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妹为何成怨妇

时间:2022-10-12 09:40:01

外来妹为何成怨妇

成千上百万的外来人员走进大都市打工,或是走进许多城市家庭生活,他们能否适应这个城市发展已成社会关注。当他们生存的观念与法治文明相互冲撞时,尊严、生命和罪恶的搏杀往往显得如此复杂和残酷……

2007年12月的一天,笔者随同电视台摄制组去上海嘉定某村,采访了一个外来媳妇扼死亲生儿子的悲剧。

善良婆婆对媳妇没有一句贬言

二层楼的院落,白墙黑瓦。一楼没有多少摆设的大厅里,坐满了前来安慰的人。几个女戚陪同我们上楼,二楼有个小厅,一眼就看到那间发生命案的房间。敞开的屋子里有一排大橱,一张双人床,一个梳妆台,一台电脑和一个书桌,还有墙壁上的一台空调机。小屋简朴,却有一种温馨的感觉,因为修饰过,整理过,床罩清洁而芳香。

在远离大城市的农村小屋,在一个相对贫穷的农家,竟然有一台电脑,让我觉得这家人家真的有些“品质”。被告人的婆婆指着床告诉我,媳妇就在这张大床上,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扼死。我忽然感到不寒而栗。

憨厚的婆婆脱下围裙,对着镜头讲,我们一家人对媳妇挺好的,一天三顿饭都是我烧好,孩子与她的衣服也是我洗。我儿子把每月1600元的工资交给她用,我没有工作,老头子是清洁工,收入只有700多元,要一家人开销……我们只盼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没有想到出现这种事情。

婆婆把小孙子的照片拿出来,一张张塑封的彩色照片,向我们展示着一个可爱孩子的千姿百态,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老人从大橱里拿出黑纱,放在孩子一张遗像前,悲怆的情绪霎时弥漫在整个房间。

善良的老人诉说了一些家庭琐事,对媳妇几乎没有一句贬言。

媳妇以儿子为筹码逼夫补彩礼

婆婆回忆当天案发时的情景:“那天我儿子凌晨跑回来,说出事了。我走到楼上,看到她(马一莉)坐在床上一声不响。我去摸孩子,孩子的手脚冰凉冰凉,额头也没有热度,我吓了,摸他的肚子,还有一点热气,我急了,问她怎么啦,她说没有什么。我看她傻傻的样子,也没有办法。这时儿子叫来几个亲戚,他们看了去报案,等急救车来,说孩子已经没有救了……”

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指控,2007年8月10日晚,被告人马一莉因为家庭矛盾,一时想不开,趁丈夫去上夜班之机,用双手将熟睡的儿子口鼻捂住。事后,她搂着孩子睡了几个小时,到凌晨三点,发觉儿子手脚冰凉,预感后果不妙,向丈夫发了短信,又给一位男网友发了短信,说自己把孩子弄死了……一个无瑕的生命,一岁半的幼儿,竟然在他的创造者手里戛然终结。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老人絮絮叨叨地重复那场案发的经过。眼里的泪水已经干涸。

旁边的一位大嫂说:“可怜啊,一个独生子,一个孙子,被这个不懂事的外来媳妇毁掉了。她吃他们的,用他们的,还报复他们,真是造孽啊。”

案卷材料反映,从外省来沪打工的马一莉,就借住在这个村庄,经人介绍认识了隔壁林家的独生子,两人恋爱没有几个月女孩就怀孕,不得不结婚。2005年12月马一莉生下一个孩子,一家人疼爱有加。但马一莉比较任性,又喜欢打扮,除了孩子的吃喝花用,她用手机、买衣服、上网打电脑等,把丈夫给的工资不到一个月就花了精光。因为要带孩子没有外出工作,经常为生活开销和公公闹矛盾,发展到公开的争执,还要求和老人分开住。为此,也影响到夫妻俩人的感情,甚至闹到要离婚的地步。2007年春节她带儿子回老家,过节后,独自一人回来。林家事后知道,在马一莉老家,嫁女儿都要彩礼,马一莉一分未得就成了林家媳妇,并为他们生了一个大胖孙子,公公却多处限制她用电用水等,这让她非常愤懑。于是,马一莉以儿子为“筹码”,要求夫家拿出5万元“彩礼”,否则就别想见孩子。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的林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第一次婆婆和儿子去“讨”孩子,讨不回来,第二次婆婆和儿子去要孩子,也未能如愿。无奈之下,婆婆只得央求老伴拿出2万元去“赎”孩子。林大伯非常气愤,和老婆也发生了冲突,最终,想见“心头肉”的亲情使他让了步,把节衣缩食省下的2万元送到河南,才领回了孙子。但公公与儿媳之间的矛盾也一触即发……

儿媳是要报复看不起她的公公

采访的过程中,亲戚几乎都在谴责这个母亲丧失天良的残忍和愚昧。一位大妈说:“外来妹真的不懂事,我们赶到房间发现孩子没气时,问她干了什么,她竟然说这是我的孩子,不要你们管!”

