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健康指导在CAPD患者应用中的效果评价

时间:2022-10-13 04:53:07

多元化的健康指导在CAPD患者应用中的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评价全面健康指导对提高CA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 针对80例CAPD患者进行多元化形式的健康指导,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价,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和患者门诊复检时再次评估再次指导。结果: 80例CAPD患者掌握其相关疾病知识及腹膜透析技术正确操作、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行为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健康指导; 自我护理能力

CAPD相关性腹膜炎是CAPD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或退出CAPD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不正确操作是细菌从管路进入机体导致相关性腹膜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患者对腹膜透析知识与腹膜透析换液技术的掌握程度,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1]。腹膜透析是患者在家独立执行换液操作的治疗手段,CAPD的充分性及并发症的发生与否有赖于患者对CAPD知识的了解及换液操作的掌握程度。本研究结果CAPD患者有41%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还较差。基于本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定住院期间七天培训计划,对CAPD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进行相关知识、操作技巧上的指导,纠正其不良心态、错误认识及不良行为,动员家庭及社会关系的支持,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就此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2月-2013年4月期间,在黄山市一家三甲级医院肾内科确诊的普通病房住院的8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纳入标准:(1)按照1999年国际肾病学会和WHO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的终末期肾病进行CAPD治疗患者。(2)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3)无精神疾病、无意识、认知障碍。(4)无严重心脑血管合并症。(5)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6)志愿参加本项研究。

1.2 方法

1.2.1 分析查找原因 根据研究结果发现CAPD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的情况,组织肾内科的全体护士分析讨论,分析原因如下:(1)大多数患者对医学知识并不关心,缺乏健康知识。(2)住院期间,护理技能指导环节薄弱,患者未得到具体的技能指导,而且健康教育及技能没有及时进行效果评价。(3)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住院时间的缩短,社区护理还不完善的情况影响患者获得健康知识。(4)在研究对象中,有64%的患者受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下,也一定程度地影响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水平。(5)患者在住院期间,被动地接受护理服务,主动参与意识不强,自我护理技能实践机会少。(6)患者及家属没有掌握操作方法,缺乏无菌观念,违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正确应对。(7)肾内科护士对于出院患者的跟踪指导、家庭随访做得不够到位。(8)对于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及重视程度不够。

1.2.2 将艾宾浩斯理论即人类遗忘规律“先快后慢”的原则运用到CAPD患者的健康教育中[2],根据此规律制定住院患者七天培训计划;制定CAPD操作流程;制定饮食方案、居家透析时出现的意外处理流程以及腹透患者长期随访中的宣教与再培训。制定调查表内容包括CAPD的基础知识、换液相关注意事项、导管及出口护理知识、液体平衡和饮食知识、药物知识、运动知识、常见问题处理知识[3]。考核表包括操作前(能否按培训要求做到环境、自身及物品的准备)、操作中(准备、连接、引流、冲洗、灌注、分离)、操作后(换液后的观察、记录及处理)3个部分。调查表与考核表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知识或换液技能掌握程度越好。经检验,两表的Cronbach7s a系数分别为0.92和0.73,重测信度分别为0.99和0.87;内容效度分别为0.90和0.93。

1.2.2.1 每周对CAPD患者进行两次的CAPD有关知识的小讲座,每次半小时,利用科室宣传栏,图片、健康教育资料和个别交流,组织患者及家属观看光蝶,对能上网的患者提供有关腹透知识的网址指导上网学习等多元化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的健康指导和操作培训[4],并对其效果评价,及时给予补缺纠错,出院患者建立随访体系,采用电话随访[5],及时了解患者在家的动态变化。门诊复检时再次评估患者对有关知识掌握及腹膜操作的熟练程度,给予再培训再评价。

1.2.2.2 个体化健康指导 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大小、心理状态、文化程度、性格差异作出具体有针对性的宣教和帮助。针对文化程度低的患者,通过科室常规的培训指导外,再进行“一对一”的教育,手把手示范操作,强化患者单独操作能力,反复训练[6],让患者熟练准确掌握操作程序,并能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与CAPD专科护士进行交流,促进了患者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2.3 科室每半年组织一次肾友会,在患者门诊复检和随访中,评估CAPD患者的情况,了解患者的需求.确定肾友会的内容:(1)用授课法讲授CAPD知识,内容为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防治、CAPD营养不良的观察及防治、居家CAPD应注意的事项。(2)用演示法或视频进行CAPD换液技术的操作示范。(3)授课过程中肾友互动。(4)患者相互交流体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2.2.4 饮食指导 调查发现患者经过透析后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在住院期间、门诊复诊时持续指导患者在透析正常情况下每日蛋白丢失10~20 g,故应给患者高热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磷饮食,同时告诉患者每天应限制水、盐的摄入量。有高血压、水肿患者更应严格限制水、盐的摄入量。为降低CAPD患者腹膜炎的发生,告知注意调节胃肠功能,密切关注患者大便情况,多食纤维丰富食物[7],保持大便通畅,出现便秘、腹泻均要及时处理。

