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分析

时间:2022-10-13 08:46:10

浅谈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分析

玉米黑粉病又称玉米瘤黑粉病。玉米整个生育期,地上各部位均可染病,尤以抽雄期表现明显,被害部生出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初期瘤外包一层白色薄膜,后变灰色,干裂后散出黑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孢子。叶上易产生豆粒大小瘤状堆。雄穗上产生囊状瘿瘤,其他部位则形成大型瘤状物。

一、黑粉病。玉米黑粉病是局部侵染的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过程中陆续发病,植株的气生根、茎叶、叶鞘、腋芽、雄花及果穗等的幼嫩组织都可被害。产生各种形状大少不同的病瘤,病瘤开始为白色,后带粉红色,最后变灰色而破裂,散出黑粉,因此得名瘤黑粉病。

幼苗长到3-5片叶时即可显症:病苗茎叶扭曲畸形,矮缩,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小的病瘤,有的病瘤沿幼茎串生。叶上病瘤多分布在叶片基部近中肋两侧或叶鞘上,病瘤小而多,常串生。茎部病瘤多发生在各节的基部,病瘤大,不规则球状。雄穗病瘤多呈囊状或牛角状,常数个聚积成堆。雄穗轴及以下节发病,由于病瘤生于一侧,常使雄穗向另外一侧弯曲。雌穗发病多在穗顶形成病瘤,病瘤较大,常突破包叶而外露,长角状或不规则形,通常仅个别小花受害长瘤。未侵染的仍可正常结实。整个果穗变成病瘤的情况也偶有所见,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与丝黑穗病的区别。瘤黑粉病的病瘤成熟前切开,轻压常有汁液流出,而丝黑穗的病果穗不呈瘤状,切开挤压很少有汁液流出。稍后很快成为一包黑粉状物,内中并杂有大量丝状维管束残余组织。

二、黑粉病病原 。玉米黑粉病病原菌为玉蜀黍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病瘤内的黑粉为病菌的厚垣孢子。厚垣孢子呈球形或卵形,黄褐色,表面具有许多细刺状突起。厚垣孢子萌发时产生有隔的先菌丝,侧生4个无色校形或略弯曲的担孢子,担孢子可以芽殖方式反复产生次生担孢子,在人工培养基上以连续芽殖方式形成菌落。这两种孢子均可萌发产生侵染丝。

玉米黑粉病菌是异宗结合菌。只有不同型的担孢子产生的菌丝之间才能进行性结合。而不经性结合的单倍体侵染丝对寄主的侵染能力很弱。由于黑粉菌容易发生变异,所以有很多生理小种。

三、黑粉病发病规律。玉米收获后,病菌以冬孢子形态在土壤中及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来年主要初侵染来源。其次,混入粪肥中的冬孢子,如粪肥未经充分腐熟,仍具有发芽力,甚至在粪肥中还能芽殖。

玉米生长期中越冬的冬孢子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便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冬孢子、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可供风、雨、昆虫等媒体传播。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萌发后,可穿透寄主的幼嫩组织或从虫伤及伤口侵入。菌丝在寄主的细胞间和细胞内生长发育,刺激寄主细胞膨大增生而形成病瘤,瘤内的菌丝成熟后断裂为冬孢子。冬孢子能立即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进行再侵染。侵入后的潜育期因部位长短不一,侵入茎秆的经过8-12天后形成病瘤,20-24天病瘤成熟,又产生冬孢子。

黑粉病发生的气象条件,主要是温湿度的影响较大。由于冬孢子没有明显的休眠期,遇到合适的温湿度就能萌发,所以一般南方比北方发病轻。玉米生育期前期干旱,后期多雨潮湿,或干湿交替,利于发病。因为干旱会削弱玉米的抗病力,多湿利于病原菌萌发侵入。玉米多年连作或收获后不及时清除病株残体,施用未腐熟粪肥,造成菌源积累多。玉米螟危害等造成伤口都有利于发病。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间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一般马齿型玉米较抗病,早熟种较晚熟种病轻,甜玉米较感病。

四、黑粉病防治。由于黑粉病是重复侵染的病害,防治应采取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高产、优质、兼抗黑粉病的杂交种,注意发现抗病的地方品种,就地选拔,就地推广使用。

2、清除病源。发现病瘤,及早割除,集中深埋或烧毁。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残株落叶,减少土中越冬菌源。发病重的田块,要尽量避免连作。

3、加强田间栽培管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提高播种质量,加强肥水管理,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不偏施氮肥,防止徒长。在缺少磷钾肥的土壤上,增施磷钾肥,适当施用含锌和含硼的微量元素肥料,对该病有明显防治效果。

4、拌种预防。每百斤种子用25%粉锈宁200克;或用50%多菌灵粉剂0.25公斤。拌种时先用湿毛巾把种子擦湿润,然后拌药。拌后即播种。

5、药剂防治:在玉米快抽穗时,用1%的波尔多液喷雾,对病害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在玉米抽穗前10天左右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喷雾,可以减轻黑粉病的再侵染。

6、及时拔除病株。这种病害苗期受害症状往往不明显。需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通常在田间最早出现的病瘤是在幼苗3-5叶时在植株的茎基部,此时玉米株高30厘米,苗期受害症状有茎叶扭曲畸形、矮缩、叶鞘及心叶破裂紊乱,拔起后可见茎基部或茎根交界处有病瘤,严重时病株死亡。应及时结合间苗、定苗、中耕、除草彻底拔除病苗可疑苗。

上一篇:哈葵2号向日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半山区玉米高产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