,配成药浆后,再倒入10公斤(干种量)稻种上,拌种包衣,至种子着色均匀后,稍阴干后播种。注:干种包防治效果最好。

2.2 喷施30%爱苗

处理:每亩地(667平方米)用15ml对水45公斤(1喷雾器水对1袋爱苗5ml),于水稻分蘖末期和破口前各喷施爱苗一次。

3 技术特点

6.25%亮盾悬浮水稻种衣剂,是目前世界上种子处理最优秀的杀菌剂,杀菌谱广,一药治多病,对恶苗病防效在98%以上,对立(青)枯病防效达95%以上。防病效果突出,药效期长,健壮秧苗根系。爱苗施用后不只防病,而且有增产的作用。两种药剂在我国农药登记毒性为微毒,按说明包衣使用不会造成人畜中毒,不会在土壤中和稻谷中残留,也不会污染水源等。

参考文献

[1] 陈珍新.水稻无盘旱育抛秧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探讨[J].中国稻米,2005,(03).

[2] 徐卯林,张洪熙,戴正元,李爱宏,黄年生,刘晓静.优质杂交籼稻丰优香占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04,(03).

作者简介:李宝伟(1970-),男,吉林镇赉人,白城市镇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上一篇: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下一篇:玉米倒伏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