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0-13 03:08:42

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优点众多,例如行车过程中振动小、道路强度稳定性高、噪音低、表面平整、养护简便、投入使用快、适宜分期修建等,其日益成为我国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建设措施,尤其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其得到了大量应用。但由于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及材料方面的参差不齐,使得沥青路面在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下面我们就沥青路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阐述。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工程是整个城市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情况直接关乎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质量予以严格控制。沥青路面在力学性能、耐久性以及行车舒适性方面有着普通公路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其在城市市政道路当中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

一、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要求

1、沥青路面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路面应有足够的承载力,以平衡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在路面结构层产生过量应力而引起的路面破坏。

2、沥青路面应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特性

沥青路面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将承受大量的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为了不至于过早地产生疲劳破坏,必须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特性。室内试验研究表明,影响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是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劲度、沥青含量、集料特性(指矿粉的集配、矿料表面、纹理和形状)、温度(指确定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时的温度)和进行疲劳试验的加荷速度。由于室内疲劳特性试验的条件与实际道路面上的行车情况有较大的差异,由室内得出的疲劳规律(疲劳方程)不能直接用于实际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的预估,还必须进行必要的修正与调整。

3、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流变性材料,它的强度和劲度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夏季高温时,在重交通的重复作用下,由于交通的渠化,在轮迹逐渐形成变形下凹、两侧鼓起的所谓“车辙”,这是高等级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抵抗车辆反复压缩变形及侧向流动的能力。它首先取决于矿料骨架,尤其是粗骨料的相互嵌挤作用及集料的级配;其次,沥青结合料的性质与用量也起到阻碍混合料发生剪切变形的牵制作用。

4、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具有良好的低温抗裂性

沥青路面的温缩裂缝表现为寒冷季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之间的沥青膜拉伸破坏导致集料间拉开,形成裂缝。因此,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主要取决于沥青结合料的低温拉伸变形性能,其次与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收缩系数、抗拉强度、劲度模量也有一定的关系。

5、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

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为保证抗滑性,配料时特别注意粗集料的耐磨光性,应选硬质有棱角的集料。沥青用量及沥青含蜡量也对抗滑性有明显的影响。

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

1、沥青路面泛油、露花白面

这种问题是目前沥青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其一般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在配置过程中,配比错误、材料选择不适合或搅拌不均匀等因素造成。对于泛油,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依据泛油的程度,撒部分石屑再经过多次碾压融合来解决。而花白面的直接影响因素是沥青比重过低,这种现象在沥青道路施工中是不被允许使用的。

2、沥青路面不平和沥青推移

该问题主要是由于路基不平、路基稳定性不足和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不适宜等因素造成。当路基不平或稳定性不足时,由于铺设的沥青混合料的厚度不同其压实系数也必然不相同,所以当对沥青路面进行碾压时,也就更易造成沥青路面的不同。当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合理时,由于沥青受温度作用会改变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系数,当同一沥青路面相邻间由于温度造成的压实系数改变时,同一遍压实下,会出现不同温度下沥青道路会凹凸不平。该问题的解决措施是通过平整基层来达到基层平坦无杂物的,再通过保证碾压过程中对沥青路面温度的合理控制,最后再对沥青路面进行均匀碾压的方法。

3沥青路面的裂缝

道路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的裂缝产生原因很多,其主要是摊铺不均匀、骨料配置不合理、施工温度控制不合理、卸料接茬处理不当等因素,其也是沥青路面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其通常解决措施是选用针入度较大的沥青材质;通过精细骨料配置;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沥青路面温度;摊铺车辆布置合理;施工完成后有配套完善的养护措施等措施来缓解沥青路面的裂缝产生。

三、市政道路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使用中常出现的问题。在沥青道路建成投入使用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机动车和天气等的因素,必然会产生很多问题。

1、裂缝

裂缝的产生因素非常多,通常分为自身因素、外界作用力因素和环境因素。裂缝产生的自身因素是指,裂缝因受自身材质、配比、铺贴量、压实度等影响,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或者达到寿命后自身不能继续持力的一种现象。

2、松散

松散是由于一方面沥青路面材料组成中沥青组分比重过低,致使其缺少粘附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沥青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沥青逐渐稀少从而出现路面松散。沥青路面松散还会受到雨水冲刷的影响。风化作用也是造成沥青路面产生松散的重要原因,风化会造成沥青层沙化而被风力所带走从而减少沥青的含量,从而造成沥青路面的松散现象。

3、环境因素

当气温骤变时,对沥青层的稳定性会造成影响,从而在沥青自身或外界作用力的因素下产生裂缝,例如当进入冬季时,由于气温过低,沥青路面在自身水分受到冰冻后,会产生冻胀现象,从而引起开裂。环境因素只是伴随因素不能作为裂缝产生的直接因素。这三种原因的产生是相辅相成的,几乎没有单一因素会造成沥青路面产生裂缝。

4、车辙

车辙通常是由于机动车给予沥青路面一个局部压力,且该压力大于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值时,所出现的永久性压痕。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沥青路面达到使用寿命后,沥青路面承载力性能开始降低,同时道路又得不到有效的养护,当沥青路面受到机动车作用后,就会产生车辙。外界温度也是造成车辙的重要原因,当气温升高时会造成沥青层的软化,降低沥青路面的表面承载力,当机动车的作用力达到沥青层的承载能力极限时,也会产生车辙。

5、具体解决措施

首先要保证沥青自身结构组成符合设计要求,确定沥青配比后,严格按照配比来执行,随时进行材料检测及实验,一旦发现不合格材料立刻进行材料退场。对于行驶机动车量进行限制,不管什么样的沥青路面都有它的固定承载力要求,一旦行驶机动车作用力大于道路的承载力,道路必然会受到破坏。其次,对地质情况有明确的组成分析,特别是山区等地,要定期检测地质情况防止地质发生变动,一旦发现地质产生变动要及时对道路进行加固处理。当沥青道路遇水建桥时还要检测桥基受河流侵蚀情况,一旦发现受到侵蚀要及时进行维修,涂刷隔绝层避免路基受到损害,从而保证道路的稳定性。最后,要保证沥青路面基层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基层的强度不足致使沥青路面在机动车行驶的过程中不断受到不均匀力的作用,必然会造成路面的开裂从而最终损毁。在路面的使用过程中,同时要注意沥青路面的养护,要依据气候及环境的不同,适当喷水养护,以减少路面因受温度等原因的影响而受到损害,当沥青路面已经受到破坏时,要及时进行维修,避免路面破坏的扩大。最后,还要控制道路的使用时间段,从而减少机动车对沥青路面的长时间作用,保证沥青路面能得到充分的休整。

结束语

总之,沥青路面已经成为市政公路建设中的一种主要施工材质,其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及市政工程的美观度都颇受青睐,但一般的沥青路面,在3年左右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和问题,运行的不通畅导致交通压力的增加,并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只有做到对施工过程的高标准、严要求,才能让市政道路工程使用更长久,真正实现精品工程、优质工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勇,刘健.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1.(16).

[3]李锋.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及控制[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B06)

[3]佟彩霞.市政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

上一篇:浅谈景电二期灌区渡槽改造施工技术 下一篇:浅谈幕墙玻璃破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