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与防范

时间:2022-10-13 03:52:09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与防范

【摘 要】频频发生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不仅极大地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影响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给我国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文章将首先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进而提出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包括现金流量情况、企业盈利状况异常、毛利率畸高,最后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分散股权结构、完善注会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增加违法成本。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造假 动因 手段 防范

一、财务造假的动因

财务造假是企业对财务数据进行粉饰,以此来误导投资者,虽然能为企业带来短期的经济利益,但从长远利益来看不仅破坏了企业的形象,甚至导致企业停牌、退市;而且使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侵害,影响了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企业进行财务造假的动机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获取经济利益:1.企业为自身的利益。股价与公司的规范运作程度、投资者管理水平等昔昔相关,上市公司为维护自身形象,大肆在对外财务报告上做文章,粉饰财务报表。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决定要购买哪只股票,主要是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及披露。另外,银行对贷款的审查也是相当严格的,所以为了获得资金,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上市公司便不惜代价的进行财务造假;2.企业高管为牟取私利。企业高管财务造假的原因无非就是为了个人利益,目前大多数公司将企业的业绩与企业高管的薪酬、职务等挂钩,有的公司为了激励员工允许其持有股票,因此,高管们就成了财务造假的直接受益者,也因此,高管们才热忠于财务造假。

(二)监督体系不完善。虽然我国的审计监督制度不断完善,但是对速发展的经济来说,要想充分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就应该克服其当前存在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也有政府的不作为,或者说不想作为,某些地方的政府为了自身政绩等方面的考虑,在上市公司管理的过程中扮演着干预者和庇护者的角色。这为财务造假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也为防范财务造假增加了难度。

二、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

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融资和获取利益,其实造假的手法并不多,无非就是虚减成本费用、虚增收入、虚增资产等,一般可以从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发现线索,以下将通过安妮股份的财务数据来分析一些财务造假的识别方法。

(一)现金流情况。就是把上市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和盈利状况做比较,以此来判别公司的收益情况,判别方法是通过检察应收款项进行核实。如果企业是通过虚假增加收入对利润进行操控的,经营活动的净现金就会出现异常,一般会使得应收账款的增长异常,原因就是企业没有收回来的收入一般会挂在应收款项上。

(二)企业盈利状况异常。通过盈利造假的手段是:企业的有一个或者是几个子公司可以给企业带来足够的利润,但是企业对其披露却非常少,以此来蒙弊投资的眼睛。

(三)毛利率畸高。一般情况下,同种产品的毛利率相关不会太大,特别是在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或者是企业经营所在地相邻的企业。毛利率高的原因是因为产品成本较低而利润较高造成的,其手法就是通过隐藏成本或者是虚增收入。这样做的后果是有可能使存货偏高,或者是使企业的现金流量异常,当然没有异常的情况也是有的。

三、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

从企业财务造假的手段来看,要防止企业财务造假并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通过全面有效的治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企业财务造假,进而维护证券市场环境,使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分散股权结构。从公司的内部结构看,公司拥有多个大股东时,就会形成一种权利制衡机制,一方面加强了公司内部治理的相互牵制力度,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决策专断,分散权力,这就可以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领导层的人数较多,难以保密;另一个是财务造假必定会使一些决策者蒙受经济损失,所以这部分决策者就会站在中小投资者的一边来反对造假。

(二)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就注会业务而言,会计事务所是一个服务性单位,只要给上市公司做业务,就能按规定收取服务费用,按理说完全没必要造假。但是上市公司要公布财务报告要有注会的签字 。因此,为了防止上市公司和事务所合伙造假。可以以证监会为中介,把上市公司的审计所需服务费用交由证监会,证监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选择会计事务所审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然后由证监会支付给事务所审计的服务费用,这样就可以使上市公司与事务所之间没有任何的业务联系。

(三)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第一,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会计职业的特性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道德素质。如果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得不到提高,那么就会顶不住压力,挡不住诱惑,从而导致造假的发生。第二,在建立一套系统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特别要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以此来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通过法律约束,促使会计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三,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严格确定具备哪些条件才有资格从事财会工作,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担任总会计师。

(四)增加违法成本。企业财务造假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增加企业的造假违法成本,加大对企业造假的惩处力度,对防止企业财务造假有显著效果,因为企业造假需要付出的成本高于其所得到的利益,财务造假就没有了目的,所以增加造假成本,加大对违法的惩处力度,可以从根源上去防止企业进行财务造假。

参考文献:

[1]景刚.浅谈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3,(4):77-78.

[2]李慧颖.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审计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2,(6):13.

[3]张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引发的思考[J].螺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9-10.

上一篇: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 下一篇:竹文化在现代桌面办公用品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