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给排水的设计

时间:2022-10-13 02:23:55

浅谈建筑工程给排水的设计

摘要:给排水系统作为住宅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对今后住户的装修、日常使用产生重要影响。文章简要分析了影响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相关因素,基于实践经验,从给水设计、排水设计、消防系统设计等方面,探讨给排水的设计要点,以供交流。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购买住宅时,除了关注住宅的楼层、面积、平面布置等因素外,同时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住宅设备上。给排水系统作为住宅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对今后住户的装修、日常使用与维护将产生重要影响。然而随着住房面积在增大,层数在增多,经常出现低层住户排水口冒气和溢水的情况,尤其是在排水管堵塞或半堵塞的情况下,使房内的高档装修和贮放的物品浸水,造成经济损失,发生多次纠纷,后果严重。因此,如何使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更加理性化、人文化,更加实用、美观,这是给排水设计人员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影响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相关因素

(1)施工图说明有误。施工图说明中引用的规范或标准图不是现行有效的版本;有的设计说明缺乏针对性,设计说明作为设计文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地下室排水沟布置不当,跨越防火分区;地下室内汽车库坡道起坡处截水沟中排水泵流量偏小;泵房排水沟中排水泵流量偏小。

(3)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不能计入消火栓总数内。

(4)消防水泵结合器布置。消防水泵结合器的设置应便于消防车使用。同时,对于消防系统,不超过四层的厂房、仓库和不超过五层的公共建筑,可以不设水泵结合器。而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则必须设水泵结合器。

(5)室内埋地雨水管。设计中天沟布置以沉降缝为分界,在分界两端分别布置雨水斗、雨水立管,当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时容易引起埋地雨水管被破坏。室内埋地雨水管不宜跨越沉降缝。

二、给水设计

(一)生活给水系统

建筑物内尽量利用室外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当水压不满足要求时设加压装置,生活水池及其泵房设在底层,屋顶设水箱,各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同时最高层水压不宜小于0.10MPa,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应设减压设施,且为了利用外管网的水压,以节省能耗,一般以外管网能满足水压要求的楼层为低压区,空调冷却塔的补水量一般均较生活用水量大得多,因此有条件的宜将冷却塔置于低压区。市政压力不能满足要求的给水系统的BA设计小区每栋单体均设有水池、水箱、水泵,由于数量多,如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务必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给管理带来很多不便,一般设计中采用BA系统对各个水池、水箱、水泵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等进行监视、控制。BA系统中的自动抄表系统解决了人工抄表带来的诸多不便,更好地为住户服务。给水系统的BA设计主要是通过液位、压力、流量等讯号对加压泵、水池、水箱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控制。

(二)热水系统

住宅楼热水由各自煤气、太阳能、电热水器提供,公共建筑热水由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提供。

(1)公共建筑加热设备的选择:加热设备是热水供应系统的核心,对于热源充足的地区采用半即热式汽水热交换器,它具有体积小,占地小,自控精确,浮动盘管,自动除垢,自动过冷,热水出水快,防“军团菌”产生等优点。

(2)热水系统的BA设计:热水系统的BA设计主要是通过压力、温度信号实现对热交换器、热水循环泵的启停、故障,热水温度的监视控制,具体实施如下:①热交换器出口温度显示及超温报警。②热水循环泵运行状态监视及故障报警。③热交换器定期开列保养工作清单。④热水循环泵定期开列保养工作清单。

(三)给水管的敷设

(1)给水管的敷设。目前,新建住宅中一厨两卫已很普遍,有的住宅甚至配有一厨三卫、一厨四卫,且厨房、卫生间、阳台各用水点位置均较分散。分户支管至用水点间管道如沿室内楼板下吊设,必然要求设室内吊顶,管外壁还应有防结露措施,给住户装修带来不便,毕竟不是所有住户都想设吊顶。《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5.18条规定,给水支管宜敷设在楼(地)面的找平层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支管外径不宜大于25mm。实际上,如果将接往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水点给水支管串接在一起,其支管外径均会超过25mm。因此,为了满足规范的要求,给水支管入户后即接入分水器,分水器暗设于厨房或卫生间墙体内,通过分水器后接往各用水点支管管外径均可控制在25mm以下。但应注意:设于找平层内给水支管施工完毕后,应在其位置做上明显的标记,以避免住户装修时破坏给水管道。

