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前后血流变学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时间:2022-10-13 12:00:16

无偿献血前后血流变学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摘要】目的:探讨某部队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流变学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部队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血流变学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献血者献血前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血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积聚指数、血沉方程K值、全血高切相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沉、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与献血后比较均明显降低(P

【关键词】无偿献血;血流变学;红细胞免疫功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部队无偿献血人员100名,年龄18岁~45岁,平均年龄33.6±5.8岁,分别留取其献血前及献血后72h内的血标本。

1.2方法采用LBY-N6K普利生全血自动学流变仪检测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血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积聚指数、血沉方程K值、全血高切相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沉、红细胞变形指数。采用红细胞免疫粘附花环试验测定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即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1.3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采用t检验分析,P

2结果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血流变学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如表1)献血者献血前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血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积聚指数、全血高切相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沉、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与献血后比较均明显降低(P

3讨论

红细胞对炎性产物及癌细胞的免疫黏附及清除作用是其天然免疫功能之一,临床试验资料表明,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共同的病理基础,并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2]。军队无偿献血者是无偿献血的一个特殊群体,观察献血者献血后血流变学及红细胞免疫粘附红能的变化,对于保证献血者献血后身体状况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红细胞是血液中主要的有形成分,明显影响全血粘度和血压幅值,献血后红细胞压积在正常范围内降低。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主要由红细胞变形性产生,高切粘度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或弹性差,血管壁硬化毛糙。血浆粘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尤其是纤维蛋白浓度,纤维蛋白原增多时,特别是其活性增强时能直接提高血浆粘度。另外红细胞聚集指数表示红细胞积聚程度,是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及程度的客观指标,增高表示聚集性增强。全血还原粘度是一个标准化指标,指全血粘度与血细胞容积浓度之比,意义与全血低切粘度相同。本研究通过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血流变学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献血后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全血相对指数均有所下降。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主要由红细胞聚集决定,低切粘度高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献血后也降低。献血后血浆粘度下降明显。提示献血后72小时血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均低于献血前的检测结果,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流变学各项指标会慢慢恢复正常。红细胞不仅具有输送氧气的生理功能,而且还具有多种天然免疫功能。红细胞对炎性产物及癌细胞的免疫黏附及清除作用是其天然免疫功能,Hament等[3]研究发现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主要是通过红细胞表面的免疫黏附活性受体(RBC-C3b受体)与免疫复合物(IC)结合而实现。因此C3b受体的黏附活性及分子数量对IC的清除,对与机体抵抗炎症反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表明,献血后72h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低于献血前(P

参考文献

[1]张桂英,李长荣,金永香.反复献血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6,17(2):75-77.

上一篇:纳洛酮在常见中毒抢救中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进展性颅内血肿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