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廷·欧齐:从大管的起源说起

时间:2022-10-13 11:48:51

在演奏西方古典音乐所用的众多乐器中,我当然也跟绝大多数爱好者一样,喜欢钢琴、小提琴。不过,除此之外,我对管乐器也很感兴趣,尤其是弦乐器和某种管乐器的合奏,比如说,单簧管五重奏:在四种弦乐器合奏的背景上,再加上一把单簧管,音乐听起来就像黑色的天幕上出现一片点点闪烁的星光,或者像深深浅浅的绿色丛林中开出一簇簇鲜红、金黄的鲜花,又或者像一望无际、蓝色锦缎般的上出现了无数星星点点的白色浪花,音乐的色彩就更加丰富多变了。

正因为如此,我很注意收集管乐――包括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的音乐作品。在管乐器中,我最喜欢的是木管乐器,因为我喜欢那种木质的、带点沙哑的音色。而木管乐器中我最喜欢的是单簧管,因为它音色中庸、柔和、温暖、悠长、忧郁、惆怅,是我最喜欢的音色。所以,只要见到单簧管作品,我就要买,即使是二十世纪后期的作品,我也有兴趣去听。

相对来说,以前我对大管(也叫“巴松管”)不十分注意,因为我有种错觉,觉得在管乐器中,大管的地位有点像弦乐器中的低音提琴,往往只用来表现低音部的音乐,而且经常会表现一些笨拙、木讷的形象。比如,在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中,就用大管来表现老爷爷;柏辽兹的《浮士德的沉沦》(The Damnation of Faust)中士兵合唱也用大管来伴奏等等。但是,实际上,大管的表现力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强得多,很多作曲家都为大管写过协奏曲和重奏曲。比如,意大利大作曲家维瓦尔第早在十七世纪就开始为大管写协奏曲了,一生写过几十部大管协奏曲。莫扎特也写过一部大管协奏,至今还是音乐会的热门曲目。海顿和贝多芬虽然没有写过大管协奏曲,但是他们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大管演奏的段落,比如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在更现代一些作曲家的作品中,大管就用得更多了。所以,近来我也很注意收集用大管演奏的作品,包括Na?ve公司今年出版的好几张维瓦尔第的大管协奏曲,其音色剔透晶莹,录音质量甚高。

不过,维瓦尔第是超级“热门”作曲家,不在我这组文章的讨论范围内。我在此想谈的是一位非常冷门的法国作曲家,最近我买到他一首大管作品两个不同版本的唱片。这位作曲家叫艾廷・欧齐(?tienne Ozi,1754-1813),他的这部作品叫《六首以二重奏形式演奏的大奏鸣曲》(选自《大管新教程》,巴黎,1803年)。

在谈论作曲家欧齐和他的这部作品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大管这种乐器的来龙去脉。

大管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管乐器,特别是比起单簧管来,大管要古老得多。单簧管到十八世纪前期才开始出现,而广泛在乐队中得到使用则要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了,莫扎特在书信中还感叹维也纳乐队没有单簧管这种乐器呢!

大管的前身叫“多齐安”(dulcian)。现在连“多齐安”是从哪个国家起源的都不太清楚了。根据研究,比较可靠的说法认为这是意大利人在文艺复兴时明的一种木管乐器。后来,除了dulcian这个名称,在欧洲又出现了至少三个名称,都是指这类乐器:fagott,curtal和bassoon。在英文中,大管现在就叫bassoon,但是在很多欧洲其他语言中,以叫fagot或者fagott为多。

多齐安和大管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多齐安是一种简单的整件木制乐器,无法拆卸,上面钻有八个按指的空洞和两个键,这种简单的乐器一直到十八世纪初期都还在被人使用,巴赫的很多曲子就是用这种乐器的;而大管则是由几个部件装配而成的,现代大管可以拆卸成六个部件。

