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时间:2022-10-13 12:34:29

扬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原题回放】

渐至佳境:比喻兴趣逐渐浓厚或情况逐渐好转。

知识越学越有趣,乐曲越弹越流畅,风光越赏越美妙,作品越读越精彩,与人相处越来越和谐,对镜微笑越来越自信……

成长中,谁都有过姿态不断调整、认识不断深化、领悟逐步加深、境界逐步提升的经历。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命题透视】

扬州市中考语文作文题前几年一直延续着“生活化”“情感化”的特点,从“呵护”“在乎”到“忍不住______”“不能没有你”,都是如此。2013年的作文题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渐至佳境”是一道充满了文化味的命题。“渐至佳境”是一则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说画家顾恺之吃甘蔗,从上端吃到下端,别人问其原因,他说,“渐至佳境”,也就是越吃越甜的意思。当然,考生不一定要知道这则故事,然而熟读《世说新语》的考生必定会会心一笑。

这道作文题文化气息浓郁,面貌清新美好,既贴近考生生活,又不落俗套,让人眼前一亮。此题关注考生成长,引导考生自我调整、发现美好、积极传递正能量。提示语显得很贴心,降低了审题难度,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一是简析题意。二是提示选材,引领考生与外部世界对话,与内心对话,与生命对话,省略号给了考生更为广阔的空间。三是引导立意,题目中的“渐至”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有效地防止了宿构和套作;而“佳境”又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智慧和才情的舞台。

这道作文题还有一个注意点,即多了3分书写分。虽然往年书写情况也一直是作文评阅的重要元素,但专门拿出3分书写分,并安排专人评判,这在扬州中考作文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也是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的呼应。

这道命题作文,虽然只有4个字,却有3个写作关键点:

一是要描绘“佳境”的美好。这则命题,可写的题材很广,举凡风光美景、自我成长、社会生活、情感体会、文化探访等,都可以入题。但无论写哪一点,都要在主体内容的后半部分,用适当的篇幅描绘进入佳境状态后,那种或有趣,或流畅,或精彩,或和谐的境界。

二是要勾勒“渐”的变化过程。“渐”是“逐渐、慢慢”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看,本题所写的变化,可以是一种转折关系的变,如以前和父亲关系不和谐,后来因为某件事,和谐了,于是渐至佳境;也可以是一种递进关系的变,以前还可以,现在越来越好,渐至佳境。无论是转变还是递变,都要注意勾勒“变”。

三是要展露“至”的欣慰、愉悦乃至自得之情。“至”是“到了、进入”的意思。进入美好的境界后,必然会酝酿出一种正面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必特别挑明,但字里行间一定要有所流露。读者读到此处,自会悠然会心,粲然一笑。

【评卷扫描】

据阅卷现场统计,这道作文题,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得分徘徊在42分左右,他们的文章,要么扣题不紧,要么选材不新,要么主体单薄。

第一,扣题不紧。

这道作文题,有严格的切题要求。考生如果不注意题目要求,自顾自地随便乱写,或者拿事先准备好的文章“生搬硬套”,必然会滑向跑题、离题的深渊。阅卷中我们发现,有不少考生将“渐至”写成了“突至”,文章中缺少渐变的过程,显得很生硬,没有层进感。例如有一篇文章,通篇极力展现家乡浓郁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对故土这一“佳境”的欣赏、喜爱之情,文笔很好;但由于没有切合题目中的“渐至”两字,没有体现出对家乡的认知过程,因而最终只被判为三类卷。还有一篇文章,主体部分采用了并列式结构,选取了三部名著写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了置身书海这一“佳境”的沉醉之情,但并没能体现出逐渐深入的品读过程,因而只被评为二类卷。

第二,选材不新。

不少考生的选材局限于提示语,结果导致撞车现象严重。例如:一开始不理解父母,后来通过一件事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和父母的关系渐至佳境;学习某学科,由讨厌到渐感兴趣再到享受成功;心情低落时,受一只蜗牛或蜘蛛或毛毛虫的启发,情感有所变化,精神继而振奋;学习某种技能,如骑自行车或游泳,从生疏到熟练;参加活动,由自卑到自信,战胜自我,感受成功;通过写初一的幼稚,初二的叛逆,到初三的拼搏,表现对初中生活的认识,展现一个成长懂事的过程……这些选材都显得俗套有余,新意不足。遍览2013年一类卷作文,选材上往往别具一格。其中的差别,特别值得备考2014年中考的考生深思。

第三,主体单薄。

各地中考语文作文评分细则中,大多有内容丰富、饱满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主体厚实,内容自然丰富;主体干瘪,内容自然单薄。这次作文,有些考生写读书,明显还残留着小学生作文的痕迹,主体部分的每个段落都只是泛泛而谈自己如何读书,既没有生动的阅读细节,也没有真切的阅读感悟,结果居然大言不惭地说自己的阅读已经“渐至佳境”。这样的白开水作文,不是个例,而是占相当大的比例。这样的文章,其实反映了我们很多考生在平时写作中,浮于面上,缺少细致的观察,缺少深入的思考,更缺少精微的描写。同样写阅读体验,如果善于处理详略,主体部分能腾出笔墨描写一下“佳境”的美好,展现一下“至”的欣悦,效果自然很不一样。

