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老师”现象谈幼师生师德教育

时间:2022-10-13 04:29:54

从“小老师”现象谈幼师生师德教育

摘要:本文对幼儿园“小老师现象的道德后果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倾斜式”同伴互动模式助长了“小老师”的特权意识和霸权主义;“层层分级”式的管理模式容易养成虚伪、懦弱的人格特性;教师权威地位的派生性容易滋生幼儿的隔阂感、畏惧感甚至冷漠、仇视心态。因此,我们应加强师德教育,帮助幼师生明确并认同未来职业的身份定位,提高幼师生的师德境界,培养幼师生的“童性”、“童心”。

关键词:“小老师”现象 道德后果 师德教育

一、幼儿园的“小老师”现象

幼儿园里,尤其是中大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小老师”现象。“小老师”是指由教师授权,幼儿认可的教师角色的临时替代者,其职责主要是维护规则和监督管理,替代教师管理班级的纪律及日常活动,拥有仅次于教师的特殊权威和权利,是教师的第二双眼睛。

二、“小老师”的道德后果

专家研究所得,一个人从出生到中学毕业,约60%的思想品德、50%的知识是靠早期模仿和早期教育所得,而这些品质和知识中的80%与老师、家长有必然联系。幼儿园里幼儿教师对幼儿的道德熏陶尤其重要,但幼儿园里的“小老师”现象暗藏着诸多不良的道德后果,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忍受和认可一种不平等的道德模式,小小心灵遭到伤害和腐蚀。

1.“倾斜式”同伴互动模式宣扬“不平等”的道德话语,助长了“小老师”的特权意识和霸权主义。幼儿之间的互动应是平等的,但“小老师”却居于“高位”,居高临下地掌握着控制权和支配权,而其他幼儿则只能服从、依赖他。这种“倾斜式”互动关系极易助长“小老师”们的特权感和霸权意识,在行使教师赋予的管理特权时,他们会渐渐地体验到拥有权力所带来的无上地位。同时,在教师权力的光环影射下,有些幼儿对他产生一种“晕轮效应”――他是老师的替代者,他的做法都是对的的。这种来自他人的崇拜和畏惧更加剧了他们的自我膨胀感,使他们从小就形成了对特权、霸权的崇拜和支配欲。

2.“层层分级”式的管理模式预成着“不平等”的道德模式,养成虚伪、奴性、懦弱的“未来公民”人格特性。幼儿园的教师无疑在幼儿心目中是最权威的管理者,幼儿对这种权威的认可交织着对教师渊博知识的崇敬、对教师爱和关注的渴望、对教师权力的敬畏等诸多复杂情感。而“小老师”是教师直接任命,享有低于教师、高于其他幼儿的权力,是幼儿心目中的第二权威管理者,但对这一权威的认可不是幼儿在相互交往中靠自身主体的力量自然形成的,而是依赖外部的力量间接产生的。因而幼儿听从“小老师”的监管主要是屈从于他们的权力,因为只有屈从,才有可能获得教师的爱和关注。这种不平等的分级管理模式将慢慢抹杀幼儿的平等观念,使他们在权力面前低头,丧失争取自身权益的意识,靠伪装自己讨好小老师,靠胆小慎言来保持好印象。久而久之,便打下虚伪、懦弱的人格烙印,严重影响成人后公民良好参政议政素质的培养。

3.教师权威地位的派生性提供了“不平等”的道德空间,滋生幼儿对教师、学校的隔阂感、畏惧感甚至冷漠、仇视心态。“小老师”的权力是教师赐予的,其管理方式自然也承接教师的教育方法,教师权威地位的派生性在“小老师”的身上得到充分展现,作为教师的代言人,“小老师”的言行举止体现着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折射着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灵魂。“小老师”命令式的语言,蛮横的要求以及高高在上、独断专行的态度无形中增加幼儿的排斥感,同时,“小老师”得天独厚的和教师沟通的特权和其独享的话语权让幼儿羡慕,油然而生“失宠”的失落感。

三、幼师生师德教育

“小老师”严重的道德后果敲响了幼师生师德教育的警钟,促使我们反思幼师生教育是否把焦点过于集中于专业知识技能,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教育“灵魂”――师德的建设。

1.师德教育应帮助幼师生明确并认同未来职业的身份定位。幼儿教师从事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首先要照看孩子们的一日活动,建立师生的信任感,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还应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因此,幼师的职责首先应是服务,其次的职责才是教育,而且教育必须要遵循幼儿的生长规律,保护幼儿的个性发展。师德教育一定要强调幼师的“服务型教育者”身份,纠正轻视服务、夸大教育的错误身份定位,并通过具体做法的罗列和批判,给每位幼师生敲响未来职业“病毒”的警钟。只有明确和认同自己的身份定位,幼师才可能觉察到“小老师”的过多管理是自己的一种“失职行为”;只要明确和认同自己的身份定位,幼师任命的“小老师”自然会模仿教师,“服务”而不是“监管”全班幼儿。

2.师德教育应着力提高幼师生的师德境界,超越功利化目标。有学者认为,教师职业有三个层次的境界:生存境界、责任境界和幸福境界。第一个境界,教师是把工作当作糊口的工具;第二个境界,教师把工作当作一种职业,在道德、责任、契约的约束下工作;第三个境界是指教师把职业当作一种不懈的追求,不是出于外界而是教师从内心里对教育产生热爱并从中获得幸福。处于生存境界的教师大都扮演成人世界的代表,以功利化的方式“单方面”地决定幼儿的“境遇”,因为在“功利”的天平上,幼儿的快乐和需要总是绝对地轻于领导的青睐、奖金的增加的。这样的教师为名利而工作,在没有任何利益诱惑,无需担心监管和评价时,很有可能会践踏幼儿的尊严,无视公正和良心,培养几个“小老师”代替自己劳神的教导,图得一时的清闲和省心。因此,师德教育应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激发幼师生对未来职业的了解和喜爱,发现工作中的乐趣,找到自身的价值,自觉摒弃“无奈去工作”的心态,最终达到“快乐地工作”的境界。

3.师德教育应有意识地展现儿童的世界,培养幼师生的“童性”、“童心”。儿童世界里蕴涵着好奇、追问、纯真、执着、想象、夸张、创造和不合逻辑、不守规矩、思维不受限制等不同于成人世界的特性,教师只有走进儿童世界,激活藏于心中的童心,重拾未被世俗吞噬的童性,才能发现童真的珍贵,从而认同他们的想法,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宽容他们的小失误,并能寻找到幼儿的兴趣点,轻松走进幼儿的心中,建立一种平等、融洽的师幼关系。师德教育可以通过介绍“童言无忌”、“儿童绘画”等,帮助幼师生从幼儿的语言、作品中了解并欣赏儿童独特的思维,还可以通过和幼儿面对面的对话或游戏,帮助幼师生参与幼儿的生活,共享乐趣,成为他们的好朋友,自觉排斥或纠正违背幼儿天性和教育规律的行为。

“小老师”现象可以折射出幼师生的师德教育效果,只有把握师德教育的精髓和重点,才能杜绝教育界不符合教育规律的类似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永霞.幼儿园“小老师”现象初探[D].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8).

[2]陈桔.加强幼教专业学生师德修养浅谈[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版,2008,(9).

[3]黄景玉,曾庆春.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陕西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