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包豪斯”美术教学对我国聋校美术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2-03-29 03:08:41

德国“包豪斯”美术教学对我国聋校美术教学的启示

【摘 要】艺术教育中的美术基础课在聋哑学校中等职业教育中是重要的专业基础之一。本文概述了二十世纪初德国设计学校“包 豪斯”的绘画基础课程教学理念和我国中等聋职校美术教学状况以及两者的差异,并且把“包豪斯”学校学生美术作业与上海聋哑学 校的学生美术作业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和研究认为,聋生的艺术潜质是可挖掘的,关键在于教学上更充分地结合这一特殊群体的身 心特点,重视聋生在绘画学习中的主观参与和多元开发。

【关键词】包豪斯美术教学 聋校美术教学 聋校美术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8)12-0017-03

一、引 言

“包豪斯”是二十世纪初在德国创立的一所设计学校的名 称,“包豪斯”是德文 BAUHAUS 的译称,是“造房子”的意思。 该学校创始者的理念是试图将建筑艺术与建造技术这个已被长 期分隔的领域重新结合起来,更广泛地说,艺术与工艺应该合二 为一,此设计的理念在现代设计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由此建 立的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对现代设计教育与美术教育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同样是美术教育与教学,在我国的特殊教育领域中, 以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美术专业教学为例,在几十年的发展 过程中,为了使聋哑学生的专业学习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 要,同时也受到国内外美术教学思想的影响,已逐渐从“纯美术” 走向了“工艺美术”,但是,如何使之更好地发展下去,虽然距 今半个多世纪的德国包豪斯美术教学在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上 与众不同,但对于我国的聋校,是可以在这所世界范围内影响深 远的学校――包豪斯以及它的美术教学中,从工艺美术教学理念 上汲取推进的助力,从工艺美术基础课实践方法上获得启发的。

二、德国包豪斯学校的设计与美术教学与我国聋职校美术教学的比较

1919 年创立的德国“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格罗皮乌斯针对 工业革命以来所出现的大工业生产“技术与艺术相对峙”的状况, 提出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口号,这一理论逐渐成为包豪斯 设计与美术教育思想的核心。包豪斯的设计与美术教育注重对学 生综合创造能力与设计素质的培养。而创设于包豪斯学校以前的 美术与设计学校,偏重于艺术技能的传授,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前身的设计学校,培养出的大多数是艺术家而极少数是艺术型的 设计师。包豪斯的教学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 了“艺术与技术新联合”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开创类似三大构 成的基础课、工艺技术课、专业设计课、理论课及与建筑有关的 工程课等现代设计教育课程,培养出大批既有美术技能、又有科 技应用知识技能的现代设计师。[1]“包豪斯”的整个教学改革是对主宰学院的古典传统进行冲击,提出“工厂学徒制”。整个教 学历时三年半,最初半年是预科,学习“基本造型”、“材料研究”、 “工厂原理与实习”三门课,然后根据学生的特长,分别进入后 三年的“学徒制”教育。结业时合格者发给“技工毕业证书”。 学生毕业后必须从事实际职业工作,成绩优异者进入“研究部”, 最后经考试方可获得“包豪斯”文凭。[2]

包豪斯学校的教员琼斯•伊顿曾提出了基础美术课教学的三

大任务:解放学生创造和艺术才智,努力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 教授给学生创造性构成的原则。包豪斯设计与美术的教学基础是 凭直觉的探索达到目标,反对肤浅的模仿,提倡在艺术领域尊重 人是教育之根本,反对仅仅传授权威们的教学大纲。在此,其基 础美术课教员认识到了美术教育的根本问题,认为在艺术表现方 法的教学中,关键在于激发气质才能各异的学生产生因人而异的 内在反映。把解放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美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 此基础上才提出技法和实践的要求。可见,包豪斯设计与美术教 学从美术基础课程开始就在教授学生视觉艺术的基本法则的过 程中因人而异地渗透了创造意识和活动,把研究客观规律与认识 主观世界相结合,基础课教员伊顿的这句话正诠释了他的教学理 念:“教育是一种勇敢的冒险――尤其是在艺术领域,因为它涉 及到人的创造精神。”[3]

