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公报》与公共论坛的建构

时间:2022-10-13 03:31:51

浅析《大公报》与公共论坛的建构

【摘要】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我们社会生活当中一个领域,其间能够形成公众舆论一类的事物。”这一空间是对所有公民开放的,能够保证他们自由地集会和聚会,表述和发表观点。张季鸾先生早在1931年就提出了“报纸应为公共论坛”。这一观点似乎与哈贝马斯的公共舆论领域不谋而合。张先生重视舆论,《大公报》以他的言论而著称。本文试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观点的基础上对《大公报》如何建构公共论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 《大公报》 公共论坛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哈贝马斯在其出版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对公共领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一方面随着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一个公共讨论的区域,介乎国家与社会之间,他称之为公共领域。在这一领域中,文艺作品对现实的批判,咖啡馆或沙龙里对现实政策的批判而形成的一种公众舆论,继而形成一种机制,决定国家的发展与走向;另一方面,在公共领域中,报刊等传媒成了公众的批判工具,并在公共领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将报刊称为“公共领域最典型的机制”。①第三,公共领域是我们社会生活当中一个领域,其间能够形成公众舆论一类的事物。②这一空间是对所有公民开放的,能够保证他们自由地集会和聚会,表达和发表其观点。“有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共舆论领域,它和权利直接相抗衡。”③新记《大公报》的张季鸾先生,在1931年就提出“报纸应为公众论坛”。所谓公众论坛,可以理解为公众可以在这里进行自由地辩驳,发表不同意见和言论,从而形成公众舆论的一个领域。这一观点既符合了《大公报》以言论而著称的特色,又似乎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不谋而合。

一、《大公报》和“报纸应为公共论坛”

1、《大公报》的背景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广泛影响的民营报纸――《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创办人英华(字敛之)。英敛之在创刊号上发表《〈大公报〉序》,说明报纸取“大公”之名为“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办报宗旨是“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英敛之主持《大公报》10年,以敢于议论朝政,反对袁世凯著称,一跃成为华北地区最引人注目的大型日报。1916年报馆盘给原股东之一王郅隆,但由于不善经营《大公报》于1925年11月27日停刊。1926年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接手,并于9月1日发表文章《本社同人之志趣》,揭示了“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方针。秉此“四不”方针,《大公报》形成了既不同于政党报纸,又区别于商业报纸的“文人办报”特色:论证不参政,应经不为赢利,以言论报国,代民众讲话。④

2、报纸应为公共论坛

“四不”方针可以说是张季鸾先生的新闻思想核心。他重视舆论的力量,早在1931年5月22日,张先生撰写的《大公报一万号纪念辞》上,他即主张“报纸应为公共论坛”。他说:“……夫报纸者,表现舆论之工具,其本身不得为舆论,即同人自念,其所有者,唯若干经验与常识耳。建国大事,何知何能,是唯有公开于全国国民,请求其充分指导、督责、援助、合作。敢望全国政治家教育各种科学之专门家,及各种产业之事业家,凡所欲言,可在本报言之,其互辩者,在本报辩之。”⑤他认为:“舆论之养成,非偶然也,必也集全国最高智识之权威;而辩论,而研究之,最后锻炼而成为结晶体,始为舆论。”⑥张先生关于报纸与舆论关系的看法,源于他对报纸属性的认识,即“报纸是公共论坛”,报纸俨然成为了一块公共舆论领地,各种思想在上面任意驰骋。

二、开辟专栏、专论

张季鸾认为报业应为“公共论坛”,“公众之喉舌”,并为提高舆论品质,报纸必须与学术相结合。《大公报》为了实践这个理想,创辟了在各色读者,特别是在知识分子中影响相当大的一块自由主义言论阵地,就是集中了当时国内学界和思想界名流为之撰稿的《大公报》“星期论文”专栏。在这里专门刊登学者和专家的论文,树立了我国“学者论政”的权威,也真正做到了“报纸应为公共论坛”的思想。⑦“星期论文”专栏创刊于1934年1月1日,敦请社外名家撰写。论文团最初由8人组成,以胡适为首,另有丁文江、翁文灏、梁漱溟、傅斯年、杨振声、蒋廷黻,后又逐渐扩大。⑧特别是1936年《大公报》上海版创辟后,重心南移,撰稿者更是扩大到全国范围,其作者多达200余人。可谓左中右各色名流都能在“星期论文”这个宽广的舞台上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盛况,是中国自有现代意义的报刊后绝无仅有的。⑨

为了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天津版《大公报》还开辟了学术专栏。⑩(见下表)

这些学术专栏的设计,覆盖面广,从政治经济到科学教育,甚至涉足到了医学文艺方面,从而使报纸的言论范围也由政治经济界拓展到文化教育界,医学文艺界,这进一步扩大了报纸的读者面。形形的读者汇聚于此,他们通过阅读日报、周刊、月刊、评论等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核心的,开放的、批评的公共论坛,为了鼓励青年学者,栏目是完全公开的,不同专家学者可以在上面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进行辩驳。这点完全符合《大公报》特色。

结语

《大公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成功,离不开张季鸾先生的努力。张对民间报纸的社会功能认识得非常深刻,特别是对报纸言论的社会效用理解得尤为透彻。他告诫记者们:“报纸是公众的,不是‘我’的”;发表主张应尽到客观的探讨,不可夹杂着自己的名誉心或利害心,更要力避自己的好恶爱憎,不任自己的感情支配主张。⑾“报纸应为公共论坛”,为了力行这一主张,《大公报》在它每天一篇社论、“星期论文”和各种期刊上发表言论,探讨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民生问题等形成了一块自由主义的公共论坛。这一特色也使《大公报》成为当时全国重要的舆论阵地,代表着公众的喉舌。

基于张季鸾先生“报纸应为公共论坛”与《大公报》对公共论坛的建构,笔者理解其观点应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有不谋而合之意。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突出的特征,是在阅读日报和周刊、月刊的私人当中,形成一个松散但又开放和富有弹性的交往网络。公共空间是联系国家与社会的中间桥梁,一般而言,大众传媒就是一个公共空间,是发表公共意见的公共场所。《大公报》作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大众发表各种评论、见解的公共场所――即大众的公共论坛。这块公共论坛是在政府控制之外的一个区域,通过自由地、批判性地商谈、讨论,形成大众普遍承认的“公共意见”――舆论。哈贝马斯还认为公共领域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领域,其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⑿这正像张季鸾先生所说的那样“报纸是公众的,不是‘我’的。”它是向所有公民开放,他们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组合,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形成了一个公共舆论领域。

参考文献

①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210

②[英]J.C.亚历山大 编,邓正来 译:《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392-393

③哈贝马斯 著,曹卫东 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2

④陈建云 主编:《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44-45

⑤⑦李瞻,《报业巨星张季鸾先生》,《国际新闻界》,2010(1):104、106

⑥陈建云 主编:《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57

⑧蒋含平、谢鼎新 编著:《简明中外新闻事业史》,2004:193

⑨张育仁:《自由地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2002:468-470

⑩陈纪滢:《我对张季鸾先生及大公报的体验》,《传记文学》,1997(6):13-17

⑾张育仁:《自由地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2002:411

⑿汪辉、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出版社,2005:125-126

(作者:安徽大学2010级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旺报》经营战略之SWOT分析 下一篇:女性化妆品中的男性形象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