(2)给水及热水管道材质的选用。由于镀锌钢管存在着与水中杂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红水”、“黑水”等问题,影响水质。目前,广泛采用新型建筑给水塑料管而淘汰镀锌钢管。铜管仍是高档住宅的首选,但价格高。一般在热水系统中采用带保温套的紫铜管、聚丁烯管(PB管)、铝塑复合管(PEX―AL―PEX)、PEX管、PPR管等。UPVC管和PE―AL―PE管适用于冷水供水系统。

(四)水表的设置

近年来,为保护居民的隐私权利、物业管理,在住宅给排水设计时一般都要集中布置水表,避免入户抄表。集中布置水表分为多楼层集中布置水表和每层楼集中布置水表两种型式。多楼层集中布置水表时,可以将水表集中设在楼外、楼内和楼顶,设专用水表箱或水表井。每层楼集中布置水表就是将住宅每一层楼的水表集中设置在一个或几个位置上。复式住宅可以每两层楼水表集中设置,其中一部分水表供上面两层的复式住宅用户用水,另一部分水表供下面两层的复式住宅用户用水。多楼层集中布置水表节省空间、方便管理;每层楼集中布置水表可以共用一根给水管,减少管道投资。两种布置方式各有利弊,设计时最好能综合考虑。在冰冻地区布置水表时要充分考虑水表的保暖和防冻措施,防止冻坏水表。在建设智能住宅小区时,应该采用远传式水表以便管理。

关于水表设置我国住宅水表均设于室内厨房或卫生间等用水集中处,对于用水点较多且分散的住宅,有时甚至一户内设多个水表。新修订的国家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50015―2003第3.4.17条规定:住宅的分户水表宜相对集中读数,且宜设置于户外,对设在户内的水表,宜采用远传水表或IC卡水表等职能化水表。

(1)水表设于楼梯休息平台处给水立管设于平台处,每户设一水表箱:将水表箱嵌入休息平台两侧墙体中。其优点是分户支管短,较节约管材,管道水头损失也较小,但其确定就是水表分散设置,抄表人员劳动强度较大;通常室内消火栓箱也明设于休息平台处,因而使本来就拥挤的休息平台更为局促,给住户带来不便。

(2)水表每层集中设于水表间内,分户水表整齐靠于墙面其优点同方式(1)相同,其缺点就是分户管道必须沿公共走道楼板下引入室内,因而走道内要求设吊项。

(3)将传统的普通机械式水表改换为远传水表或IC卡智能型水表远传水表计算准确且无需抄表,此卡表需用户预存入一定数额水费,将充值后的IC卡插入水表的读码器中即可用水。以上几种水表出户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具体在工程实际设计中采用何种方式,应由设计人员根据住宅的性质、档次及当地行业管理部门的要求确定。

三、排水设计

(一))厨房排水支管敷设

排水横支管在本层楼板面上接入排水立管方法,厨房可取消地漏,洗菜池的s型存水弯安装在楼板地面上,这样整个厨房的排水支管不会落在下层空间,即可增大厨房的使用空间,也便于住户维修。

(二)卫生间排水管道设置

采用下沉式卫生间。卫生闻楼板面下沉300mm,排水横管暗埋在下沉空间里。蹲式大便器,宜选用带存水弯的大便器,直接将蹲式大便器装设在排水管接管口上;卫生间地板面不下沉,而使用后出水式座便器,地漏采用侧墙式,洗脸盆、浴缸等排水管道也在地面以上敷设与立管相接。实现卫生间的排水横支管埋设本层的地面而不进入邻户,又增加了卫生间的空间。在暗埋排水管道安装时,卫生间地面施工,质量一定要严格把关,地坑要经24小时“蓄水试验”试验无渗漏,防水验收合格后施工,以免给日后使用中留下隐患。

四、消防系统设计

建筑消防设计已成为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屋顶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要装止回阀,通常安装在水平管上或水流方向自下而上的立管上。

(2)当高层建筑顶部两层消火栓

静水压不够时需要设稳压泵。

(3)要注意设计水泵接合器时要设安全阀。

(4)布置消火栓时,不能为了追求美观而把消火栓设置在不显眼的地方。

(5)设有自动喷水系统建筑物的消防电梯前室要布置喷头,还设置一个消火栓。

(6)多层住宅设有多个屋顶水箱时,宜设连通管,既可使水位控制简单化,又可提高消防贮水的安全性。

(7)对条形平面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上下水平环管难以布置,可考虑采用纵向环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采用镀锌钢管,当管径大于DN50时,连接管件采用沟槽式卡箍接头。

参考文献:

[1]罗巍.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24).

[2]陈华,魏群.某高层建筑给排水关键设计[J].科技与生活,2010(10).

[3]刘亚东.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

上一篇: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实践中的控制... 下一篇: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创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