现代大管据说是一个叫马丁・霍土丹(Martin Hotteterre)的法国人发明的。有的音乐史学家相信,大概在1650年左右,霍土丹制造出了第一支可以拆卸成三个部件的“多齐安”。他还在这支“多齐安”上加了一个键,扩大了音域。这就是第一支真正的大管的雏形。但也有些音乐史学家认为,大管不是一个人发明的,而是那个时期“一些”法国乐器制造家研制的结果,这些制造家中包括了霍土丹和他的家族,还有其他制造家们。可惜的是,那个时期制造的大管没有能保留到现今。

到了十七世纪下半叶和十八世纪初,大管又多了一两个键,成了四键或五键的大管。维瓦尔第、巴赫、泰勒曼就是为这类大管作曲的。到了十九世纪,作曲家的作品复杂化了,演奏家的技艺也更高超了。音乐厅越建越庞大,需要乐器能发出更大的音响,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为乐器的进一步改进创造了条件,于是现代化的大管出现了。

如今,现代大管主要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一个是德国的赫克尔系统(Heckel System),除了德国,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用这一系统的大管;另一个是法国的布菲系统(Buffet System),除了法国和比利时以外,有些南美洲国家也用这一系统的大管。

德国赫克尔系统的大管是德国音乐家卡尔・阿尔曼雷德(Carl Almenr?der,1786-1846)在演奏家和音响科学家高特弗里德・韦伯(Gottfried Webb,1779-1839)的帮助下创造出来的。除了有十七键外,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些重大改进。同时他还有自己的出版物,用来宣传、介绍、推广他的新产品,贝多芬就是看到报上的介绍才去订了一支新的大管。后来,阿尔曼雷德与一个名叫赫克尔 (Johann Adam Heckel,1812―1877)的人一起合作生产乐器,所以,这一系统就叫“赫克尔系统”。赫克尔的子孙后代直到现在还经营着这个大管制造业,他们制造的大管被很多人视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大管。

法国布菲系统的大管生产得比德国赫克尔系统的大管还要早一点,据说,这两种大管的吹奏法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认为法国系统的大管音色更像人声,吹奏高音时比较省力。通常来说,法国系统的木管乐器都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法国的大管也不例外,很多法国作曲家写的大管作品都是为这种大管而作的。

那么,究竟哪个系统的大管更好呢?其实,不管演奏哪一系统的大管,主要还是要看演奏者的水平:要是吹奏赫克尔系统大管的演奏者水平很高,他就能吹出带歌唱性的颤音,否则他发出的声音就会有点单调、木质;要是吹奏布菲系统大管的演奏家水平很高,他就能吹出温暖而富有表现力的音乐,否则他发出的声音就会是带嗡嗡声的鼻音。所以,至今两种系统的大管还是并存于世。

谈完了大管的发展,就可以来谈谈欧齐是怎么样的一位作曲家和大管演奏家了。

艾廷・欧齐,法国大管演奏家、作曲家,1754年12月9日出生于法国南部一个叫尼姆(N?mes)的地方。父亲叫路易・欧齐(Louis Ozi),是个做绣花丝线的工人。艾廷・欧齐早先是在军乐队中接受音乐教育的。1777年,二十三岁的欧齐移居巴黎,跟里特(W. Ritter) 学习过大管。两年后,1779年,欧齐在巴黎著名的“The Concert Spirituel”系列音乐会上的演奏获得巴黎舆论界的一致好评。以后的十几年中,他演出了近四十场音乐会,其中有十九场是演奏他自己的作品。在1975年出版的关于“The Concert Spirituel”音乐会的一本历史书《Histoire du Concert spirituel》中说:“人们都知道欧齐的演出是多么热门,因为一场音乐会刚演完,就已经被人要求再安排第二次演出了。”

