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O9000的内蒙古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10-13 05:39:24

基于ISO9000的内蒙古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摘要:目前,内蒙古中小企业正处于成长转型期。但面对自然资源的有限以及资金的有限,内蒙古中小企业只有通过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来保证质量,节约资源,并满足购买商的要求,寻找更多销售渠道。而首先通过SWOT分析找出内蒙古中小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并基于ISO9000标准,找出适合内蒙古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初期的关键要素,然后提出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完善策略。

关键词:内蒙古;中小企业;ISO9000;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030-02

引言

1.内蒙古中小企业的状况概述。2005年内蒙古中小企业占内蒙古企业总数的99%。从行业来分,内蒙古中小企业主要是服务业;其次是制造业;最后是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到2007年,内蒙古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 900亿元,同比增长47.8%。成为全国第一位。截至2009年7月底,内蒙古中小企业共计79.13万户。因此,通过SWOT分析来了解内蒙古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情况(见表1):

表1 内蒙古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情况

2.质量管理体系的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是利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在质量方面的控制和监管企业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过程管理,它通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相关的过程、活动和资源。目前,质量管理体系以ISO9000族标准为主流。质量管理体系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为实现某一确定目标,把管理要素或管理活动组成有机整体,形成能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通过其有效实施,最终实现组织管理目标。

中国对口ISO/TC176技术委员会的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CSBTC/TC15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正式成员,参与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际指南的制定工作。2000年12月28日了2000版的GB/T19000

idtISO9000族的三个核心标准。

ISO9000标准的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组织或企业。它强调的是以顾客为中心,通过实施ISO9000标准,可以帮助企业形成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所遵循的是持续改进,预防为主的思想。本文按照ISO9000标准对内蒙古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提出建议和构建的模式。

一、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初期的关键要素

基于ISO9000和内蒙古中小企业战略发展的SWOT分析,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初期实施方式:

1.树立质量观,加强质量文化,前期硬件与软件的准备。建立从领导到员工有互通信息、交流思想的方式,这是合作共事的基础。在SWOT分析中,管理的成本低,是由于内蒙古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一般都是直线式,其有助于上级领导身体力行的教育员工建立科学质量观,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并且告诉员工要以顾客为中心。因为内蒙古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有利于企业间互相学习质量文化,取长补短。在构建质量管理体系中,人的因素最为重要,应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每一位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如精神鼓励、物质奖励等。而质量文化的宣传从领导到员工积极的响应也是直接的。

随着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期构建,物质基础的准备也是必须的。因此企业质量管理运作前期所需要的物质资源,如计算机、数据库等开始不断购买;运作所必需的条件,如网络系统、通讯设施;质量评定的设施和计算机软件;运作和技术文件等用品,如标准文件、管理制度等。

2.明确管理职责与权限,科学评审。ISO9000标准要求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权利以及工作义务,应与标准化产品或服务质量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相一致,并能有效地保证这些措施的实行;同时,它还要求企业的优质服务是以企业领导和企业员工的有效合作。内蒙古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的有限和人员素质低,在前期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时,领导在为员工分配工作时要以文件的形式记录。首先对招聘的员工进行前期培训,然后再分配到各个岗位。同时,要使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与权限。虽然按部就班的执行了,但对后期的审核是不可缺少的。审核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领导亲自面谈等科学的评审,来确定这种方式的有效性。而内部审核的人员主要的任务包括:员工的胜任度,产品质量的情况,员工工作任务量及创新能力等。

3.企业产品实现过程的影响因素要明确。SWOT分析中,创新能力低,而因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SPC,六西格玛等,来改善创新能力低的现状成为可能。这就需要中小企业重视产品的过程控制。而企业产品的质量生产过程,这主要包括几个因素,消费者信息反馈的收集过程;产品设计的过程以及企业产品质量改进的质量检查结果所反馈信息的影响等。在构建的初期,每一道工序安排一个质检员,用文件的形式记下生产过程的问题。逐步的积累就会形成适合本企业的产品质量的控制方法。

