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动画中的创新精神

时间:2022-10-13 05:22:55

浅谈实验动画中的创新精神

[摘 要] 我国的产业动画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也鲜有创新精神十足的作品,但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动画艺术,如果不能体现出创新精神,将永远落后于别国。本文主要结合一些中、美、日以及欧洲的实验动画佳作,谈实验动画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拟从实验动画在内涵、技法上的创新以及实验动画中的创新精神对产业动画的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几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 实验动画;创新精神;艺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提升工程2012年度一般教研课题“与‘气象’特色相符的艺术人才培养观与培养实践的研究”(项目编号:12JY018)。

2008年,在北美CG教育家Robin King教授一次“有关动画与创新精神”为主题的讲座中,笔者欣赏到了两部优秀的具有实验风格的动画影片,其中一部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Doug Sweetland拍摄的Presto(《魔法师与兔子》),另一部是法国Gobelins(戈布兰)动画学院学生作品Oktapodi(《章鱼的爱情故事》),不得不感叹动画师们非凡的想象力和奇幻的构思。动画是一门可以发挥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艺术形式,而在实验动画中体现得更加强烈,它可以把幻想的世界转化为现实,成为拓展创作者想象力的一种手段。在实验动画中艺术家强烈的情感得到了宣泄,他们形形的艺术观念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和表达。实验动画打破了商业动画诸如票房、投资回报以及创作形式的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动画师的创新精神,在厌倦了主流动画展现给我们幸福、欢愉的画卷后,我们更欣赏实验动画片的去实用、去功利性,并在其中探寻人类生存的价值、意义和精神的皈依。

一、内涵的创新

实验动画在动画艺术中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种存在类型,它对动画可以表现的内涵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挖掘和呈现。以波兰实验动画Sztuka spadania(《堕落的艺术》)为例,这是一部曾获得2005年“Siggraph”世界CG短片大赛第一名、2006年英国BAFTA最佳短片奖的作品。“Siggraph”是世界上影响、规模最大,同时也是最权威的一个CG展示、学术研讨会。而英国BAFTA(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又有英国奥斯卡之称,同时获得两项重量级的大奖足见这部短片的优秀程度。除了这部短片出众的CG画面之外,我更欣赏这部短片在故事内涵方面的探索。影片讲述了一群因为战争的摧残而造成心理创伤和精神错乱的士兵和军官,他们被抛弃在太平洋上一个与世隔绝的军事基地。军官们残害士兵取乐并创造着他们极端病态、泯灭人性、追求死亡的艺术。这部短片用黑色幽默的形式引发了人们对战争和人性的思考。影片中人物造型异常扭曲,揭示的是人物心理的扭曲。影片的亮点是最后出场的那名军官在完成了他的艺术之后,流下的那滴眼泪,这是最后一滴充满人性的眼泪。在这个军官出现之前,镜头首先落到军官以前演奏乐器的照片,还有他儿时的玩具鸭子和他的笛子上,或许这名军官曾是个正常人,且还是个对生活和艺术充满热情的人,但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巨大的转变,一个从人到恶魔的转变,是战争、疾病、杀戮还是空虚,影片留给了观众更多思考的空间。

可以看出实验动画表现的主题内涵比主流动画更加多样化,有些是源于创作者的个人经历,如亚当·艾略特的《哈维闯人生》;有些是充满哲理或者寓言性质的短片,如阿达《三个和尚》;有些是对世俗标准的价值判断,如迈克尔·度德威特的《和尚与飞鱼》;有一些是对战争、环境或者人自身的深刻反思,如弗雷德里克·巴克的《种树的牧羊人》《大河》,加藤久仁生的《回忆积木小屋》等。这些作品都大大拓展了主流动画所表现的内容和主题。

二、形式的探索

实验动画是指那种在内涵和形式上都带有探索性质的作品,在动画诞生之初,动画先驱们创作的就是实验动画,且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实验动画。随着迪斯尼为代表的主流动画产业形成之后,原先的实验动画创作被推向了一种非主流的领域,现代意义上的实验动画开端于美国的UPA。1941年,约翰·哈布利在内的一批动画师由于无法忍受迪斯尼长期剥削而离开了迪斯尼公司,并于1943年成立了“美国联合制片公司”(United Productions of America,简称UPA)。他们的理想是改革当时动画既定的风貌,为动画形式的多元化发展进行一些开创性的探索。他们的影片表现的主题由原本迪斯尼的童话故事转向对社会政治的批判。而表现的形式也一改迪斯尼写实、注重三维空间表现的风格,而大量运用风格化和线条化的设计,UPA的探索可以称得上是现代实验动画的发端。

实验动画表现的形式和运用的技法非常丰富,有偶动画、水彩动画、素描动画、油画动画、沙动画、针幕动画等等,各种各样的造型方式都可以被用作实验动画的制作中,20世纪我国的美术片也有很多动画形式语言上的探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水墨动画和剪纸动画。纵观这些实验动画,表现手法灵活多样,使用材料更是种类繁多,有一些材料还特别新奇,例如《游移的光》是加拿大动画师简·阿隆用无数细碎的小纸片做成的动画。荷兰动画导演Co Hoedeman的作品别具一格,充满了童真童趣,他善用儿童玩偶、积木等作为动画表现的材料,代表作品有Tchou-tchou、Matrioska。捷克动画大师杨·史云梅耶的作品《肉之恋》是用两块生肉做成的动画,讲述了两块生肉的相爱过程,动画师早年便钟情于超现实主义艺术,善于表现“梦境”“幻想”“性”等主题,其作品使用的材料也非常丰富:面包、肉、水果、金属、木头、陶器、餐具、纸张,甚至真人都可被用做作品中的材料与元素。2011年,《夜幕下的物语》入围了第61届柏林电影节,这是法国著名的动画大师米歇尔·欧斯洛的作品,这个作品虽然是用3D技术做出来的,但看上去却像剪纸动画,带来人们一种特有的平面效果,用色非常绚丽,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三、对于商业动画的影响力