我们找到她的公公,老人看上去神情凄楚。进入他的房间,有一张床,几乎没有家具,一堆棉花胎放在脱漆的大箱子上。同儿媳的房间相比,可说简陋至极。公公说:“我是临时工,每天一早5点多起床去扫地,家里除了孩子的费用,都是我提供的。我儿子的工资都交给她,她随随便便用完后,又伸手向我和我老婆要钱,我们都被她榨光了。我们老了,要生病用钱,问谁去要?”

老人说,小孩快两岁了,媳妇从未提及自己上班的事情,家庭拮据,让她节省一些,她就是不乐意。更不要说有什么孝敬老人的地方!

“您恨她吗?”我问。

“不恨她,出了事情,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希望她在牢里好好的,早点出来。”如今,老人面对杀死自己孙子的儿媳还是宽厚的。他缓缓地转过头去,擦去了从眼角无声流下的泪。

这个男人的创痛是最深最重的

采访接近尾声时,意外地看到正好下班的马一莉丈夫。年轻人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移地走到摄像机前。他不愿多说,在记者的追问下,他一字一句地吐出了不堪回首的往事……

他戴着眼镜,斯斯文文地说着,对那场苦痛有着惊人的克制。但我知道,这个男人的创痛是最深最重的。他给了外来妻子应有的,因为满足不了她对物质的欲望,最终因为没有能够处理好家庭的矛盾,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和妻子。也许,当初听从妻子的建议,和老人分开住,可以保全一个小家。也许,受不了妻子的无理取闹,和妻子离婚,可以保留一个孩子的生命?我们没有问,他是否和被告人马上离婚,也没有问及他将来的打算。他平静地叙述,平静地哭泣,让我感受到一个男人无力承受的苦与痛。最后,他拉着我们一位检察官的衣角悄悄地说:“能不能不判她死刑?”

底楼不断传来喧闹的声音,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十分艰难。我几次让人下楼提醒安静,但乡亲们对马一莉的控诉无法平息,他们的激愤远远超过了几位当事人。与屋内的嘈杂相比,外墙的相邻院落,有个邻居在一针一线地织着毛衣,似乎与发生的一切无关。生死悲欢,就如一墙之隔啊!

生子之痛让她有加倍补偿心理

下午赶到嘉定看守所,终于看到了20岁出头的马一莉。她穿着破旧的红夹袄,头发用劣质的药水烫过,小模小样,羞躁不安,孩子气地低头答话,又任性地不愿抬头见人。在她稚气而端正的脸上,一双幽怨的眼睛,画过眼线的眼睛,永远映在我的脑海――这小动物一般的脸,制造的罪恶背后隐藏多少人生的痛苦与心酸?

马一莉说她17岁就出来打工,在广州等外地几个城市干过活,后到上海,经人介绍到嘉定一家小厂干活,没日没夜每月才千把元收入。和林先生认识不久就互相喜欢,喜欢他的文雅和温情。她像一只没有巢的鸟,在外面飞久了,想被人疼爱,被人关切。她不想很快结婚,不想马上做母亲,她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呢,但肚里的孩子顽强地长大了,她不得不仓促地和小林把喜事办了。糟糕的是,她没有注意休息,患了妊娠性肝炎,吃了许多药,最后到医院住了一个多月,花费1万多元巨款才生下了儿子。这儿子带给她的痛苦,让她对生活有了加倍要求补偿的心理。

我问她干活苦吗,她说能够经得起。每月除去房租、生活费,自己还能够留二三百。

我问,怎么会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孩子?她说,那几天心里很乱,想不通为什么公公一再克扣她的生活用度。公公还在外面说,这个媳妇是花钱买来的,孙子也是钱换来的,等等,让她非常屈辱。她把心里话跟丈夫说过,丈夫劝她节省一点,忍让一点。她的心情非常郁闷,就经常打电脑向网友倾吐心事,以期得到排遣。她觉得身体不好,每天带孩子很累很烦,就容易发脾气。

我责问,你婆婆已经包揽了家务事,你丈夫把所有的工资都交给你了,你还不满足吗?养儿子是你的天职啊。她低头无语,只是把头勾得更低。和其他女人相比,她还是幸运的,有丈夫的爱,还有婆婆的照料。作为一个弱女子,为什么就不能体谅这个困难家庭的给予与付出呢?

