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交流,心灵的沟通

时间:2022-10-13 08:44:27

智慧的交流,心灵的沟通

这是一节有关“平均数”的活动课,在给学生分析了求出3个,5个,7个连续自然数的解题特点后,出示了一道这样的题:“小红的爸爸因公出差,5天没有回家,回家后一次撕下这5天的日历,这5天日期相加的和是90,小红的爸爸回家这天是几号?

不少学生都列出这样的算式:90÷5=18,进而推出这5天日期分别是16,17,18,19,20,从而得到小红的爸爸是21号这天回家的。

在评价总结阶段,突然,刘亮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这5天要是跨了月份呢?”

这个问题出乎我的意料,但我既忐忑又兴奋,稍微停顿了一下,我表现出一副不理解的表情说:“刘亮同学真能动脑筋,发现了一个老师都没注意到的新问题,有没有答案?怎样求出新答案?请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

没有学生能够解决。我接着启发引导说:“如果是上一个月的月底到下一个月的月初的5天,日期数是不是连续的自然数呢?”(学生说不是)“我们可以想个什么办法把它变成连续的自然数呢?”学生还是没有反应,我接着举例,比如,28,29,30,1,2。

一个学生举手了:“把月初的日期加上30就行了。”“真聪明!”我接着启发:“这样一来5个数就是28,29,30,31,32,确实是5个连续的自然数了,但新问题也来了,这5个数的和……?”学生说:“变了,多了两个30,即90+30×2=150,哦,我们现在会做了,150÷5=30,中间数是30,小红的爸爸回家这天是3号。”

我看到学生这么高兴,又继续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5天中如果有31天呢?”“5天中一定是上月3天,下月2天吗?”……“你还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去讨论研究。”

教学反思:面对学生意外的提问,我表现得既忐忑又兴奋,忐忑的是这个问题不是我的课堂预设,我毫无准备,如果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可能解决不了这道题,到时脸上挂不住,也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于是,脑海里曾出现了这样的念头,干脆加一个条件:小红的爸爸出差及回家是在同一个月,但是,我知道这样处理其实是回避了学生的提问;兴奋的是我的学生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根据新课程理念要求,如果能将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转化为新的课程资源来组织课堂教学,也许课堂会出现新的精彩。在这样的心理矛盾斗争中,我稍微停顿了一下,很快有了自己的教学策略,首先是肯定刘亮同学爱动脑筋并赞扬了他。我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在一个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学生、赏识学生,这对于培养学生敢想、善想的能力,创新的能力,构建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很有效。其次,我表现得很冷静、沉着,很有机智。“这个新问题有没有答案?”“怎样求它的答案?”我把新问题抛给大家,不慌不忙。我觉得这是课堂组织方面的一种机智,一种策略,一种大气,一种开放。一方面在学生讨论、思考的过程中,对于这个意外的问题,我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上,起了一个很好的缓冲。另一方面,也可能在学生讨论时受到启发。再就是,我把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当着课堂生成的资源来调整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完整性,呈现原生态的味道,从而提高课堂的含金量。再次,从学生讨论后仍然没有学生能够解决问题,到我循序渐进地启发引导:如果是上一个月的月底到下一个月的月初的5天,日期数是不是连续的自然数呢?(学生说不是)我们可以想个什么办法把它变成连续的自然数呢?学生还是没有反应,我接着举例,如,28,29,30,1,2这五个数是不是连续的自然数?(肯定不是)我们可以想个什么办法把它变成连续的自然数呢?这样的启发引导就像老师手里拿了一盏灯并且站在了一个制高点,照亮了学生前行的道路,能让学生顺梯而爬,终于一个学生说:“把月初的日期加上30就行了。”我接着启发:“这样一来5个数的和……?”把启发的话停在“和”字这里,让学生启而得发,“变了,变多了”……在这节课上,我不是直接教给学生知识,也不是直接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通过有策略的启发、有智慧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活动经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形成能力和智慧。最后,我还继续引导学生就这个问题再提问,使问题更加完整、深入,并且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去讨论研究。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探究更加全面、系统,并且让探究的时空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对于培优十分有益。这个案例为我以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意外提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教研室)

上一篇:对初中数学概念课堂引入的思考 下一篇:“问题解决式”学习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