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13 08:32:41

对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还要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怎样“内外结合学语文”呢?笔者在课改实验中做了如下探究:

一、阅读活动

阅读教学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仅靠课本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

1.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课外读物

课本之外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庞杂,面对如此浩瀚的书海,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是一个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在讲授课文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延伸介绍该作家的其他作品,还要比较性地介绍其他作家的相同题材的作品,鼓励学生课内学节选、单篇,课外读全篇、读选集,以增强阅读兴趣,深化学习的内容。例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可以让大家课外阅读《水浒传》中相应的片段,了解梁山英雄除暴安良的共同特征,使其更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

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

阅读技巧是在平时多读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出来的,每位读者都有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笔者认为最为实用的有两点:

一是圈点读书法。圈点法是“动笔墨”读书的一种常用方法。圈点的内容一般有:(1)生字、难字。(2)关键词语。(3)段序,段落。(4)重点段落。注意圈点时最好用红色笔,这样显得更加醒目,我平时要求学生每人必须准备一支红色笔,以备阅读时做圈点用。

二是让学生善于就阅读内容提问。每当学生读一篇文章时,要能从中发现问题,然后解答,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具体步骤可以是:先读设疑再读解答交流。

二、写作活动

写作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学生的课外写作训练主要可以分成这样两个步骤:摘抄和课外练笔。

1.摘抄

语文课内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的内容是无限的,可以要求学生“略读”。“略读”绝不是一目十行的走马观花,而必须作摘抄。摘抄的内容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只不过摘抄后要写摘抄后记,在后记中说出喜欢读什么样的书或文章,读了以后为什么抄这些,是因为它内容深刻、有所启示,还是因为它结构新颖独特,或是因为它语言优美?配上圈点批注,读书心得,三言两语,颇富哲理。可以看出,摘抄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巩固了学生的阅读效果,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阅读,实是课外读写的有效尝试。

2.课外练笔

学生的课外练笔是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可以以“家庭生活”为系列素材,学生自拟题目,自选材料,字数不限,文体不限,完成练笔。由于这种命题形式宽松,学生觉得有话可说,写起来得心应手。

为了让学生能将课外练笔落到实处,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带方格的笔记本,取名为“一周两记”,要求学生每周不少于两篇练笔,而且其中至少有一篇必须是读后感,另一篇自由写作,可以写与所学课文主题相关的内容,也可以写一周来对自己感触最深的事和人等。

三、听说活动

现在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比较令人担忧的,短短一句话,不是掐头就是去尾,很少能完完整整地表达出来。针对以上情况,我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

1.看电视、听广播、讲新闻

要求学生每天看(或听)新闻联播,于次日轮流向全班同学复述新闻内容,要求发音吐字清晰、条理清楚、语句完整。学生讲述新闻后,请两位同学作一两句话的简短评论,评论内容可以针对学生复述的情况,也可以针对新闻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的听说能力确实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上讲台讲话时胆量也大了。

2.每周一说

我们学校每周一第一节课是班会课,我经常利用这个时间要求学生总结一周以来班级的情况,自己的得失,改进的方法。由于这种说话内容比较广泛,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形式自由活泼,很受学生欢迎。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使沉闷的班会课成为大家锻炼听说能力的第二课堂。

另外,我每学期都要举行小型辩论赛、朗读赛、演讲赛、说故事比赛等来加强学生们的听说能力。

四、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只有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学生才能读懂“社会,人生这部深奥绵长而无页码的大书”。

1.社会调查

社会的天地是广阔的,学生利用双休日或课外活动走向社会,比如,笔者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鞋业工业区,看工厂车间生产流程,看溪流田野遭受污染,访问工人农民体察民情。在参观访问中,学生体会到家乡鞋业的经济价值,认识到经济发展与家园环境污染的矛盾,视野开阔了,题材多了,思想活跃了,回学校后许多学生写了日记,学生有感而发,这一期日记质量特别好,很多平时作文写得不好的学生都写出较好的文章来,后来《美丽并伤痛着》等文章参加了县环保征文比赛,捧回县初中组一等奖、二等奖多个名次。

2.参观考察

利用家乡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带领学生亲近林辋溪、灵山风光,聆听自然,增进热爱家园的感情;参观宋朝康朗故居,亲近历史人物,培育人文精神。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心跟社会、跟生活贴得更近了。

总之,有声有色的课外活动,不仅改变了大家认为语文是最为枯燥的想法,激发了大家学语文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了切实的提高,有效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使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作者单位 福建省惠安第二中学)

上一篇:留置尿管拔出后尿道注入利庆地治疗尿路感染的... 下一篇:中医三联疗法治疗咽部神经官能症3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