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于 1947 年创办的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是我国第一所对聋人实施正规、系统的中等职业教育的 学校,在上海以至全国范围内都是一所学历程度较高的特殊学 校,确立的“以人为本,育残成才”的教育目标是其办学宗旨, 工艺美术是其专业之一。在工艺美术教学中,基础造型课主要设 有素描、色彩和图案,素描课分别包括以石膏、静物、人物头像 为内容的写生课程和速写课程,色彩课包括以静物和风景为内容 的写生课。素描、色彩基础课建立在对三维真实世界观察理解的 基础上,强调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准确地观察并忠实地描绘。近 年来,根据聋生的身心特点,为了使他们更适应现时代的社会要求,在整个四年制专业学习的后半阶段,增设了一些广告、多媒 体等设计课程,这些实用的工艺美术设计课程给学生在扩散思维 中发挥创造力的可能。

与包豪斯设计与美术教学把学生个体的感知与思维体验,在 每个教学阶段都同时融合于对客观视觉规律的课程学习中不同 的是:以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为例的我国聋职校美术教学, 较为明显地把视觉造型基本法则的学习与创作活动分为前、后两 个相继的教学阶段,要求在完成基础造型课的写实训练之后,三、 四年级进入到装饰画、广告设计等带有创作性的工艺美术的课程 学习中;与包豪斯设计与美术教学包容各种形式的形象思维不同 的是:以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为例的我国聋职校美术教学, 具体的形象刻画形式和聚合的思维主导着教学的目的和过程。

当然,此外,包豪斯的教学对象是健全的学生,聋校的教学 对象是失去听力的特殊学生。但在绘画学习中,聋生中的有些学 生比健听人更为专注,有些绘画基础较好的聋哑学生能够把实物 画得非常逼真,特别在临摹中,表现出他们惟妙惟肖的模仿力,他们多数人除了听觉以外的其它感知力与正常人无异。但由于感觉客观事物比健全人缺少一个来源,影响到他们认知,理解事物 的全面的综合力,这也直接影响到他们在绘画这一视觉艺术领域 里的思维能力,在这点上与健全人相比,显出明显弱势。[4] 然而, 这种由于听力障碍引起的生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更依 赖于视觉这一感知途径,而工艺美术是视觉艺术形式,这种视觉 形式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媒介之一,[5] 其教学,如果能从包豪斯的 设计与美术教学理念中汲取些营养,从美术教学基础课开始就能 更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掘他们的潜质,鼓励他们的原创性,因 人而异地施展美术教学,或许能从某种程度上补偿这些特殊教学 对象的身心缺陷,从而体现出面对聋人的美术教育、教学较之面 对健全学生的更为深层的意义。

三、包豪斯学校学生作业与我国聋职校学生作业的比较

1.绘画创设的条件:二维与三维

如图表的“构图元素”作业中,两校的学生作业有着明显的 不同。在“包豪斯”学生作业中,学生把比例、形体、结构、明 暗、材料、质感、虚实各元素当作实验的材料,分别做以研究。 平面(二维)与立体(三维)是其学生作业可以选择的两种绘画 创设条件;而聋校的素描作业一开始就在三维的条件规定下,对 事物的形体、结构以及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作研究和描绘,出 色的学生作业力求写实,接近实物。

由此可见,前者研究的视觉范围宽泛,涉及的感知领域广阔, 表现不受二维或三维的限制,学生可以较为自由地运用多种形式 进行学习研究;后者在三维的表现范围,所以更为贴近真实世界, 但也因此在研究视觉感知和思维上,以及表现手段上受到局限, 从而也就约束了学生的思维途径和表现手段。

2.形体的具象与抽象,表现的意象与物象。

如图表的“素描静物”作业中,两校的作业差别也显而易见。 在写生中,包豪斯学校学生作业从现实物象中抽象出了点、线、较强的对视觉语言的观察和提炼概括能力,这种平面感极强的画 正与立体感强烈的我国聋校学生作业形成强烈的对比,聋校学生 的作业中描绘的对象往往栩栩如生,他们通过临摹练习,或者通 过为写实而训练成的一种整体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真实地再现 了客观世界。前者在形式上是抽象的,后者是具象的。

如图表的“人物写生”作业中,两校学生作业一样设定在三维中,“包豪斯”的学生作业注重组成画面大块的黑、白、灰的 明暗关系,忽略人物面部等局部明暗,画面具有强烈音乐般的节 奏感。同样呈现了黑、白、灰素描层次,聋校学生的作业旨在刻 画人物的五官及其神态。图表的“风景写生”作业中,包豪斯学 校的学生作业只在黑底上刻线表现德国当时的大型火车站情景, 聋校学生的作业忠实地用勾线表现我国江南水乡的古老民居的 图像。在表现上,前者意象,后者物象。

