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时间:2022-10-13 03:05:17

【前言】高校计算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还未真正深入教育者的内心 众所周知,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校的基础课程之一。几乎所有的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对提高其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校领导和教师就会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

高校计算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摘要:当今时代,计算机在人们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和内外部环境的改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为学生发展成社会急需、实用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路径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8-0000-02

创新能力是学生各种能力中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而言更是如此。然而,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还未真正深入教育者的内心

众所周知,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校的基础课程之一。几乎所有的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对提高其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校领导和教师就会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计划安排以及教学活动开展中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点来抓。在目前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学理念陈旧已经成为制约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多数教师仍然固守着传统的理论灌输方式,将增强学生的考试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样一种错误的教学方式指引下,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普遍存在着高分低能的状况。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单纯的理论灌输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因此,广大教育者必须牢固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

(二)一些体制和机制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在教学手段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讲,这种制约主要体现在计算机教学的评估体制在很多方面限制了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和创新。在教学评估的过程中,虽然也有一些鼓励教师进行各种教学创新的条文和规定,但是这些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当数量的计算机教师对于这种条文和规定类的理解依然是认为实现教学手段创新自己很难达到,而只要自己把课按部就班的上好,考试中学生考出优异成绩,评估自然就会有好分数。正是这种固有的思想作祟,使得教学手段创新步履维艰。还有就是在学校层面上,很多学校对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规定得很严,条条框框很多,使其处处有受限制之感,在很多方面不敢越雷池一步,不能做出大胆的尝试,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手段的创新。

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如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诸多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课堂氛围沉闷。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计算机教学课堂上其教学的主要方式仍是“灌输式”教学,教师“一言堂”、“满言堂”仍主宰着课堂,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角,而课堂学习主体——学生却少有“发言权”。显而易见,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可想而知哪来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课教学,需要学生发挥更多地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才能够真正营造起良好而又和谐的教学氛围。如:在教学设计中以“问题设计”为线索,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互结合,通过引用典故、游戏、生活事例等创设教学情境,如 “韩信分油”、“野人过河”、 “高斯数学问题”、“棋盘上的麦粒”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以学生耳熟能详的“韩信点兵”、“鸡兔同笼”、“闰年判断”等来讲解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也为学生提供学习借鉴。

(二)科学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促进教学相长

良好的教学目标,是开展好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就必须下大力气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为此,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定位。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要有基本的定位,而其定位的基本依据就应该是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制定的教学目标偏离了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轨道也就意味着教学活动的开展根本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到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是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要是这一目标一点一点变为现实就必须在具体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

第二,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把握教学规律性。教学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不同学科的教学有其各自的规律性。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相应的也有自己的规律性。如何把握这种规律性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基本前提。笔者们上面已经提到,计算机基础教学更加侧重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那么,在制定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时就必须牢牢抓住这一点,围绕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意识的激发来加以制定。

第三,制定出的教学目标必须能够切实落到实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广大的计算机教育教学者必须按照既定教学目标的要求与指引努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这一点上,笔者们可以举一个具体的教学例子来加以说明。例如,在教师进行WORD应用教程相关课程的教授时,教师就可以先在投影仪大屏幕上演示一份通过WORD编辑做出的非常美观、精致的晚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学生学习和求知的欲望和动力。在这样一份晚报中既要有各种各样的文字、图像,同时又有形式各异的表格。这就使得学生第一眼看到这一作品,立马就能被吸引,从而有效激发起渴望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这是教师一定要很好地抓住这个机会,借机为学生概括讲解WORD所具有的强大功能。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满足,于是学生好奇和求职的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内心中就会涌起跃跃欲试的动力和激情。一旦学生具有了这种求知的动力与欲望,那么在学习中就会全神贯注的聆听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并且会很快记忆到脑子里面去。也正是由于学生具有积极学习的动力与态度,就会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而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三)充分发挥师生合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活动从来就是双向的,既体现在老师“教”的方面,也体现在学生“学”的方面。因此,要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力,实现师生间的有效配合。只有这样,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堂才能变得生动起来,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才能被有效的唤醒。

要实现师生合力的充分发挥,首先就必须改进教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否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教师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每一位计算机教师都必须尽可能地创新教学模式,坚决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积极尝试合作式教学,变传统的老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的模式转变为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的模式。在教师教的过程中,要全程关注学生的反应和接受情况,遇到学生反应无法跟上教师教学或接受出现困难情况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及时询问学生的疑问或接受难点在哪里,通过与其讨论和交流破除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此来确保课堂教学的内容能够真正为学生所接受。此外,由于计算机基础教学具有操作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适时的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如笔在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时,当讲到Word字处理软件这一章时,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自荐表、贺卡、板报、校刊等设计制作;在网页制作这一章,教师则要求学生设计个人网页;而到学习多媒体制作这一章,教师就可以增设“多媒体演示文稿设计”的实验等等。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边学边设计,学会紧跟技术发展潮流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动手设计和上机操作,既增强了其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的学习从原来“要笔者学”,变成了“笔者要学”,又提高了其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同时,在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加以适时适当的点拨,就能使其沿着教师指引的思路深入下去,一旦其思考出问题所在,那么此类问题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极为深刻的印象。下次在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很轻易的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教师通过此类教学方式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自笔者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在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刺激下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之所以说会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因为当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不同学生思考的方法不同,每一名学生都会采用自己惯常的思考方式来对问题进行分析。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思考方式的不同也就会存在思考结果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则往往会成为学生创新思考的起点。一旦踏上了这个起点,就会有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并亲身加以解决,而这就会在无形中锻炼和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柏楠.高等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内江科技,2007,6

[2]仲兆秀.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考试用刊,2009,21

[3]张颖.浅谈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价值工程,2010,18

上一篇:集成开发环境CodeWarrior的使用方法 下一篇: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