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及其释放路径

时间:2022-10-13 03:30:31

论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及其释放路径

摘 要:精准扶贫具有内在的文化功能。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有助于认识并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文化”问题,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奠定思想文化基础。在精准扶贫具体实践中发挥其自身的文化功能,要注重以文化扶贫为载体,消除落后地区的贫困文化;以乡风文明建设为平台,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乡村教育为依托,阻止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关键词:精准扶贫;文化功能;价值意蕴;功能释放;乡风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6-0060-05

精准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离不开对贫困人口的积极帮扶。精准扶贫,既是提高贫困地区物质生活水平、满足贫困人口基本生存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传播精神文明理念、提升贫困人口思想文化素养的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提到:“加强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2]由此可见,扶贫开发不仅要打赢一场物质脱贫的攻坚战,同时还要积极赢取文化脱贫的胜利。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释放精准扶贫的文化价值,有助于改变贫困人口的落后发展理念,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力量;有助于转换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形成与农村现代化相匹配的文明理念,推动贫困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整体性发展。

一、精准扶贫文化功能的基本理论

精准扶贫是一项具有内在文化功能的社会活动。文化功能指的是从深层次制约和支配个体行为和社会活动的内在机理和文化图式。从文化哲学角度剖析文化功能的理论内涵,有助于深入理解精准扶贫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基因和文化使命。

1.文化功能的理论内涵。从广义上理解,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狭义角度理解,文化指的是“包含了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习得的其它各种能力与习惯”。[3]从文化功能理论的视角来透视文化的内涵,它特指的是“满足人类需要的习俗、环境、制度体系”。文化功能也被称为“文化的作用”或者“文化的价值”。文化功能主义学派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的根本作用是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4]人在自然属性上与其他动物相比具有先天的劣势。比如人在生物结构上没有虎狼勇猛,也没有皮毛以御严寒,荀子把人形容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但是人却创造了“文化”这一人类的“第二天性”,以此具备了高于动物本能的特质。人的“文化”功能使人摆脱了动物性,使人能够实现自由自觉的社会活动,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以及其它更高级别的需要。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文化起源于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5]即“实践活动”或者“人的类本质活动”。人通过实践劳动创造了文化,也创造出了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特性,此种意义上的文化可以称为“人的类本质活动的对象化”。[6]文化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成果的凝结,这种实践活动实质上就是人的“文化活动”。因此,人类所具备的文化功能,是人类创造自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先决条件。

在现实语境中,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表征着人的价值与行为规范体系,对个人具有文化教化的作用;二是体现为社会运行的内在机理与图式,对社会具有稳定与平衡的作用。从个人层面来讲,文化是为了满足个人需要的一些列价值规范和行为规范体系。比如人除了有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外,还会产生更高级别的其它精神层次的需要。这种精神层次的需要逐渐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价值规范系统。文化的教化功能就是为了帮助个人在行为上遵从这套约定俗成的价值体系,转变个人的思想观念,使个人在行为上符合特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从社会层面上来讲,文化不是纯粹独立或者依附于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而是有机地融合于这些领域内部的,并从深层次制约和影响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比如在人类的政治、经济活动中,逐步形成了特定的政治文化或者经济文化,这些带有规律性的文化往往成为维持社会稳定与平衡的“纽带”或“桥梁”。

在传统社会,文化往往以自在自发的精神形态存在,表现为传统习俗、风俗、宗法关系等。在现代社会,文化往往以自由自觉的精神状态存在,表现为理性精神、法律规则、知识理性等。

传统落后地区的文化一方面具有淳朴性、稳定性、和谐性等特点;另一方面也带有保守性、落后性、封闭性等特征,放在今天现代化社会的现实场景中,这种守旧的文化模式往往会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地区或者社会的进步。因此,要使落后地区的文化观念符合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就需要发挥现代文化的引导和教化功能,有针对性地对落后区域的精神文化进行转化和改造。

2.精准扶贫与文化功能的关系。精准扶贫不仅仅是一项发展经济的国家项目,还是一项价值传播和精神建构的文化工程。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指的是在国家施精准扶贫项目的落后地区,依靠扶贫实施主体有意识的文化导向,传播文明理念和先进观念,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习俗,提升贫困人口的精神文化素养,使其具备现代化的文化观念,由自在自发的“传统人”向自由自觉的“现代人”转变。发挥精准扶贫文化功能的最终目的,在于激发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的热情与动力,促使贫困地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同步提升,实现贫困人口在物质和精神上彻底脱贫。

精准扶贫内在地含有文化功能。精准扶贫与传统“大水漫灌”式的扶贫主要区别在于更加注重扶贫的精准性,也就是在扶贫对象、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等方面做到精准无误,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实际效果。精准扶贫的工作机理体现为以国家的扶贫政策为依托,广泛组织与动员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的成员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采取多种措施改变落后地区的贫困面貌,调动贫困者的积极性,激活并开发其内在的发展潜力。扶贫主体向扶贫客体实施帮扶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的过程。扶贫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主要是国家公职人员、企业家、意见领袖、教师、志愿者、乡贤等社会成员,这些人群本身属于社会精英群体,自身文化素养较高。当这类社会群体参与到扶贫开发上来的时候,自身的精神风貌或者行为活动会对贫困人口的思想文化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移风易俗。同时,通过文化扶贫或者教育扶贫,也能不断满足贫困人口的精神文化诉求。

