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如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时间:2022-10-12 11:05:16

浅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如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摘要】 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基础,是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前提。基于此,本文从自身任教的初中地理学科入手,谈几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地理学习 培养 自主学习 能力

当前社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是知识飞速发展的社会,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没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就将违背了新课标要求的原则,所以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就应积极学习地理新课标,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自己做主,通过自身的活动,自主的探究来获取知识,掌握学法,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自主学习会从根本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它要求学生必须是自愿地,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它能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既重视系统知识学习,又重视能力培养和学法的掌握。在初中地理课教学中,我们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转变观念,重在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深刻革命。作为教学活动的双方,师生都要转变传统观念,尤其是要放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权威,坚持师生平等,承认现代教学活动中师生都是平等的主体,承认现代教学活动离不开双方的参与,学生也应树立新观念,改变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思想,将自己看成是教育的全面参与者,是有巨大发展潜能并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人。双方的观念都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学会学习,我们必须把教学中重在传授知识变为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未来社会要求的是一种会不断更新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地理课堂上,教师要传授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而非再教育那些“死”的知识,要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叶圣陶说过“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不管知识更新周期如何缩短,社会发展的速度如何迅速,他都会通过自学赶上时代的步伐”。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学习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获取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去创造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只有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入迷,才会钻研,学习能力才能最终形成。地理学科对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教师要采用一系列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图片、挂图、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生动、新颖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给学生提供发展机会,让他们自觉地为达到自身发展的目标而努力,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3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那么,他也就获得了一种无形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想学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并创设条件使学生尝到学习的快乐,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决心,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创造条件。激发兴趣的形式有多种,如:课前激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培养学生成功意识等,使学生逐渐具备获取地理知识的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目的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4鼓励式评价,激发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心理学家认为:人如何行为,取决于行为之时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的情境。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学习地理的能力不行,任课教师也作同样性质的评价,该学生就会很容易产生消极思想,随之又会跟着产生消极行为。事实上,每个人都是按照早已形成的看待自己的方式去行为的,尤其是在教与学的双方互动中,有时我们的一句鼓励式的话语,一个鼓励式的眼神或动作,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性影响,甚至可能会改变学生整个学习情况。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为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尽可能挖掘学习过程中蕴藏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发现和挖掘蕴藏在学生身上潜在的优势,充分肯定和表扬等鼓励性评价。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发现一个新问题,解决一个难点,都能得到课任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始终以良好的情绪给学生一种信任期望的心理定势,就会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惧、紧张心理,激发他们自觉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就会不知不觉进入对知识学习的“学习――领会――再学习”的不断更新的自我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就会自觉地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死学”为“乐学”,就会主动采用最适合自己特点、最优质的学习方式参与学习地理知识的活动,这样学习任务就能够顺利地、高质量的完成,同时教师也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常华锋 主编 《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法》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边

[2]边 涛 吴玉红 主编 《学习方法培养》 中国物质出版社

[3]陈 澄 林培英 主编 《义务教育 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物理前概念转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