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与生态平衡

时间:2022-10-13 03:25:08

地理环境与生态平衡

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千丝万缕,人类居住、生活的环境,如气候、土壤、山脉、河流、动物、植物,它们综合地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即我们通常称之为地理环境。这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只要存在,它就必然处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并利用地理环境所提供的条件进行生产劳动,以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取得所需的生活物品和能量,但是,环境空间是有限的,资源也是有限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和资源的开发又不能违反生态规律,使环境遭到破坏,因此,如何合理地利用自然财富,保护自然环境.成为了当代科学家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在这方面,现代生态学作为一个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引向合理化的最广阔的研究领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每一种要素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彼此作用的。比如,地理环境中的日照、水文、土壤、湿度、温度等要素,就对生物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土壤里缺少水份,就会影响植被的生长,从而决定了依赖植被生存的动物群体的种类,地球历史中几次冰河期和造山运动等地质变迁,曾经使许多生物遭到灭绝;另一方面,生物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理环境要素,例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表大气的成分,使地球早期还原态的大气变为了现在氧化态状态;森林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又把水分输送到空气中去,提高了大气湿度,从而改变了气候,形成不同地域的小气候。此外,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各种生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达尔文曾引用三叶草、土峰、田鼠和猫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例子,来说明生物群落内复杂的关系,他指出三叶草依靠土峰传粉,因此,土峰多的地方,三叶草就长得茂盛,而土峰的生活又和田鼠的生活有关,田鼠以土峰的蜜和幼虫为食物,因此田鼠多的地方,土蜂窝就受到破坏,也就使土峰的生长受到了制约,也制约了三叶草的生长。而猫又是田鼠的死敌,猫多的地区,田鼠较少,土峰就多,三叶草也长得茂盛。

由此看来.在地球表层内,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种由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的环境所共同组成的功能系统或自然综合体,即我们常说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一个池塘,一块田地,一片森林,一条河流,都可以是生态系统,整个生物圈即是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纵横交错联系起来的综合体系。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是本质的联系是通过食物链来实现的,它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相互联系纽带,也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渠道,自然界中单一的食物链极少,通常都是由多条食物链形成复杂的食物网,在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中,当系统发展到成熟、稳定阶段时,各种对立因素通过食物网相互作用,使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即生态平衡。

在人类出现之前,影响生态系统的因素,光、热、降水等气候条件,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之外,没有人的因素作用,当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没有人的因素作用,当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我们承认人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系统内的要素之一,人的环境也是生态系统的环境。但是,人类活动的因素不同于其他生态因素,它对自然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当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单方面的,而是相互起作用。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猛增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增加了人们向自然界索取资源的速度和规模,但也因此带来了不少违反自然规律的行动,造成了许多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严重威胁着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例如,近百年来,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砍伐森林的结果,不仅煤烟污染事件不断发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二氧化碳虽然不会影响阳光对大气层的穿透,但能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发,产生“温室效应”,因此,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引起气候异常,近年来,全球气温明显上升也以事实证明了确实是“温室效应”的结果。另外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浮悬物增加,这些浮悬颗料的增加又增加了对太阳光的反射,使气温下降,造成“阳伞效应”。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气候变冷、变暖结果都将引起人类生态环境大幅度改变,这对于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后果都是严重的。此外,由于大工业、现代化城市和农业的发展,大量排放含毒的废水、废气、废渣和不适当的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空气、水质和土壤等污染事件也屡见不鲜。

这些环境问题的出现,再次证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变化起着重大影响,同时也唤醒人们对自己活动或近或远的后果应有足够重视,就是说,当我们对自然界采取任何重大措施时,都必须考虑其生态后果和它的长远影响,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问题,其中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因此,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多学科相互配合,共同协作,从科学的角度研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预防的问题,克服环境治理中的技术难题,同时更要从观念上普及人们的环境知识。让全社会都来重视环境问题。特别在我国环境问题不仅要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制度上,要把环境问题看作一项系统工作,把它置于地方的局部利益上,虽然目前我们欣喜地看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工程已实施,城市的一些污染源已开始清除、治理,“还大地一片蓝天”的工程也已初见成效,我们生活环境的质量也在逐步得到改善,先进的环保设施的使用如除尘装置,微生物处理废水等等这些,都是环境科学的成果,也是社会环保工作的成果,但我们还要看到一些地方为了自身的局部利益,小化肥厂、小化工厂.小钢厂仍然还在向大地、大气、河流排放着废水、废气,高烟囱仍然冒着滚滚浓烟,甚至从城市转向了小县城,这都是我们环保工作者的工作目标,也是当代人们的责任。

人类能够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揭示蕴藏在生态系统内部的客观规律,正确地保护和利用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从而不断提高保护和驾驶自然的能力,为未来开拓光明的前景。

上一篇:高校后勤“安全质量月”存在的意义 下一篇:基于社区快递收发室的共同配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