文化意义上的价值观和态度对一个社会的进步会产生重要影响。法国政治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认为,美国的文化土壤适合美国人的民主政治制度。[12]如果一个地区的人民勤劳、节约、守时、讲究效率且具有自由、民主、科学等理性精神,那么这个地区的发展效率相比思想文化保守地区要高许多,这就是文化对人类社会具有进步作用的体现。落后地区的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外界文明理念的熏陶或者文化传播也可以实现自身文化的变革。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还是一个封闭、落后、专制的封建官僚割据国家,经过明治维新,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思想,主动“求知识于世界”,在教育、道德、礼仪、规则等国民文化素养上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并锻造出一批具有高技能和敬业精神的技术工人,这对日本快速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中国部分贫困人口来说,导致其贫穷落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缺乏先进文化理念的启蒙。许多偏远地区的贫困人口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自身狭小的空间范围内,活动区域非常局限,他们往往缺乏远见,缺乏对新鲜事物敏锐的感知能力,因此也就失去了向上奋斗改变自身命运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和机遇。贫困人口的思想文化观念就像一块缺乏理性规划的“田地”,当外界文明的种子在田里落地、生根的时候,这块“田地”将会变得富有生机和朝气。在特定情况下,需要依靠外界力量来刺激贫困者追求幸福生活的自觉意识。正如列宁在《怎么办?》中提到的,“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3]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就是要把先进文明理念传播到贫困地区,让贫困群体切实感受到自己思想上的差距、观念上的落后,培育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精神,激发其改变自身贫穷落后状况的热情和动力。

3.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有助于为实现农民现代化奠定思想文化基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引起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领域深刻的变革。[14]17许多人把现代化仅仅理解为是一种经济现象,即物质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其实现代化还包括以人为主体的人类社会思想观念的变迁。马克思・韦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条件时指出,除了经济结构之外,合理的企业制度、精密的法律、良好的精神和道德因素也是促成其发展的重要条件。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如果在现代化过程中只是引入空洞的管理制度、经济形式或者科学技术,而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往往会导致畸形发展或者失败的结局。”[15]因此,现代化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14]15τ谥泄来说,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要前提是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也就是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由于农民的保守性以及小农特性(尤其是贫困人群身上的这种特性更为明显),当现代化的制度、技术及经营方式影响到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往往表现得比较迟钝,或者漠不关心,或者抗拒抵制,这往往成为影响农业现代化顺利开展的严重阻碍。只有首先打通农民封闭狭隘的保守心理,形成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心理品质,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助一臂之力。

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可以为培育具有现代人格的新型农民创造良好条件。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实现农民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由于当前我国贫困人口的知识层次、文化素养相对较弱,依靠贫困人口自身的觉悟来实现自身的变革需要漫长的过程。因此,增进贫困人口的综合素养,实现贫困人口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需要接受外在的“启蒙”和感染。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这将是推进农民现代化的一次重要机遇。当然,精准扶贫的文化价值还体现在其它方面,比如引导农民追求民主、权利、自由、平等、公正等理性精神,养成开放包容、积极乐观、惜时高效的现代人格等,最终促成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与淳朴的乡风文明相得益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牢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三、发挥精准扶贫文化功能的路径选择

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是在扶贫开发的具体工作实践中得以实现的。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要以不断满足贫困人口的文化需要为中心,依靠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和社会人员的积极参与,对贫困人口因势利导,注重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引导,稳步消除贫困文化;重视贫困地区传统文化的“破”与“立”,解决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关系,建设乡风文明;依靠乡村教育,切断子代贫困的传承通道,实现“真扶贫”和“彻底脱贫”的扶贫目标。

1.以文化扶贫为载体,逐步消除落后地区的“贫困文化”。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人,扶贫在扶志,要把文化扶贫当做精准扶贫的基础工程来抓。文化扶贫就是对贫困人口开展文化建设和思想引导,使贫困人口学习、吸纳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文化观念,摆脱落后愚昧的精神状态,逐步形成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社会氛围。在1988年任宁德地委书记时就指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16]要实现物质上的富裕,先决条件就是要有致富的欲望和改变自身的意识和决心,而文化扶贫就是实现思想解放、改变贫困人口落后观念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实施文化扶贫,要紧紧依靠参与精准扶贫的多方力量,发挥精准扶贫实施主体的带动作用。实施精准扶贫的组成人员大多是社会精英,他们的普遍特征表现为:思维开阔,知识面广,善于创新;与公众联系紧密,交际广泛,受人尊重;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威望较高等。[17]这些文化精英走进贫困地区,本身就能以自身的素养和魅力感染并影响贫困人口,为贫困地区输入文明理念。此外,将文化扶贫深度融合到“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等扶贫措施当中,这也是改变贫困人口陈旧思想观念的教育实践过程。当前,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维护农民的财产及生产要素权益等方面,贫困人口可以在对口帮扶人员的帮助下,及时获取国家相关政策信息,了解国家的利民惠民政策,不断增强对未来的希望和改变自身命运的信心。在帮扶人员的引导下,使贫困人口积极参与到土地承包、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借贷融资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活动当中。通过贫困人口切身体验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使其真实领悟到农业现代化的好处和前景,逐渐开拓眼界和视野,不断增强努力奋斗的动力和决心。

