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时间:2022-10-28 12:29:51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为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如何培养出即有相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胜任将来工作岗位的合格劳动者。因此,中职学校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笔者乘着我校积极推广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之机,开展了可编程控制器技术(PLC)应用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于是总结了一体化教学的心得体会,和大家共勉。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一体化教学;探索;体会

中图分类号:TM571.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8-0000-02

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各个层面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必须加快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步伐,为社会培养出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合格劳动者。笔者在PLC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一体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传统教学方法教授PLC知识和技能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利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主要以灌输学科知识为宗旨,忽视了发现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对学生发展的重大意义,忽视了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中职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缺乏动力和想象力,要掌握PLC应用技术所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二)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由教师主导,缺乏信息反馈,缺少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环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课堂上睡觉、打闹、玩手机、听MP3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掌握PLC应用技术谈何容易。

(三)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专业技术理论和实训操作教学分段实施的方式,理论教师与实训操作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理论和技能相互脱节,从而出现“各自为战”和“相互推诿”的现象。这种模式下的教学过程,无法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无法有效协调专业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法合理统筹教学内容,致使PLC 应用技术的教学任务无法按照预定目标正常完成,造成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局面,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二、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一)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往往由一位教师或一组教师在共同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进度内容的情况下实施教学,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并掌握相应操作技能,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教学方法。

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都在进行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我校紧跟一体化教学改革步伐,将专业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训、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整合、分解,教学和实训活动都安排在实训设备和教学设备整合到一起的一体化教室中进行,教师按照项目教学或者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工作任务,由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独立完成工作任务,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一体化教学的核心内涵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学中做,做中学。一体化教学整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改变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做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探究性,既突出操作技能的训练,又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也能提高学生与职业技能有关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等其他能力的培养,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一体化教学一般采用行为导向教学中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其教学过程一般按照五个步骤进行:搜集整理资讯、制定计划、任务或项目实施、检查、评价,每个步骤对教学目标、能力培养、工作方法和完成时间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在资讯阶段,教师布置任务,帮助引导学生理解任务要求;在计划阶段,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搜集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在实施阶段,学生根据任务计划完成自己的设计和模拟工作,并做好相关文字记录;在检查阶段,学习小组分别展示工作成果;在评价阶段,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以上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教师只是一个被咨询者、辅助者,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但使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开展企业调研,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学习领域,编写一体化教材

1.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积极开展企业调研,和企业专家共同提炼专业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出适应专业的几个学习领域,也就是把专业课程的理论内容、实习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和分解,制定出工作性的学习任务,以理论知识够用、适用、会用为原则,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2.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笔者将本专业的《PLC技术应用及实训》课程根据学校具体的实习、实训仪器设备情况,划分为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环节、可编程控制器的认识、基本指令训练、步进指令训练、功能指令训练、PLC综合应用、PLC编程器和编程软件的应用等几个项目单元,并编写了实行项目教学的校本教材。比如:校本教材的单元四《三菱FX2N系列PLC基本指令的应用》由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运转、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重互锁正反转、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降压启动、PLC控制三色灯循环点亮电路设计共四个任务组成,通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不同控制环节学习PLC基本指令的应用与训练。其中本书的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环节为PLC学习服务,实现由学生自己修改接线和编程引入PLC 应用技术,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认识可编程控制器的优点,从而实现由继电控制向逻辑控制的过渡。教学过程全部安排到PLC实训室,各单元的教学采用技能实训和理论教学穿行的方式,并大量运用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手段,由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习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达到理论与技能实训操作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要求,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PLC技术应用及实训》课程一体化教学的体会

(一)一体化教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中做,做中学”

一体化教学方法可以使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学习反复穿行,提供较多机会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训环节反复对照理解,学生一直保有新鲜感,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真实的本领,而且使其自信心倍增,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和技能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真正实现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倡导的“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的学习理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体化教学方法增加了师生的直接接触机会,增进了师生感情,教师也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加以指导,做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PLC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不断总结经验和优化教学策略,积极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体化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即要求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系统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高级电工维修技能以上的操作水平;既要了解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又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和教研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和能力,才能胜任PLC技术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工作,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规范、准确的操作演示,才能指导学习小组或学生个体独立完成各个工作任务。

(四)一体化教学改革促进了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的产品就是学生,其综合职业能力的高低必将影响到学校的发展与生存。因此,中职学校实施一体化教学,可以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得到社会或企业的认可,即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又促进了学校发展,从而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采用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即提高了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又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中职学校就可以为社会输送大批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合格劳动者。

参考文献:

[1]葛志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及实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引用baike.省略/view/4470370.htm网页内容

上一篇:高校计算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下一篇:APC自动控制系统在四辊平整机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