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等院校研讨式教学模式及其启示

时间:2022-10-13 06:08:12

德国高等院校研讨式教学模式及其启示

摘要:“研讨式”教学模式或“研讨会”具有探索、协作、互动和激励的特点。“研讨式”教学模式作为德国大学的一种传统学术制度,对我国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探讨了“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德国大学教育中的发展和影响,介绍了德国“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典型实施过程,分析了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我国本科教学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德国;教学模式;“研讨式”教学;研究性教学

作者简介:杨建华(1963-),男,河南卫辉人,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井天军(1980-),男,北京人,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10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14-02

德国大学的“研讨式”教学模式或“研讨会”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成专题研究小组,定期集中讨论,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共同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探索新的知识领域或研究方向。[1]“研讨式”教学和研究模式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2]它作为德国大学一种重要的教学和研究制度,对近代德国大学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已经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1,3]

教育部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教高[2005]1号文件”第11条、“[2007]2号文件”第15条都提及“讨论式教学”,文中所表述的“讨论式教学”与德国大学的“研讨式”教学模式有类似的理念。鉴于此,本文对“研讨式”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便推进我国高校的本科生研究性教学工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高素质“三强”型人才。

一、“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德国大学的“研讨式”教学模式或“研讨会”的德语原文为“Seminar”。“Seminar”中文常常音译为“习明纳”,[4]《新德汉词典》将其解释为“(高等学校的)(专题)研究班,课堂讨论”;《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将其解释为“(在教师指导下对某一专题进行的)讨论课,研讨会”。“研讨式”教学模式最早由18 世纪德国教育家弗兰克(A H Francke)所创办。[2] 1737年,德国著名学者格斯纳(J M Gesner)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把“研讨式”教学模式引入到大学的教学之中。[4]随后,古典语教授海涅(G G Heyne)又在哥廷根大学创建了语言学“研讨会”,培养了许多德国著名学者,其中之一就是教育改革者及语言学家洪堡(W von Humboldt)。洪堡从哥廷根大学的“研讨会”中充分体会到了独立学习和科学研究等所带来的益处,促使他后来把教学与研究兼顾、学术自由独立的理念带入柏林大学。

1825年,被誉为“近代史学之父”的兰克(L von Ranke)到柏林大学任教。兰克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时,他曾经参加过语言学“研讨会”和希腊文“研讨会”。[5]他到柏林大学任教的第一学期就仿造他学生时代的“研讨会”开设了历史“研讨会”。他允许学生自由选择研究课题,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才智发挥专长,并愿意随时提供建议。兰克在柏林大学首创的历史“研讨会”直接或间接地为德国各主要大学培养出100多位卓越的学者。这些学者继承兰克的传统,为德国及美国培养了更多的学者。

在德国,虽然“研讨式”教学模式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演变,但19 世纪已经作为一种制度在德国大学各学院得以普遍应用,形成了教学和研究自由,以培养规范化、具有创新研究能力的学者为目标的一种教学和研究模式,为德国造就学术研究型大学、教学和科研并重和现代博士生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形式与作用

德国大学的任务在于通过研究和教学促进科学、艺术的发展,大学的中心任务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们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们进行研究性学习,掌握提出问题和创新研究能力的方法。“研讨式”教学模式为学生们学到探究式学习方式提供了一种重要途径。

德国大学的“研讨式”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

(1)属于某一门专业课程的“研讨会”。比如在“仿真建模与分析”课程学习结束后,单独开设仿真建模“研讨会”。教授会在“研讨会”开始的第一节课上首先介绍目前有关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拟定出若干个专题题目,诸如集群式服务器、某办公楼电梯、某十字路口红绿灯、银行柜台服务等相关的仿真建模研究专题,并提供这些题目的书面提纲,让学生根据题目和自己的兴趣进行选题和编组,一般每个专题小组的人数都尽量控制在2~4人范围内。

(2)属于某研究方向的“研讨会”。教师会提前就某一个研究方向单独开设“研讨会”,并在互联网上公布若干个专题题目和提纲,学生根据题目和自己的兴趣进行选题,一般每个专题对应一个学生。

每个“研讨会”参加人数是很有限的,一般不超过30人。不论哪种形式的“研讨会”都提倡一种探索、研究的教学理念。在这种理念下,学生根据一个特定专题或项目进行独立、深入研究,并定期(一般每周进行一两次)参加研讨,要求每位参加“研讨会”的学生一个学期至少轮到一次发言的机会。发言的学生要向大家介绍本阶段自己查阅文献、某个案例的思考、专题研究、分析或实验的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研究或实验的计划安排。发言时间为20分钟左右,然后全体出席者积极提问和热烈讨论,发表个人的意见,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质疑。发言人需一一作答,其他同学也可以帮助他回答,相互辩论。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新的问题、思路和观点会不断涌现。老师与大家一起研讨,引导学生发言,控制讨论节奏,并对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今后研究或实验的方向与重点进行指导,对大家讨论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小结。这种研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间沟通、分享、对话、交流、碰撞、融合和合作的主要平台。

上一篇:论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下一篇:教学改革 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