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分析与研究

时间:2022-10-20 03:37:26

陕西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分析与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办教育义军突起,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但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身份,其体育教学受到一定的歧视。作为体育教学的执行者体育教师也受到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对待,本研究针对陕西省6大民办本科高校的体育部的领导,教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其现状并对现阶段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生存环境展开分析研究。为进一步促进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民办高校 体育教学 师资力量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育的发展归功于教师的辛勤劳动,教师这个职业自古以来被人们称赞为天下最神圣的职业。但在我省的很多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受到一定的歧视,现将我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相关的教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为今后民办高校能良好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民办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目标取向

教学目标来自于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上,是人们对体育的期待,同时也是教师努力方向和预期取向。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取向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生长,增加学校经济收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习惯,没有教学目标等七大类。而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首选教学目标,这与民办高校的发展特色是分不开的。

二、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职称和学历结构

1.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年龄结构特点

经调查我省的多数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年龄偏小,30岁以下有53人,30~40岁有61人,40~50岁有1人,50岁以上有7人。由此得出,我省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以中青年为主,30岁以下的占43.4,30~40岁的占到50之多,40~50岁以上的仅占0.82。这与民办高校办学时间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民办高校在办学初期就进了一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历程,这些刚毕业的学生也已成为体育教学方面的主力军。用他们的一腔热血见证各自学校的发展。

2.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省民办高校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校: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京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思源学院6大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在职称上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从几年前的多数低职称慢慢的转化为现在的以中级职称较多的团体。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68人,助教53人。由此可以看出,陕西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其中高级职称占7.5%,中级职称占48.3%,具有初级职称的占44.2%,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中级以上职称占55.8%,这样的比例基本能满足民办体育教学的要求。

3.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学历结构

教师是一个学校发展的主宰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进步与发展,现在的各大民办高校领导在学校人才的学历结构方面也制定出一些相关措施,在限定时间内,年轻教师必须提高学历等政策。硕士以上学历25人,本科学历100人,还有少部分专科。由此看出,硕士以上的比例仅占全体体育教师的20%,远不能达到学校长期规划要求。教师队伍的结构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的落实情况,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这些情况的出现表明民办高校在体育师资结构上重视度不够,民办高校的领导层没有认识到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在师资选择上要求较低,从而使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不良倾向。

三、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科研情况

民办高校根据其自身灵活办学的特点,在管理上有许多不相同的地方,由于管理部门的不同,有的属二级管理,有的属三级管理,各自的要求也不同,每个学校都有其特点,以外事学院为例,该校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在职的教师每人根据级别的不同,有不同的科研任务即科研积分。而作为兄弟院校的欧亚学院,则没有科研要求。

民办高校作为培养社会建设的高级人才基地,应该从方方面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而教学科研情况又是衡量一个学校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其从事教学的能力。民办高校只重视教师教学的实践能力,对职称学历的要求也较低。因此,大多数教师没有科研任务,也没有科研压力,自觉从事科研的意愿也就表现的较为低一些。

四、民办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及待遇

1.在对部分民办体育教师的走访后我不难总结出大家的共同心声,工资待遇一般,现在的工资待遇基本能满足生活的需要,和兄弟院校的公办相比,同一级别的工资待遇基本持平,平时的福利民办院校比较少,或没有,而公办院校的福利待遇较好,并且以后的养老有一定的保障。作为民办院校,大部分学校给专任教师有三金或四金。但作为民办教师来说,只不过是社会的最低保障,和公办的所谓公务员待遇相差甚远。

2.工作量的大小和工资待遇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据调查,民办体育教师的整体工作量较大,人均代课量12次周,和公办的6~8次周相比还是相当大的,大部分学校在课时量的计算上还乘系数0.8,有的学校还存在系数0.7。在工作之余,一些学校竟然还出现体育教师要担任保安,清洁工,等职务。不难看出在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还是受到一定的歧视。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我省民办院校为出发点对其体育教师的状况展开分析,为提高我省民办体育教学提供依据,同时,民办体育教师的权利受到一定的限制,望有关部门能引起重视,在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待遇方面能够有所改善,使其能适应快速的经济发展。调动民办高校教师的积极性,把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1.制定保障民办高校教师合法权益的制度,把民办教师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

2.学校要发展就必须稳定师资队伍,民办学校应考虑体育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待遇,增加福利,积极为年轻教师提供提高职称的机会,解决他们的住房、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问题,提高他们的福利薪水,使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安心工作。

3.应给年轻教师提供出去业务培训的机会,根据学校教学的需要,规划和制定培训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师的培训和进修事宜。

4.同时学校应积极的筹措资金,争取科研经费,为教师科研、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创造条件。把民办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伍园园,张铁明.民办学校教师生存环境及其政策建议[J].广东教育,2008,(6).

[2]王春晖.民办高校教师基本权利的法律保护[J].新东方,2003.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0JK253);西安外事学院2010年教学改革立项课题。

上一篇:从“小老师”现象谈幼师生师德教育 下一篇:体育专业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新思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