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抑火口腔喷雾剂提取工艺的研究

时间:2022-10-13 05:37:13

清肺抑火口腔喷雾剂提取工艺的研究

摘要:目的:优化清肺抑火口腔喷雾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栀子苷、黄芩苷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黄芩苷含量;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将药材中的栀子和黄芩药材粉碎成细粉,加入8倍量80%乙醇浸泡60min,回流提取3次,每次60min。结论:该提取工艺简便、合理可行。

关键词:清肺抑火口腔喷雾剂;正交设计;提取工艺;栀子苷;黄芩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2-0057-03

清肺抑火口腔喷雾剂处方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二十册清肺抑火膏,由黄芩、大黄、天花粉、栀子、桔梗、前胡、苦参、知母、黄柏组成。具有清肺止咳、降火生津作用,临床常用于肺热咳嗽、痰涎壅盛、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牙齿疼痛、牙龈出血、大便干燥、小便赤黄等症。喷雾剂是由药材提取物或药材细粉与适宜的附加剂混合借助手动泵的压力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态喷出的制剂[1]。中药喷雾剂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或黏膜等途径给药,与传统中药剂型相比,中药喷雾剂具有药物分散均匀,生物利用度高,疗效快,使用方便的特点。同时中药喷雾剂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少药物用量,减轻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如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疾病、各种腔道疾病、外伤内伤以及全身性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本实验以栀子苷、黄芩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黄芩苷含量;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清肺抑火口腔喷雾剂的药材提取最佳工艺进行优化研究。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与设备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DAD检测器、四元泵、Agilent 1100工作站,Bp211D电子分析天平(德国,sartorius),FA1004 型电子天平(上海精科天平有限公司),RE-2000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KQ-500B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DZ-2BC型真空干燥箱(天津市康司特仪器有限公司)。

1.2试剂与材料栀子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49-200714),黄芩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20649-200726),甲醇、乙腈(色谱纯,天津市天昊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批发公司),磷酸(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95%食用乙醇(天津市津酒集团),黄芩、栀子、天花粉、桔梗、知母、大黄、前胡、黄柏、苦参(天津市敬一堂药店)。

2方法与结果

2.1正交试验设计

2.1.1因素水平[3~4]以栀子苷、黄芩苷含量为考察指标,以对栀子、黄芩药材的粉碎度、提取溶剂、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

表1因素水平

水平因素粉碎度/mm

A提取溶剂

B提取次数/次

C提取时间/min

D12

2.2提取液中栀子苷、黄芩苷含量测定

2.2.1色谱条件[1]色谱柱、流速和柱温均为依利特C18(Φ4.6 mm×200 mm,5 μm)、1.0 mL•min-1和30 ℃;流动相:栀子苷为乙腈-水(11∶89),黄芩苷为甲醇-水-磷酸(45∶55∶0.2);检测波长:栀子苷为238 nm,黄芩苷为280 nm。

2.2.2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栀子苷和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分别用甲醇溶解制成栀子苷对照品溶液(0.198 μg•μL-1)和黄芩苷对照品溶液(0.402 μg•μL-1)。精密吸取栀子苷对照品溶液6、8、10、12、14、16、18、20 μL和黄芩苷对照品溶液4、6、8、10、12、14 μL依法进样,测定栀子苷和黄芩苷峰面积积分值y(见图1、2),建立栀子苷和黄芩苷对照品峰面积积分值y关于其进样量x(μg)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 232.2x+154.99(r=0.999 8)和y=1 461.5x-160.43(r=0.999 8),其线性范围分别为1.19~3.95 μg和1.61~5.63 μg。

图1栀子苷对照品高效液相色谱图(A.栀子苷)图2黄芩苷对照品高效液相色谱图(B.黄芩苷)

2.2.3提取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吸取1~9号提取液适量置蒸发皿中,真空干燥(60 ℃),得到干粉,并精密称重。精密称取1~9号干粉各0.5 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20 mL超声30 min,移置25 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后用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得1~9号供试液。

2.2.4精密度试验分别精密吸取栀子苷和黄芩苷对照品溶液各10 μL依色谱条件进样,并分别重复6次,测得栀子苷和黄芩苷峰面积积分值,计算的RSD分别为1.19%和1.2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2.5稳定性试验 取某号提取供试液,按0、2、4、8、12 h不同时间间隔精密吸取10 μL进样,测得栀子苷峰面积积分值,计算RSD为1.09%。表明样品溶液中栀子苷在12 h内稳定。再取另一号提取供试液并稀释5倍,按0、2、4、8、24 h不同时间间隔精密吸取10 μL进样,测得黄芩苷峰面积积分值,计算RSD为1.77%。表明样品溶液中黄芩苷在24 h内稳定。

2.2.6阴性对照试验分别取栀子阴性提取液(处方中缺栀子药材)和黄芩阴性提取液(处方中缺黄芩药材),按提取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供试液,其中黄芩阴性供试液稀释5倍,分别依法进样测定,其色谱在栀子苷和黄芩苷相应保留时间无峰,说明处方中其他成分对二者的测定结果无干扰。

2.2.7提取液中栀子苷和黄芩苷含量测定精密吸取1~9号提取供试液10 μL分别依法进样,测定栀子苷的峰面积积分值(见图3),计算栀子苷含量(见表2);将1~9号提取供试液稀释5倍后,各精密吸取10 μL依法进样,测定黄芩苷的峰面积积分值(见图4),计算黄芩苷含量(见表2)。图3提取液中栀子苷高效液相色谱图(A.栀子苷)图4提取液中黄芩苷高效液相色谱图(B.黄芩苷)表2L9(34)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

试验号ABCD栀子苷含量

SSdfMSFPA0.456320.22814.210.1919B50.1668225.0834463.090.0022C5.323022.661549.140.0199误差0.108320.0542--总56.05448---注:将D的变异作为误差项

2.4验证试验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验证实验(n=4)。栀子苷和黄芩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86 mg•mL-1和13.53 mg•mL-1,表明所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3讨论

参考文献[2]对测定提取液中栀子苷和黄芩苷含量的色谱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选用流动相乙腈-水(11∶89),检测波长23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 ℃为检测条件,所测成分栀子苷在其保留时间内能达到完全分离,保留时间约为9.3 min左右;选用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5∶55∶0.2),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在此检测条件下,所测成分黄芩苷在其保留时间内能达到完全分离,峰型较好,保留时间约为9.5 min左右。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金勇群,潘金火.中药喷雾剂的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7):655~656.

[3]熊淑华,熊爱珍,方晓,等.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黄芩的提取工艺[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46~47.

[4]刘菊芳,吴庆芳,赵燕芬.栀子苷乙醇提取的方法优化[J].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1):687~688.

(收稿日期:2011-07-07)

上一篇:针刺结合耳压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4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HPLC-ELSD法测定玉屏风颗粒中甘露醇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