我问,你每个月的开销远远超过公公一家的,你自己又没有积蓄,让他们怎么办?

马一莉孩子气地撇撇嘴,说小姐妹也有嫁当地上海人的,日子比她好过。如果上海人穷,就找外来妹结婚,也不应该把媳妇当成“”。她似乎挺委屈的――家庭不富裕也就算了,最受不了公公刺人的话,她决定要报复。孩子是公公的“心头肉”,她一气之下,就把孩子给伤害了。

可是,孩子是你的儿子啊,你辛苦怀孕300多天的果实啊,你怎么下得了手?她只是辩解,那几天神思恍惚,想不开,又没有人开导,就把气撒在儿子身上了。现在挺懊悔的,大胖儿子没有了……

马一莉还说,她老家在非常偏僻的农村,杀死婴儿的事情并不鲜见,有的人家为传宗接代杀了女婴,有的人家扼死了患有重大疾病的婴儿,在落后愚昧的地方,孩子的生命完全掌握在父母的手里。

如此愚蠢的社会认同,甚至没有罪恶感的谋杀,成为外来妹扼杀自己儿子的心理基础,真的让人震惊。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给的,就像一样物品是自己拥有的,没有独立的价值,因而可以轻易地剥夺与毁弃。对一个已经进入大城市,却远不能适应城市文明规则的农村女孩,又岂能用一个“法盲”的字眼来揭示悲剧的内涵?

她甚至天真地认为,用这种办法教训公公,村庄里的人会指责他对儿媳薄情寡义,而她与丈夫都年轻,将来再生一个孩子没有问题。

当做人的道德底线被一种愚昧的观念所击穿,不择手段的行为就没有了节制。因此,她可以用儿子换取“彩礼”,可以用儿子换取“尊严”,可以用儿子报复管制和触怒她的公公……

你认为达到目的了吗?我问。如果你自强自立,像大多数真正的上海女人那样去奋斗,会一无所有吗?

她一声不吭。

你的丈夫希望能保全你的生命,你的公公婆婆希望你早点出狱,你知道吗?

我终于看到她的眼泪,由于她的头很低,只能从披散着头发的脸上看到两行清亮的泪水。司法鉴定显示,她没有精神疾病,必须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不能忽视外来媳妇的窘境苦闷

一个女人得不到相对的尊重,用如此决断的手段来报复,作为一个母亲,真的不能宽恕。但外来媳妇的观念误区和精神苦闷,也需要社会与家庭的重视与关怀。没有关爱和援助的日子,如同漫漫沙漠,而陷于精神绝境的生活,很可能让心智不全的人走向没有人性的选择。

离开羁押的场所,我的耳边长久地盘旋着她的公公和婆婆温良的话语,而她丈夫黯然的哭泣,真的让我无法释怀。

圣诞前夕,我在单位上班。同事说,一个老太太从嘉定赶来,要和我说说话。我忙于赶稿,让同事先接待。半小时后,我下楼,看到一个朴实的老妇人,穿着退色的格子花呢衣服,正满面微笑地跟我打招呼:“阿姨,你来了,我谈好了。”我看到这熟悉的脸,忽然心头被揪了一下似的痛!上周二,我陪电视台记者去采访她――马一莉的婆婆,在今天赶了两个多小时的路,就为了告诉我:她在电视里看到了一个同样的家庭悲剧――好在那个孩子没有死,和她抱大的孙子长得一模一样。她悄悄地央求我,如果她的孙子还活着,就是不回家也可以的,你们替我好好养着。老人梦呓般的话,实在让我心痛,以至我说不出话来。那个节目还没有制作完成,当然还没有放,老人看了电视连续剧里的情节,受到刺激,把自己已经去世的孙子当成那个孩子,这么深重的精神创痛,让我一句话就平复或抚慰,行吗?我只能无言地点头,点头,点头,直到老人得到求证了,微笑了,才劝她早些回家。

送走老人,我的心情非常沉重。

谁来对老人一家进行精神的抚慰呢?谁能够赔偿这场罪孽带来的伤害呢?罪恶可以被惩罚,人生的伤痛往往抚平不了,甚至在某些人心里会越埋越深。在人的生命面前,那些家庭琐事多么微不足道,而给人造成的伤痛又无法弥补。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天伦之爱竟然抵不过对家人的仇恨,与我们倡导的生命价值与人格尊重距离多远啊。女人的自尊来源爱,只有爱才能让我们高尚。■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上一篇:迈向和谐的“第一群租小区” 下一篇:迷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