欧齐一生中,为奥尔良公爵(Duke of Orleans)服务过,也担任过Musique du roi 的首管,也是Concerts de la Loge Olumpique的成员,经常在这一组织举办的音乐会中演出。法国大革命后,他参加过军乐团,在拿破仑当政的年代,欧齐是拿破仑chapelle-musique的首管。后来,欧齐进了军乐团附属的音乐学院,成了一名大管教授。他一边教书,一边还继续去各地演出。1797年,欧齐被任命为这所音乐学院的出版社经理。他在担任行政职务的同时还是继续教学,一直到1813年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在《音乐学院音乐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 de la Musique et Dictionnaire du Conservatoire,1925)中有一段关于欧齐人格的描写:

“(欧齐先生)完美善良的人格能引起任何人的妒忌,即使是一位百分之百的陌生人。就像他的天才曾得到很多人羡慕一样,他的人格也使他成为很多人的好朋友。作为一个大家庭的家长,他要让他的家庭成员生活得富有尊严,因此他不怕承担艰辛的工作任务。他既是一位艺术家,又是一位真正的绅士。他不再作公开(独奏)演出之后,还是在巴黎最伟大的剧院乐队中参加演出。他以认真、谨慎的态度贡献出他的天才,完成每次演出任务。这正可以进一步显示他中庸不炫的美德。”

关于欧齐的大管演奏技巧,也有不少精彩的记录。比如,在1779年12月14日的巴黎音乐会上,有一篇巴黎歌剧院大管演奏家皮埃尔・库吉纳(Pierre Cuginer)写的关于欧齐演出的报道。(注意:那时,大管竟然还是一种“不讨人喜欢”(ungrateful)的乐器!)

“欧齐先生演出了一部大管协奏曲。他的风格是自由而又果断的。在(大管)这一不讨人喜欢的乐器上,他竟然能演奏出如此美妙的旋律,难怪艺术鉴赏家会把他归于最佳艺术家之列。”

欧齐的作品不少,除了为大管写的作品外,还有交响曲、协奏曲等等。但他对音乐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为大管教学而写的许多作品,因为这些作品技术上要求很高,于是刺激了大管的改进和革新。在欧齐的时代,他用的大管是六键或七键的,比现在所用的大管要简单得多,音域也小得多。后来,德国音乐家和大管制造家卡尔・阿尔曼雷德因为见到了欧齐的大管作品,觉得要是有一种更先进的大管,就能更好地演奏欧齐的作品,于是就研制出了一种十七键的大管,音域可以跨越四个八度,这就很接近现代大管了。所以说,欧齐对现代大管的研制影响是极大的。

欧齐的《大管新教程》是十八世纪末期最重要的一本大管教科书。

这本教科书的内容介绍说:“(本书)包括了详尽的大管学习原则,每个调都附有一些以低音乐器伴奏的练习曲,还附有十二首难度较高的奏鸣曲、三十首不同音阶的练习曲和四十二首狂想曲,以及大管的保养和簧片制作技巧。”真是一本“大管百科全书”呢!难怪该书不但在巴黎音乐学院一度被用作大管课程的教材,而且也被德国、意大利等国的音乐学院采用过。这本教科书在欧洲至少被用了半个世纪之久,我买到的《六首以二重奏形式演奏的大奏鸣曲》就是从这本教材中选出的六首奏鸣曲。

我首先买到的这部作品的唱片是意大利Bongiovanni公司出版的,由马西诺・马图西耶罗(Massimo Martusciello)演奏大管。因为在网上搜索欧齐的其他作品,我又吃惊地发现,原来同一部作品还有一个大管和大提琴合奏的版本,是德国Accent公司的出品,大管演奏家是丹尼・邦德(Danny Bond),大提琴家则是里希特・凡德梅尔(Richte van der Meer)。这两张唱片的曲目是一样的,都有六首大管曲子,每首曲子包括三个乐章,通常都是快-慢-快的结构形式。我觉得两个版本演奏的速度不一样,听起来各有所长,但是有大提琴伴奏的版本,似乎比光用一把大管吹奏的版本音色要更加丰富多彩一点。

上一篇:不要让信息化滞后拖累经济转型 下一篇:华为终端的品牌之旅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