1.2.2.5 对于有重度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患者,医护人员和家属应通过多种形式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慰,鼓励他们坚定生活的信心,介绍成功案例给他们效仿。指导患者适当的锻炼,有研究表明:锻炼改善了体能,减低了抑郁程度,提高了生活质量[8]。培养乐观心态,激起生活信心,挖掘自身抗病潜能,积极参与到腹膜透析自我护理知识的学习,帮助患者尽早回归社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80例CAPD患者经过健康指导与操作培训前后知识与技能操作考核比较见表1,自我护理能力与遵医依从性前后比较。

3 讨论

3.1 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指导对CAPD患者来说意义非同一般,CAPD是一项长期性的治疗,操作时由患者或家属在家中独立完成,护士对该操作过程无法监控。因此,建立有效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促进方案,对其考核测评同时,评价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可见,护士的健康指导、培训工作在患者住院期间、电话随访跟踪指导尤为重要。

3.2 吴雪华等[9]调查发现CAPD的自我护理能力有41%的患者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还较差,这与患者对CAPD的知识与认识不足和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方盼等[10]研究发现,患者对于CAPD必备知识与操作流程的掌握有较大难度,特别是一些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下农村患者,对医学知识缺乏,根本无法认识无菌观念,不注意一些规范操作[11]。因此,建立有效的培训计划和采取不同方式的健康指导,及时评估患者掌握有关知识和操作技能,针对性干预,从表1结果可以得出,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与操作的培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操作能力,从表2结果看出有利于提高CAPD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行为。

3.3 随访和继续教育 CAPD的关键是在家庭内对其进行有效护理[12],由于患者出院后,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遗忘所学知识和技术;家庭与医院环境的差异导致患者不知该如何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规范性操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患者对于在家治疗,一些生活习惯、透析环境,心理压力比较大,需要适应过程。因此,患者门诊复检与随访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制定随访内容,与患者沟通,在家完成透析记录,在随访或门诊复检时,护士查阅记录本,了解透析的效果及护理,结合患者门诊复检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正确指导。还有随着长达几年的透析,患者对所学知识不再抱着谨慎态度,有时为了降低费用,很容易出现患者自行减少透析次数,使透析不充分,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是给患者一个院外长期遵医行为的规范[13]。

3.4 重视心理支持 改善患者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助于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郭攀等[14]研究显示:抑郁情绪的产生会降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抑郁程度越重,自我护理能力越低。要求护士重视心理支持,联合家庭及时给予心理干预,正确引导患者,做好疾病的自我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CAPD患者制定健康指导的培训计划和制定的标准,通过经门诊-住院-出院的全程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强化宣教和考核[15],可清晰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及时纠错补漏,使患者完全掌握CAPD操作技术后出院,出院后的随访及门诊复检的再培训,但在考核及随访中发现,部分患者出院后未按规范操作,也未积极进行咨询,尤其是农村及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这需要医护人员主动定期持续随访和门诊复检的再培训,解决患者日常生活和CAPD过程中的问题,患者的自我护理提高能力,预防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何燕娴,林舜珍.CAPD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护理杂志,2003,20(3):19-20.

[2]梁世芳.艾宾浩斯理论在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1):138-139.

[3]郭玲玲.居家CA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考核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2,27(19):79-81.

[4]黄仕明,袁莉,邓仁丽,等.多形式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COPD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3):49-50.

[5]袁红英.糖尿病肾病患者居家腹膜透析感染的预防和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2):112-113.

[6]孙文娟.家庭腹膜透析的护理指导[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83.

[7]吴水群.证护理在腹膜透析防治腹膜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8(8):146-147.

[8]葛秀敏,文庆敏.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03-104.

[9]吴雪华,王英,等.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8):1317-1319.

[10]方盼,向娥英,温纯,等.CAPD患者健康教育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11):5-6.

[11]王青苗.实施自我教育对新农合腹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1):80-81.

[12]欧阳燕兰,聂晚年.居家持续性不卧床CAPD患者的护理指导[J].护理学杂志,2007,22(9):61-62.

[13]高旭珍,刘艳辉.浅谈肺结核患者出院健康指导[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7):148-147.

[14]郭攀,张芬.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及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136-137.

[15]黎艳,李莉.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治疗达标率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8-10.

(收稿日期:2014-07-11) (本文编辑:陈丹云)

上一篇: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技巧及效果观察 下一篇: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