实验动画虽然在形式和内涵上都有别于主流的商业动画,但两者并不是没有关联的,事实上实验动画对于商业动画甚至商业电影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前文提到的UPA(美国联合制片公司),他们的探索是现代实验动画的发端,他们打破了迪斯尼动画的固定模式,为动画发展的多元化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实验,他们使用的“有限动画制作方式”,减少原画张数,加强关键动作,以较强的故事性和细致的心理刻画带动剧情的发展。这种“有限动画制作方式”后来对迪斯尼动画、欧洲动画特别是日本电视动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实验动画一般在内涵上都要有深层次地挖掘和探索,这对于弥补商业动画娱乐性太强、缺乏思想内涵等方面的不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近几年在中国的动画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实验动画方面进行着探索,其中比较成功的有《打,打个大西瓜》,这是自由动画人饺克力,花了三年半的时间独立制作完成的16分钟的反战题材的动画片。该片曾获得第26届德国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评委会特别奖等众多奖项。《打,打个大西瓜》的成功带给国产动画的启示是,动画不仅仅是消遣娱乐、道德教化的一种手段,它也可以非常深刻地揭露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丑陋。《李献计历险记》是李阳历时两年半的时间,独立完成的20分钟的动画短片,影片采用拼贴效果,片中主人公大量独白,采用意识流文学凌乱的叙事风格,但却很容易将观众带入到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中。本影片也在2011年改编成商业电影。

实验动画在技法上的探索也促进了商业动画走向多元化。上世纪主流动画一直是迪斯尼为代表的传统两维动画形式。但由于一些个人艺术家和动画公司的不同程度的尝试和努力,原本实验动画中的各种形式都逐渐发展成熟并运用到主流动画的创作中。例如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会拍摄一些具有实验色彩和独特风格的动画短片,这些短片最重要的目的是对于商业动画的发展做一些可行性方面的探索。如1986年拍摄Luxo Jr,里面的主角跳跳灯后来成为了皮克斯公司形象标识。1997年拍摄Geris Game,该片在三维动画角色的皮肤真实感及服装材质的肌理效果处理上有了很明显的改进,这些改进后的技术都运用到皮克斯此后的三维商业动画的拍摄中。英国的阿德曼动画工作室是世界顶尖的“定格动画”制作公司,阿德曼动画以特殊的英国式的幽默风格、扣人心弦的剧情和精致的画面而著称。阿德曼一直不遗余力地从事包括定格在内的各种具有实验性质的艺术短片的拍摄,代表作有2000年戴伦·沃什拍摄的系列片Angry Kid(《愤怒小子》),此系列短片运用的不是阿德曼擅长的黏土动画,而是采用真人搭配面具和手套进行拍摄的作品,2007年路易斯·库克拍摄了阿德曼少有的黑色风格的影片The Pearce Sisters(《黑色姐妹花》),此部影片还获得了2007年法国安锡动画影展短片类评审团特别奖以及2008年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短片奖。阿德曼在进行艺术短片拍摄的同时也不断进行着商业动画的探索,代表作有2000年与美国梦工厂联合拍摄的定格动画片《小鸡快跑》《超级无敌掌门狗——人兔的诅咒》等作品。

四、结 语

实验动画是在影片内涵和形式方面都带有探索性质的动画作品,充分体现了动画师、动画导演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实验动画一般为个人动画艺术家、新锐的动画工作室或者动画学院的学生作品,这些作品中充斥着形形的现代艺术观念,代表着动画最前沿的技术和创意,它们屡屡在电影节、影展上获奖,它们对于商业动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在中国也已经有不少的自由动画人或者是一些动画公司进行着实验动画的探索,《打,打个大西瓜》《李献计历险记》《功夫料理娘》《水脑袋》都是其中的优秀之作,伴随着网络等新传播媒介的成熟,实验动画也能从更多的传播途径进入到观众的视野,亦影响着动画创作者,对于培养他们宽广的视野、多元化的审美以及非凡的创新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许文骏,王萍.阿德曼实验动画短片《黑色姐妹花》评析[J].电影文学,2012(01).

[2] 袁佳琦.谈动画短片创作[J].艺海,2012(08).

[3] 陈圆媛.论实验动画的艺术品格及其价值实现[J].电影文学,2010(04).

[4] 薛燕平.非主流动画电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5] 杨晓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6] 高立锋.实验动画创作中的内涵探索与形式实验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1.

[作者简介] 蒋佳(1982— ),女,安徽蚌埠人,硕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王英梅(1978— ),女,吉林德惠人,硕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

上一篇:论《宝莱坞生死恋》对种姓制度的控诉 下一篇:惊险片的衰落与类型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