4.测量、分析与改进要普及。测试、分析与改进是一种用理性的方式来对待产品的生产过程,用数据来说话,改变经验的方式来判断产品质量的问题。测量的方法包括运用质量控制图(SPC)方面的工具,质量检测的工具。但发现了问题,我们就要用理性的方式分析,分析方法就是运用抽样检验等方式来找到企业产品生产的哪一个程序上出现了问题。这种测试、分析与改进的循环过程称为自我完善机制。这种机制要贯穿于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初期的每一过程中。这种自我完善机制可以不断增强企业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能力,提高其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产品本身的有效性和生产效率。这种机制还应发挥持续改进功能,为消费者创造更高的使用价值。

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完善策略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初期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变为中小企业实施ISO9000标准做好了铺垫。

1.规范员工培训程序,构建质量信息化平台。对于中小企业,也需要企业领导和员工从意识深处来理解质量管理标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员工培训手册遵守ISO9000标准的要求来写。比如加强对ISO9000等标准的宣传贯彻,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依据标准建立的质量体系自觉地进行执行,真正形成质量文化的氛围,最大程度地维护已建立的质量体系。培训手册的建立也是在“上下同心”的经营理念基础上的,注重“现场、成本、效益”这一求实思想来形成文件。

质量管理、实施质量控制都是依据质量信息。利用构建初期准备的硬件设备与软件来构建质量信息化平台。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信息化网络平台,构架在全面的客户数据基础上,以销售管理、生产管理和客户服务为主体,以生产的运作管理为中心,通过核心业务流程与各管理部门的衔接,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控制文件为具体的信息管理内容,实现在内部网络信息平台的数据库中记录,并形成质量管理的电子数据。

2.规范招聘流程,做好职责分配的标准化文件。把日常的工作用文件的形式规范,可以有助于企业更加具有条理性。文件的编写一方面要参照ISO9000标准,另一方面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SWOT分析把企业的情况考虑到文件的编写上。招聘的规范化,一方面是为了人才的竞聘,另一方面是帮助领导看清企业需要哪几方面的人才。职责分配的文件编辑,一方面需要员工信息反馈的归纳,另一方面需要领导从企业整体的情况来考虑去编写。

3.坚持过程管理的科学性,全员要普及。在构建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期,对产品的质量生产过程已经有了注意,在逐渐形成习惯,这对建立规范化的过程管理已是水到渠成。而过程管理的科学性就是坚持PDCA循环。无论从员工到领导,都要坚持PDCA。在ISO9000中,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原则中之一。也是企业从学习到逐步习惯。过程管理需要普及。无论是在员工的培训中,还是在领导之间。

4.认真考虑质量管理审核机构,完善质量奖惩机制。对于中小企业,一方面,建立日常生产检查与内审两者结合的监控机制,通过内审,进行自我改进。另一方面,建立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管理评审监控机制。事实上,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管理评审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可以是专职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进行评审,也可以是领导层会议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质检部门向企业出具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单。

据了解,不少公司曾经向全体员工宣布,要重视产品质量,甚至遵守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还鼓励员工全力合作。然而奖励制度却不进行调整,仍然是以产量高、营业额高,便可获得奖金的方式。这是与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相背离的。因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审视现有的奖惩制度,包括薪金、福利和升级等。否则,质量工作的推行不但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徒劳无功。

结束语

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有限,在开始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时不可以把过去积累的生产方式全部摒弃,而是要在自身的特色上一点点改良,逐渐形成适合自己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当然,从确立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到完成建设过程,再到企业通过认证,也只是质量管理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开始。在良性发展的开始后,采用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是有效运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节约资源,最核心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基于SWOT分析的内蒙古中小企业战略选择[J].科学与管理,2010,(4).

[2]庄志杰.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2009,(9).

[3]李慧滨.浅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5).

[4]宋松.中国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消费导刊,2009,(4).

[5]石军伟.论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和制度创新[J].财经政法资讯,2002,(2).[责任编辑 刘娇娇]

上一篇:在会计准则下企业新旧所得税差异比较 下一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