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对策

时间:2022-07-23 10:40:48

量化宽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量化宽松是一种货币政策,可视之为“无中生有”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也被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印钞的结果就是货币贬值。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现状、原因;量化宽松损人利己的特点、性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给中国带来了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的影响;中国应必须采取系列相应的经济对策。

关键词:量化宽松;增印钞票;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058-02

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的现状、原因

量化宽松是一种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提高货币供应,可视之为“无中生有”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也被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印钞的结果无非就是货币贬值。“量化宽松”中的“量化”指将会创造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指减低银行的资金压力。中央银行利用凭空创造出来的货币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借钱给接受存款机构、从银行购买资产等。

美国第一次量化宽松是因为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倒闭,美联储迅速推出“量化宽松”计划,在以后的三个月中,美联储创造了7 000亿美元的资本,主要是方便金融机构购买衍生商品,这是美国第一次量化宽松原因。第二次量化宽松是在2010年4月美国的经济数据令人失望,为挽救危机,美联储11月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 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降低失业率。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搞零利率,导致一部分人在外汇市场借入日元,换成澳元等货币进行套利。近期日本经济在地震后陷入严重的衰退,震后需要资金重建家园,这部分人又急着把手里的欧元、澳元抛掉来还上以前借入的日元,促使日元汇率上升。日本央行及时对日本地震和海啸灾区的金融机构提供总额达1万亿日元的“受灾地区支援贷款”,目的是为受灾地区恢复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资金。近期日本央行又进一步向市场投放资金规模总量超过41万亿日元(约合5 000亿美元)。这已经接近美国第二次量化宽松的总体规模(6 000亿美元),这是日本持续量化宽松过程中的为重建家园需要购买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资基础。

西欧同样以量化宽松来降低危机对各国造成的影响。西欧稳定机制则被允许购买各国国债,欧洲央行三年来首次加息、这对国内通胀压力有所缓解,国内的货币政策收紧的节奏也会因此放缓。以上足以说明各国采取的是定量宽松的不同表现形式,各国将抑制通胀作为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量化宽松政策的特点、性质

近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经济复苏道路上均高举定量宽松的大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方面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将持续走高,另一方面这足以保证市场有足够的信贷存量,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使就业率和经济有可能复苏。美推行“量化宽松”可以看出以美国为首的损人利己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造成的损失,攫取利益和财富的特点和性质。

1.量化宽松有利于稳固美国经济复苏。美国通过一系列方式持续向市场推行量化宽松,这充分显示了美国霸主地位。这是美国向世界各国发动的货币贸易战,这将有利于稳固美国经济复苏。由于各国出口商品主要以美元定价和结算,各国不得不被动调整本国货币汇率。如果各国货币不跟随调整其必然贬值,还会失去一部分市场;如果跟随各国的正常利润必然受损,而且因滥发货币会触发全球性通货膨胀。所以美国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推动别国货币升值。

2.量化宽松是美国消除债务对己有利的手段。由于量化宽松使美元不断贬值,美国的国债和私人公司债务、个人债务都随之削减。受损最严重的是中国,拥有最多美元债权,是美国国债的第一持有大国。中国握有美国国债和房地美和房利美债券,还握有相当数额的私人机构的债券和银行存款。美国量化宽松的推行,使美元贬值国债也随着贬值。截至2010年9月底,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6万多亿美元,美元的加速贬值,使人民币兑美元上升,已经让中国损失了部分财富。所以说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是损人之举,它的实质是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损失,攫取利益和财富。

三、量化宽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由于美国接连不断的推行货币宽松政策,是从美国的根本利益出发,必然影响各国之间的协调发展。国家力量是影响国与国关系的重要因素,美国之所以推行货币宽松政策根本原因是由其强大的国力决定的。它给中国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1.使中国被动跟随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中国也采取适度的货币宽松政策以应对危机。由于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在上升,人民币升值必然引起境外热钱流入,进一步加剧了中国通货膨胀,使中国外汇储备缩水,人民财富悄然蒸发;形成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状况,国家经济利益和人民的收入进一步受到挤压和侵蚀。中国的货币政策处于两难境地,央行多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控制流动性资本过剩,抑制资产泡沫和缓解国内通胀压力。