2.以乡风文明建设为平台,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要处理好农村传统文化的“破”与“立”、“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虽然农村贫困群体身上存在着一些落后于时展的文化观念,需要大力改变与转换,但是这些贫困者身上也保留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特质,需要继续坚持和弘扬。我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传统,使农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形成了邻里互帮互助、重义轻利、关系简单纯朴等优良民风。同时,农村人注重礼让、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习俗,共同构成了乡土中国这个温情社会的内核。这些无形的“乡规民俗”既是守护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又是化解市场化、现代化进程中一些弊病的良药。市场化产生的唯利是图、道德沦丧、信任危机等社会问题,与乡土社会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被蚕食与消解有很大关联。因此,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农村传统文化彻底“清理”,而应该对农村文化进行“精准”区分,采取“扬弃”的态度,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尊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民的现代化。

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要以乡风文明建设为平台,不断提升农民的生态素养。良好的生态素养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要把提高农民的生态素养作为建设乡风文明、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着力点。在实施精准扶贫项目的贫困地区,当地往往具备先天的生态资源优势。这些地区少受人类工业活动的污染,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几乎没有遭到人为破坏,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因此,精准扶贫要秉持因地制宜的扶贫开发原则,加大对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要强化对贫困人口的环保教育,使其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杜绝“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错误发展观念,增进贫困人口的生态意识和家园意识。要结合贫困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适宜当地发展的精品文化产业,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实现文化富民。

3.以乡村教育为依托,阻止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实施精准扶贫,既要采取得力措施实现贫困者快速脱贫,又要防止贫困人群脱贫后再度返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发挥精准扶贫文化功能的重要策略,有助于切断贫困的代际传承,实现贫困人口的彻底脱贫。强调:“发展乡村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18]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比如教师待遇差,难以留住人;教育设施不完善,教育质量落后;贫困学生负担重,失学率高等问题。发展乡村教育事业,要善于抓住“留住教育人才”这个“牛鼻子”,多措并举,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在提升乡村教师待遇上下功夫。当下的大学毕业生以80后、90后为主,这些年轻人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除了能够获得职业成就感之外,往往把自身的物质待遇看得更为重要。要依照《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要求,在工资福利、激励奖励、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让青年乡村教师在贫困地区“安”得住。另一方面,要在提升乡村教师师德水平和教育质量上下功夫,让乡村教师“升”起来。

作为乡村的知识分子,乡村教师在当地发挥着知识传播、文化启蒙、思想引领等重要作用,其自身的科W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对改善贫困地区的社会风气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加强乡村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完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提升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良好氛围。

要关注贫困家庭子女的身心健康。贫困家庭由于生活条件所限,其子女在文化教育、身心健康、社会发展等方面往往缺乏保障,这也是导致贫困问题代际传承的重要原因。在贫困家庭群体里,尤其要重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缺乏相应保障,在情感上缺乏父母辈的关爱和呵护,在教育上缺乏正确引导。如果忽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那么这一群体成长起来将会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由此,要着重建立一套关爱留守儿童的保障机制。第一,构筑共同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体系。依靠政府、社会公益组织、教师、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及时为留守儿童提供身心健康检查、咨询和援助服务。第二,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引导,增进其对子女的关怀与照顾。第三,完善农村文化及娱乐公共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农村图书馆、文化室、儿童娱乐室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拓宽其知识视野,缩小与城市儿童之间的差距,为留守儿童健康茁壮成长提供便利条件。

总之,打赢扶贫开发这场攻坚战,必须积极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正如所说:“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 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19]只有真正激发起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在动力,才能有效发挥贫困群众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作用,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脱贫任务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5-12-08(01).

[2] 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N].新华日报,2017-02-23(01).

[3] [英]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4] [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2.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3.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1.

[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0.

[8] 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J].社会学研究,2002,(3).

[9] 方清云.贫困文化理论对文化扶贫的启示及对策建议[J].广西民族研究,2012,(4).

[10][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

[11][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58.

[1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50.

[1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7.

[1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5][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

[16].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

[17]靳翠萍.城市化视域下的农村文化扶贫[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18]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地位自觉运用改革精神谋划推动工作[N].人民日报,2015-04-02(01).

[19]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中国青年报,2013-11-06(01).

上一篇:君子文化探析 下一篇:家族主义与中国古代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