3.色彩的主观与客观

在色彩教学中,“包豪斯”教员善于帮助学生发现主观色彩, 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主观色彩是最能被强烈地感受和体验的,而 这种体验对于艺术创作过程是无比重要的,帮助一个学生去发现他(她)的主观形状与色彩就是帮助他(她)去发现自己。[6] 相比,聋校学生色彩写生作业尊重客观表现,画面反映出学生对物 体的固有色,环境色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色彩丰富,立体感强。 在表现上前者偏向主观,后者偏向客观。

四、从包豪斯学校设计与美术教学理念中,挖掘对我国聋职 校美术教学的启示。

从图表中的“创作作业”中可以看出,两种类型的学校学生 共同具有艺术创造的意识和创作活动, 图表中的包豪斯学校学 生的创作作业是为学校第一次学生晚会创作的一张招贴画,而聋校学生的创作无论从题材、手法、形式上都不逊色于“包豪斯” 学生作业。聋校学生用木刻的形式创作的作业:命题为“心愿” 的作品,文字与具有象征意义的图象相结合,是聋哑人擅用的表 达内心世界的方式,无疑学生以独特的视觉形式语言表现了他们 丰富的内心世界。可以看出聋哑人的创作力与健全人一样是能够 被激发的,如果在聋校的教学从基础课开始便融入些包豪斯的教 学理念与方式,在传授视觉艺术客观规律的同时注重他们的主观 感受和表达,提供和诱导更为广泛的视知觉和思维的途径与方 法,来帮助他们发现自我、开垦独有的内心世界,将使他们的艺 术表达与表现的语言丰富起来,在他们无言的世界中,让绘画语 言成为他们与人沟通多一种的途径。

德国的包豪斯是一所开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理念和教学法的 学校,其教学体系的构筑者之一伊顿在阐述基础美术课中的素描 教学时,认为除了对形态的形和明暗作正确写实描绘的传统素描 外,那些能充分表现出作者意志的造型――不管它是抽象还是具 象的训练,亦应归于素描的范畴,[7] 他因此提出了蕴藏在美术基 础课教学中的创造性,生动性,应用性和思想性,从而为基础美 术教学提供了广泛的表现手段和思维途径,在此教学氛围中学生 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客观规律,发现自我特质,在浩淼的视 觉艺术海洋的客观与主观两大海域中探索遨游。以上海聋哑青年技 术学校为例的我国聋职校美术教学大多以工艺美术作为专业方向, 从其基础素描课到实用美术课应贯穿工艺美术的应用性等特征,从 包豪斯的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理念中寻找适合聋哑学生的美术学习的 多种途径,让他们健全的眼、脑、心、手积极地协同工作起来,从 而使他们的基础美术课堂作业的过程不止是摩仿和再现的过程,汲取些包豪斯学校设计与美术教学的理念:发现和表现的动机和作业 形式也能同时得到认可和鼓励,以此来拓宽美术基础教育、教学的 形式、手段、方法和途径,那么,面向聋哑学生的美术教学会更适 应工艺美术的专业和现代社会的特征以及需要。

五、结 语

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高速进步,世界呈现多元的面 貌,纯美术和应用美术已经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我国聋校美术 基础课教学也应适应时代和聋人自身的发展趋势、特点,开辟多 元和多向的教学,从而增强对形式规律知识的客观研究和主观表 现,同时,创造多种形式的造型语言解读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此更为广泛意义的学习与创造活动,将不会限于美术课程的学 习,也许还是一座聋生与其他聋人或主流社会中的健全人建立联 系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钱安明.包豪斯对中国设计教育影响浅谈./group/topic/1158167/,2006.7.25

2卢永毅、罗小未.产品•设计•现代生活.上海:同济大学出 版社,1994:91~92.

3 [瑞]琼斯、伊顿著.形式与设计、米永亮译.上海书画出版 社,1991.4

4邹红.聋生视觉感知力与美术教学.特教天地,1999.(1):37

5王中义、许 江.从素描走向设计.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2

6 [瑞]琼 斯.伊顿著.色彩艺术、杜定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24

7陈玉兰、程建新.设计素描.广西:漓江出版社,1996.3

上一篇: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 下一篇:浅谈左右车削法车梯形螺纹的一些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