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排石通淋汤治疗泌尿系结石44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19 05:55:56

自拟排石通淋汤治疗泌尿系结石44例临床观察

关键词:排石通淋汤;泌尿系结石;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2-0050-01

近年来笔者采用B超诊断结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44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自2007年~2009年共收治4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其中男17例,女27例;病程最短30 d,最长2 a;年龄最小20岁,最大51岁。4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及腹部疼痛,尿赤,尿痛,其中肾结石5例,输尿管结石16例,膀胱结石23例,结石最大1.2 cm×0.8 cm,最小0.3 cm×0.6 cm。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2治疗方法

采用自拟排石通淋汤治疗,方药组成:金钱草60 g,石韦20 g,冬葵子15 g,瞿麦12 g,蓄10 g,滑石30 g,车前子15 g,海金沙20 g,炒鸡内金10 g,木通10 g,地龙30 g,郁金10 g,川牛膝15 g。随症加味,腰腹绞痛加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血尿加大小蓟、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小腹胀痛加台乌,木香,枳壳行气止痛;伴瘀血症加桃仁,皂刺红花破气行血;神疲乏力,腰酸膝软加黄芪,杜仲,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服3次,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统计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石淋”疗效标准拟定。治愈:结石排出,伴随症状及体征消失,B超检查结石消失;有效: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B超检查结石缩小或下移;无效:症状无改善,B超检查无变化。

3.2治疗结果治愈21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

4典型病例

王某,女,35岁,农民,于2007年3月29日下午2时突发左侧腰及腹胀痛难忍,遂到本院就诊,症见腰腹胀痛,额面大汗淋漓,舌苔黄腻,脉弦,尿常规RBC(+++),B超,右侧输尿管有0.8 cm×0.5 cm结石声影,伴左肾轻度积水,诊断:石淋,证属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治以清热利尿,通淋排石,行气活血。采用自拟排石通淋汤治疗,方药组成:金钱草60 g,石韦20 g,冬葵子15 g,瞿麦12 g,蓄10 g,滑石30 g,车前子15 g,海金沙20 g,炒鸡内金10 g,木通10 g,地龙30 g,郁金10 g,川牛膝15 g,桃仁15 g,红花10 g,皂刺10 g,1剂/天,分2次服。服上方5剂后疼痛明显减轻,伴随症状消失。效不更方继用上方再服5剂结石排出,B超检查泌尿系统未见异常。

5体会

《诸病源候论》将淋症分为石、劳、气、血、膏、寒、热7种证型,石淋为临床常见病,系由湿热蕴结下焦,煎熬尿液而形成。其临床表现主要以突发剧烈腹绞痛感,少腹拘急坠痛,或阵发性疼痛,伴小便涩痛,或尿中断,尿频急,色赤黄等。

《临症指南医案》云:至于淋症,有肾、膀胱积热所致,肾虚则小便数膀胱胀,积热则小便涩,皆属湿热。排石通淋汤方中金钱草,石韦,冬葵子,瞿麦,蓄,滑石,车前子,海金砂,木通,清热利湿,排石通淋,鸡内金化石通淋。地龙,牛膝郁金行气活血,行滞止痛,全方共奏清热利湿,排石通淋,行气止痛之功。另外结石不仅是下焦湿热,同时伴有肾气亏虚,或气血瘀滞,随症加黄芪,杜仲以补气益肾,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现代医学证明补肾药能增加尿流动力,即尿液对结石的冲击力;通淋利尿药能增加肾脏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活血化瘀可以松驰痉挛平滑肌,扩张尿路;行气药以增强平滑机蠕动;化石药缩小结石体积,有利于排石。服药期间嘱多饮水,配合作适当跳跃运动,可提高疗效。参考文献: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收稿日期:2011-08-17)

上一篇: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76例 下一篇: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