【迷津指点】

综合看来,考生要想在作文上获得高分,既离不开平时的读书和积累,要在阅读中丰富思想,提升素养,习得方法,培养语感;也离不开认真观察,要勤于思考,从生活中撷取素材,老实、真诚地去写作,将生活写真、写实、写细,写出生活的气息,写出点滴的真情,写出自己的思考。

第一,要写出“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的层次。

就“渐至佳境”这道作文题来说,只有抓住“渐”字,才能走进“佳境”,所以,应该有一个从“渐近”到“渐进”的过程。细读提示语,不难发现,不论是其中的两个“不断”,两个“逐渐”,两个“逐步”,还是6个“越……越……”,无一不在强调必须写出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例如有考生写自己“识琴”,就先后写了识外形、听音色、辨断纹,从而写出了从只知看事物的外表到识其本质的认知过程。还有一位考生选择了写阅读《昆虫记》,写出了自己多次品读后,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小时候读,觉得它是一部百科全书,有点乏味;长大一点后重读,觉得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语言风趣;后来再读,读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和大自然的美好,读出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这样写,不仅切合了题意,层次也非常分明。

第二,要创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以“渐至佳境”这道作文题为例,题目中的“佳境”二字,应该是作者浓墨重彩表现的重头戏。展开怎样的“佳境”画卷,才能给读者带来“路转溪桥忽见”的惊喜呢?

选材独特易进“佳境”。

优秀的作文总是各有特色的。有的考生凭借自己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想别人所未想,以新鲜独特的选材引人入胜。例如有一位考生写自己对家乡扬州的螺丝结顶巷的认识过程:一开始,他在网上了解到此巷有闹鬼的传闻,于是带着好奇之心来到古巷,在入口处了解到古巷名字的由来,对古巷的认识加深了一层;接着,详写自己游览古巷的见闻感受,写出了古巷宁静幽深的意境,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这样一来,就很好地契合了“渐至佳境”的题意。还有一位考生写对“香”这个字的领悟渐至佳境的过程,选材新颖,胜人一筹,将读者带入了“佳境”。

构思巧妙更显“佳境”。

例如,同样是写对初中生活的回顾,如果用日记体,就显得更加别致;同样写学艺术特长,如果以老师的口吻给学生写一封信,写出老师眼中的学生一步步渐至佳境的过程,转换角度,就比中规中矩的写法更见创意;同样写参加朗诵表演,写朗诵《凤凰涅》,语意双关,内涵就显得更加丰富,构思也显得更为精巧。

第三,要体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

拿“渐至佳境”这道作文题来看,要想深入“佳境”,必须要有丰富的思想、深刻的立意。立意高远的作文,往往令人回味悠长。例如,有考生写看老人钓鱼,领悟到垂钓不应只注重结果,而更应享受垂钓的过程,由此联想到人生可以从容流连于旅途的风景,而不必功利地追求结果。此文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颇有深度。再如,有考生写车站偶遇一对老人携手相伴,写出了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佳境;有的考生写回乡下过年,逐渐悟出了温暖亲情的守候是回乡最甜蜜的牵引;有的考生借观察打年糕,悟出了“好的东西,都是反复打出来的”的道理……文章有了深刻的内涵和意蕴,方能把读者带入高远的天空、佳妙的境界。

【例文点评】

一类文:

渐至佳境

麦收季节,机器的轰鸣声震颤着我的鼓膜,空气中充斥着的闷热压迫着我的神经。考试失利,我有些颓唐地坐在小院里。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细碎麦秸迷了我的眼,生疼。阳光炙烤着大地,似乎蒸干了每一滴水分,也蒸干了我对生活的热情。(“蒸干”勾连虚实两句,巧妙!)

“帮我倒杯水。”略带沙哑的喊声从院外传来。奶奶回来了,她看起来心情不错。

奶奶走近了,身后留下一串汗滴印。

“回来歇会儿?”我拿了块毛巾递给奶奶。“回来拿根扁担,马上就回田里去。”奶奶抓过毛巾,使劲在脸上抹了几下。(“抓”“抹”两个动词,契合农忙情境。)

我仔细打量了奶奶一下。她原本金黄的草帽被汗水浸得发暗,即使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也显得毫无光泽;衬衫看上去似乎能拧出水,上面沾满了又细又碎的麦秸。她在外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汗水“冲刷”过每一寸皮肤,混杂着尘土,留积在脚踝处的沟沟壑壑里。脚下的布鞋也蒙上了一层土,显得灰扑扑的。(观察细致!没有乡村生活经验,很难写得出来。)我凝视着奶奶,她整个人上上下下都散发着劳动者的气息,她的那种单纯的热情也一点点照亮了我昏昧的心。(点扣题目中的“渐”字,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笔。)

