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探讨”发展思维

时间:2022-10-13 05:15:36

“尝试?探讨”发展思维

当前,素质教育探究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权威已作定论,这里不再赘述)。究竟怎么办才算是素质教育?我们认为:落实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就是在抓素质教;落实好义务教育各学科大纲要求和教材目标就是抓好好素质教育。而要落实好现行大纲和教材的素质教育目标,搞好具体教法的设计是关键的一环。

因此,我们应该彻底转变学分教育思想(尽管狠抓“双基”,但始终没有摆脱为取得高分而绕圈子的应试教育的“紧箍咒”),应该站在使儿童学会一种科学的工作程序,形成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思想体系的战略高度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具体教育。从而,“尝试探讨”不失为一种遵循教育科学规律、富有当今时代特征的成功教法。

所谓“尝试”,即在教师显性指导(设疑提出问题~激发自学课本~指导尝试练习~引导集体讨论~抓住重点讲解)下的尝试;所谓“探讨”,即在教师“隐”性控制(设悬提出问题~提供现实材料~静控引导探究一研讨建立概念)下的探讨。而本文提出的“尝试・探讨”法是与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种取其精华、有机融合、灵活分解、相得益彰的新型教法。它与前述两法的联系就在于取其二者从传授一定的科研工作程序、建立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培养乐于尝试和敢于探索的创造精神出发去设计教学方法的高远旨趣;它与前述两法的区别在于突破二者相对固定的基本操作模式,而实现先进理论(指二者的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理论依据)与具体实践(包括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学情等)的有机结合、随机组合,以期达到教育有规律而教无定法的更高境界。下面以小学自然第五册第2课《果实的共同特征》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一开课,教师就以儿童喜爱的猜谜语(果实)形式引人,紧接着提供给学生将要研究的客观材料,并及时提出学习目标(寻找果实的共同特征)。这样既诱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有机地揭示了课题。

二、尝试操作,初步学习解剖方法

接下来,提出悬念(寻找果实共同特征,即探究果实内部构造的方法怎样),引导学生尝试操作,学生解剖方法。

三、探究研讨,寻找果实共同特征

这是本课的重点环节。教师放手让学生对有结构的现实材料(与揭示课题联系紧密地材料)自由地去探究、去发现,从而建立感知,启动前语言思维;然后引导学生集体研讨,将前语言思维过渡到语言,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形成科学概念(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发展抽象思维(即发展归纳、概括能力)。

在这一阶段,教师始终是冷静地调控,不过多地插话,以免干扰学生的探究研讨活动,只是点拨反问(如“你认为怎么样”、“是这样的吗”、“再仔细观察比较一下”),以充分发动学生思维。

四、观察比较,尝试分类

这一环节,是利用旧知识的迁移规律解决新的问题,即在以前学过的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用途等特点给物体分类的基础上,再按照物体的内部构造特点(果皮的特征)试给果实分类。

五、应用新知识的巩固训练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力求使学生在达到本课教学目标(知道果实的共同特征和两种分类,培养初步的解剖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基础上学会探究、认识物体的工作程序,形成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存在决定意识,知识来自实践)和与时代特征相协调的乐于尝试、敢于探索的创造精神。我们认为,只要长期坚持如此,就一定会不断提高未来一代的文化科学素质。

上一篇:唐宋诗之争简述 下一篇:日本短期大学的发展现状及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