2.使中国购买美国国债风险增大。在美元“零利率”和货币宽松环境下,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仍采取低利率,这会降低部分套利交易的成本,从而使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进行套利交易活动。资本的大量流入将对外汇市场有重大的影响,并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将使外汇储备的购买力下降。中国政府购买的美国国债数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第一。美国国债创纪录的低收益率对中国外汇储备构成巨大的损失。而且长期国债的风险则相对比较高,价格对利率波动的影响则更大。

3.使热钱流入中国干扰宏观经济政策。欧洲、日本和美国一样,都爆发金融危机,其投资环境也基本一致,因而不能吸引美国投机热钱流入。美国热钱主要流到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新兴国家的利率高有较大的吸引力,吸引美国热钱投入股市、楼市,并安然地进行无风险套汇套利,获得丰厚利润,并推动资产价格上升、通胀压力加剧。热钱的流入对中国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等系列宏观经济政策都有重大的影响。

4.使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加剧中国通货膨胀。大宗商品包含燃料、金属和农产品三大类商品。美国操纵了石油、粮食和部分金属的定价权,美国通过滥发货币必然抬高大宗商品价格。去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很大,黄金、燃料、金属的价格都上涨30%,大豆、玉米等农产品上涨50%以上。国内黄金、燃料和粮食价格已达到历史最高点。由于美元贬值,人民币变相的升值,商品价格上涨,加剧中国流通领域内通货膨胀。

5.影响中国商品出口。首先,由于危机的出现,世界购买力的降低,所需商品数量减少,外销和对外加工企业商品出不去,使一些对外加工企业缩减生产,裁减工人,有的甚至倒闭。再加上人民币的对外升值意味着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必然影响出口企业正常生产和销售。出口企业要在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需要加强企业管理,降低成本。其次,美国还禁止高科技商品和技术出口到中国,以其减少贸易逆差。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的原因之一是美国产业结构排除了劳动密集产业,中国出口商品大多是劳动密集产业。以美国为首的跨国公司占有中国出口贸易的60%,他们赚取丰厚的利润,中国赚取的是夸大的、顺差和低端加工费。

四、中国必须采取几点相应的对策

1.扩大政府支出,降低贸易顺差。中国必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赤字,从而避免维持高额的贸易顺差。(1)中国要扩大进口规模,较快地减少外汇储备,防止外汇贬值造成的损失,以减轻通胀压力。要大量进口战略物资,增加战略储备,诸如黄金、石油、粮食、金属和新兴产业技术等。(2)在调节出口方面,要取消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税,要进一步压缩这类商品出口;要逐步降低外贸出口,扩大出口转内销的国内市场。要改变外资企业掌握中国60%的出口局面。要向美国施加压力,通过国际协调,要求各国政府采取合作实现协调,避免竞争性的贬值,和各国稳定的和谐发展。

2.提高利用外资标准,扩大对外投资。(1)从环境保护出发,中国不能再接受高耗能、高污染、不遵守劳动合同,搞野蛮资本主义剥削的外资企业入境投资。已经存在的这类外企必须限期整改,否则令其出境不怕它们撤资。(2)欢迎外资创办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投资于新兴产业,但规模必须受限制,决不允许外资在新兴产业领域建立龙头企业,形成垄断。国家要进一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获取资源和高新技术,国有企业必须是开发新兴产业的主体。

3.扩大内需消费,加快结构调整。(1)扩大内需,避免依赖外国市场和外资所产生的风险。要将经济增长与工资挂钩,提高人民的工资水平,改善劳动条件,显著地增加国内人民的消费。(2)中国要加大资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对海外资产的购买,扩大对外的直接投资。激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巨大的投资需求,以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领域。这就需要中国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输入型通胀问题 。

4.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搞好在资金项下的兑换。(1)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今年商务部扩大国内出口企业人民币贸易的结算,允许境内机构用人民币直接投资境外项目,外商直接投资以人民币货币形式结算,2008年人民币实行了与外国的货币互换,2009年人民币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结算货币,今年中国又解除了一项资本管制,允许国内企业用人民币对外进行直接投资。这些做法都是对中国有利的良好信号,这说明许多国家已经信任人民币接受人民币。(2)人民币国际化缩小了用美元定价和结算的霸权地盘,缩小用美元投资的霸权地盘。这个替代势头将逐年扩大。

参考文献:

[1]肖耿.量化宽松政策下的通胀率合理预期[N].经济参考报,2011-01-07.

[2]魏民.终结美元霸权、开启多元货币新格局[EB/OL].国际问题研究网站,2010-11-11.

上一篇: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下一篇:银行项目贷款风险评估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