“还是休息会儿吧。”我递过搪瓷杯。“哪里等得了?”奶奶猛灌了一口水,一时间显得挺执拗,“农时最等不得了!”“老王,下田喽!”门外传来村上几个邻居的呼唤声。“哎!这就来!”奶奶抄起草帽,忙不迭地向门外走去,连院中也留下一串汗滴印。(与前文的“汗滴印”相呼应。)

我走到门口,望向奶奶远去的背影――有些衰老的形迹,却一步一个脚印,依然坚定地向土地走去,带着她对土地的热爱,带着中国的农民千百年来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以小见大,升华主题。)

我捧起搪瓷杯,也尝了一口,顿感沁人心脾的凉爽。水中夹着汗水与泥土混杂的淡淡涩味,却又格外甘甜。心中似乎有股泉水喷涌而出,我知道,那是我对未来重新涌起的希望。

猛然想起奶奶忘了拿扁担,我一把抄起它,冲出门外。

乡间的风夹杂着丝丝麦香扑面而来,我抬起头,望见的是奶奶远去的背影。我忽然明白了:麦收,正渐至佳境;而奶奶对生活朴素的热情,正有力地推动着我向前,让我对生活的领悟也渐至佳境。(点出“佳境”的两层内涵,绾结全文。)

【总评】本文选材较为独特,写出了奶奶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感染“我”,引领“我”渐至佳境的过程。文章的一大亮点是细节刻画非常传神,对奶奶的外貌描写很见功力,比如“金黄的草帽被汗水浸得发暗”“衬衫看上去似乎能拧出水,上面沾满了又细又碎的麦秸”,语言富有乡土气息,若非细致观察或亲身体验,是写不出来的。文章的第二大亮点是将少年的消极颓唐和老人奋进的热情形成对比,将“我”经历失败后的颓然和受奶奶启发后的奋然形成对比,情感转变的过程具体、自然。结尾画龙点睛,点题水到渠成。全文情景交融,摇曳多姿,以浓郁热烈的乡村气息感染人,以朴素热情的生活态度激励人。

二类文:

渐至佳境

《兰亭集序》的诞生或许是个偶然。(此断语破空而来,让人好奇。)

深厚的功底之外,应该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境界。

我不知道王羲之是渐入还是顿入,总之,他入了。于是,有了《兰亭集序》。

佳境,来之不易啊。(这感慨,让人有些莫名其妙。)

从前学素描时,画到青菜、土豆之类,我总觉得像在画木乃伊,毫无情感可言。我画得懒洋洋的,蔬菜们也懒洋洋地躺在纸上。(“懒洋洋”勾连上下两句,妙!)老师巡视时,看见了我的作品,大惊失色:“停!停!你不带感情画吗?假设你现在很饿,这是一棵绿油油、香嫩可口的青菜,试着画出来。”

我强打精神,握着笔,“刷刷”画了两条不深不浅的直线。看着这两条毫无生气的直线,我无奈地说了一句:“感情,貌似要慢慢培养。”

我尽力想象着,却毫无成效。就在我绞尽脑汁,大脑将要卡壳死机之时,突然,脑中闪过一个名词:土豆泥!香喷喷、松软软的土豆泥,与牛排一起食用的土豆泥,该有多鲜美啊!

眼前那个丑陋的土豆似乎一下子变得形象光辉起来,满身的小孔似乎也在阳光的抚摸下看起来平整多了。我甚至几乎可以听见它霸气的叫声:“我是土豆泥,我骄傲!”(此处描写生动、鲜活。)

好!就画你!我拿起笔,飞快地涂抹起来。我想象着我画的不是土豆,而是做土豆泥的原料。

不一会儿,我长吁了一口气,满心欢喜地扔下了笔,看着那个“生猛”的黑白土豆,真想上去咬一口。自然,刚才我入了佳境。

佳境,还真是渐至的。佳境,还真是来之不易的。

我看着这幅画,不由得浮想联翩:是不是凡事只要有个标杆,努力去做,就一定会成功呢?那我是不是应该将哈佛毕业生的工资表挂在床头呢?(此处的说理,有些“无厘头”,为什么不沉淀一下,写一点能引发读者深思的道理呢?)

正傻笑着,老师打断了我的幻想:“不错嘛!好好努力!”(呼应前文,结构严谨。)

【总评】这道作文题,很多考生都写了自己的学习经历。本文也是,但所写的内容不是一般的学科学习,而是学画画的一段往事,这就比一般的题材来得新鲜。并且,小作者先写自己“总觉得像在画木乃伊”,再写渐入佳境的过程中感悟到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充满激情,这感悟不人云亦云,也来得新鲜。文章语言灵动活泼,充满跳跃性,有一股淡淡的幽默气息,也使阅读本文成了一次愉悦的心灵之旅。

不足之处是,小作者运用对比式结构写了自己学画画时的感悟,这其中展现的不是“渐至”,而是“顿至”。如果前文能铺垫一笔,写写自己如何绞尽脑汁,似开窍而未开窍,然后有所感悟,进而“渐至佳境”,就显得更加切题。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______,请相信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二:请以“痕迹”或“不露痕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上一篇:学案――给学生插上创新思维的翅膀 下一篇:假如我遇见鲁滨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