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5-14 08:25:14

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并针对该种情况提出改善对策。方法选取我站于2009年到2012年收治的无偿献血者血液共5000份,对所有血液进行抽样调查检测,分析血液样本报废的原因。结果所选取的5000份血液样本在经过检测之后,可见不合格血液样本为257份,其中血液管理不当而导致报废共124份,占总检测数量的2.48%,因血液本身检测不合格报废共133份,占总检测数量的2.66%。结论针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采用有针对性措施减少血液报废出现,节约血量,增强对献血知识的了解同时注意献血事项,规范血液的收集以及运输过程,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对血液的储存管理水平。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对策

在临床救治患者中,血液输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且血液是一种宝贵资源,主要来源于健康人的无偿献血者。随着当前无偿献血工作不断深化发展,公民的无偿献血意识也不断增强。但在献血过程中,无偿献血的报废率不断增加,给医院和血库带来了较大的困扰,所以对血液的采样以及保管是相当重要的,分析研究血液报废原因,并对其进行改进。笔者选取选取我站于2009年到2012年收治的无偿献血者血液共5000份,现将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站于2009年到2012年收治的无偿献血者血液共5000份,均对所选取的血液进行检验,检验项目为艾滋病毒抗体的检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验、血清谷-丙氨基转移酶检验。所有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根据国家相关生物药品的鉴定标准执行,经过严格的初检以及复检,且在有效期内使用血液。

1.2实验仪器血液样本的检验仪器:酶免疫处理系统、酶标仪。

1.3方法采用速率法对血清谷-丙氨基转移酶检测,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艾滋病毒抗体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采用间接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如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即时对血袋进行检查。

3讨论

所选取的500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首先,由于血袋管理不善,人为因素的血袋标签脱落、血袋破损以及血袋过期而导致的血液报废;其次为血液检测不合格所导致的,主要为艾滋病毒抗体为阳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为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为阳性,梅毒为阳性,血清谷-丙氨酸转氨酶显著提高等原因所导致的报废[1]。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导致血液报废原因为管理不善,血液储藏管理不当,主要是标签缺失、血袋缺损以及血袋储存过期等导致的血液报废[2]。从本次研究统计中可以看出,在血液储藏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且定期对血袋存储状况进行检查,如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同时注意提高采血人员的操作技能以及专业素养,并对其进行规范严格的培训,保证从采血过程到血液储存的各个过程严格按照相关规范,防止出现血液报废,浪费血液资源[3]。另一方面经血液检测可见血清谷丙氨基转移酶显著提升,血液检测不合格。常见的服用特殊药物、传染性肝炎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都可能导致血清谷丙氨基转移酶指标上升,如献血者生活习惯不良,也可能会导致血清谷丙氨基转移酶上升,如患者出现过度疲劳以及运动、长期抽烟酗酒等,应该告知无偿献血者相关献血事宜,采血是在采血车上进行的,对于饮酒后,过度运动以及疲劳后的无偿献血者,可让其在第二天献血,否则极易导致献血者血液报废不能被有效利用[4]。

综合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可见所选取的5000份血液样本在经过检测之后,可见不合格血液样本为257份,其中血液管理不当而导致报废共124份,占总检测数量的2.48%,因血液本身检测不合格报废共133份,占总检测数量的2.66%。由此可见,其中导致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为血液存储不善以及血液检测不合格。针对这两个原因,应对健康人群进行相关无偿献血的知识宣传,并让其了解如何避免血液感染病症出现,增强人们的自我防护以及安全意识[5]。同时严格规范相关献血条件以及献血要求,同时告知献血者在献血前最好保持空腹,不能饮酒,同时加强血站血液存储管理水平,对血液的采集以及存储过程进行严格监控,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降低报废率。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采用有针对性措施减少血液报废出现,节约血量,增强对献血知识的了解同时注意献血事项,规范血液的收集以及运输过程,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对血液的储存管理水平[6]。

参考文献

[1]王万仲,杨雪斌.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主要原因与有效防止措施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124-125.

[2]张晓云,郭善文,张乐峰.无偿献血者脂肪原因调查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1,16(5):812-813.

[3]Gingaras,Cosmina,Danielson,Bryan P,Vigil,Karen J.Absence of XMRV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of ARV-treatment naive HIV-1 infected and HIV-1/HCV coinfected individuals and blood donors[J].PloS one,2012,7(2):1932-6203.

[4]刘培兴,廖秀云.德阳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09,7(4):12-13.

[5]孙晓敏.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1):180-182.

[6]Ferreira O,Passos AD.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ailure of clinical screening among blood donors who have altered serological results in the Centro Regional de Hemoterapia de Ribeiro Preto[J].Rev Bras Hematol Hemoter,2012,34(6):411-415.

上一篇: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中的细节宣教 下一篇:多维耳穴信息养生保健仪临床验案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