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施工中如何控制好质量

时间:2022-10-12 09:38:06

浅谈桥梁施工中如何控制好质量

摘要: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对于质量的要求时整个工程的最严格的要求,质量控制也是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事情。质量控制在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我国的桥梁施工中仍然存在很多质量问题,一方面桥梁工程事故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桥梁建设中质量不合格导致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这两类问题都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 也是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可以避免的。本文探讨了桥梁施工中控制好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化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公路桥梁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施工质量控制是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根本保障,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度重视。

1、施工前准备控制

所建桥梁处工程地质和必要的水位地质资料;桩基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场地和邻近区域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资料;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桩基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桩基钢筋砼所用建材(水泥、砂、石、钢筋)的质检报告。施工平面图上应标明桩位、编号、施工顺序、水电线路和临时设施的位置;制定施工作业计划和劳动力组织计划;制定机械设备、工具、材料供应计划;制定季节性(冬、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人工挖孔灌注桩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1)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 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2)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严禁一闸多用。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

2、灌注桩孔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为核对地质资料、检验设备、工艺及施工技术要求是否适宜,桩在施工前,宜进行“试成孔”。开孔前,根据建设单位的测量基准点和测量基线放样定位,经监理复核,用十字交叉法定出孔桩中心。桩位应定位放样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并派专人负责。当桩径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m 时, 应采用间隔开挖。第一节井圈护壁的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50~200mm,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修筑钢筋砼井圈护壁应保证:护壁的厚度、配筋、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每节护壁在当日施工完毕;护壁模板在24h 后拆除;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时,应及时补强以防造成事故。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不应积水,终孔后应清理好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渣、积水, 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和灌注桩身砼。成孔的允许偏差应满足:桩径±50mm,垂直度0.5%,桩位±50mm。且底部扩大段要按设计挖成圆台状,保证尺寸。

3、钢筋笼质量控制要点

钢筋进场要验收,要有质保单,并要求作力学性能试验和焊接试验,合格后才能启用。焊条要有质保单, 型号要与钢筋的性能相适应。钢筋笼制作严格按设计加工,主筋位置用钢筋定位支架控制等分距离。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箍筋或螺旋筋螺距允许偏差±20mm;钢筋笼直径允许偏差±10mm;钢筋笼长度允许偏差±50mm。加颈箍宜设在主筋外侧,以加强对钢筋笼的箍子作用,且不会增加施工难度,主筋一般不设弯钩。钢筋笼搬运和吊装时,应防止变形;安放前需再检查孔内的情况,以确定孔内无塌方和沉渣;安放要对准孔位,扶稳、缓慢、顺直,避免碰撞孔壁,严禁墩笼、扭笼。注意钢筋笼的标高,到达设计位置后应采用工艺筋(吊筋、抗浮筋)固定,避免钢筋笼下沉或受混凝土上浮力的影响而上浮。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为无护壁时70mm、砼护壁时35mm。保护层用水泥砂浆块制作,当无砼护壁时严禁用粘土砖或短钢筋头代替(砖吸水、短钢筋头锈蚀后会引起钢筋笼锈蚀的连锁反应)。垫块每1.5-2m一组,每组3 个,圆周上相距120°,每组之间呈梅花形布置。保护层的允许偏差为±10mm。当成孔深度与设计深度不同时,钢筋笼长度也宜随之变化,但摩擦桩的钢筋笼长度可不变。

4、砼灌注施工控制要点

检查成孔质量合格后应尽快灌注砼。在灌注砼前, 应进行清孔工作, 要求孔壁、孔底必须清理干净,孔底无浮渣,孔壁无松动。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端承桩50mm、摩擦端承桩和端承摩擦桩100mm、摩擦桩300mm。当有地下水而渗水量不大时,则应抽除孔内积水后,用串筒法灌注砼, 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砼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如果渗水量过大,积水过多不便排干,则应用导管法水下灌注砼。砼的粗骨料可选用碎石或卵石,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并不大大于主筋净距的1/3。坚持按配合比投料,砼坍落度不宜过大,以5-8cm 为宜,每50cm 为一层及时振捣,砼灌注要保持连续。坍落度损失大于5cm/h 时,要调整配比。砼拌合料质量控制,每盘砼的拌和时间不得少于90 秒, 开始搅拌时必须做一次坍落度检测,调整好流动性,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灌注时作坍落度损失的观察,以指导砼配合比的调整,拌好的砼应立即使用,有离析现象严禁灌入桩孔。注意桩头砼的标高,应适当超出设计标高,以保证在凿除浮浆层后,桩头进入承台内50~100mm。桩身砼必须留有试件,对直径大于1m 的桩,每根桩应有1 组试块,且每100m3砼及每个灌注台班不得少于1 组,每组3 件,试件的制作必须客观真实, 严禁“开小灶”。气温高于30℃时注意缓凝,气温低于0℃时注意抗冻。

5、桥梁伸缩缝控制要点

坡桥的T 梁预制时应考虑到由纵坡引起的梁长变化,导致伸缩缝宽度过大或过小,或造成梁端与背墙面顶死而割断T 梁顶端的预埋钢筋,直接影响到伸缩缝的使用寿命。T 梁安装后再浇注封锚端砼,有利于控制各梁端平齐,顺直;在背墙顶和T 梁端顶伸缩缝预埋钢筋要避免高低度不平,防止被运梁车辆压弯变形。完工后对伸缩缝的宽度、顺直度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应进行整改,如:伸缩缝宽度不足的一定要凿除,过大的要设牛腿补足宽度或使用大一级的伸缩缝装置。经检查合格后应先清理盖梁或台帽上的垃圾,然后在伸缩缝预留槽内设木板,回填低标号砼。选择性能良好的伸缩缝装置,精心施工,保证桥面伸缩缝处的平整度完好。桥台填土应选用排水性和压实性能良好的回填材料(如级配砂砾或中砂),达到最佳压实度,减少台背填土的沉降量。

6、成本控制要点

在做好进度、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为了有效控制好项目成本,项目部应建立全面成本控制体系,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对项目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进行控制。首先,从施工组织设计考虑,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技术要求,结合项目部的施工能力、技术水平、机械设备等实际情况,选用经济、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缩短工期,减少成本支出。其次,从技术的角度来控制,每个施工方案都进行经济性论证,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进而降低成本。在实施目标成本管理中,项目部不断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潜力,如材料采购采用公开、公平、公正地竞价,在保证钢筋、水泥、小五金等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材料价格、降低工程成本。

参考文献:

[1]曹振生.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探析[J].交通标准化.2011.04.

[2]廖晓瑾.论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9(8).

上一篇:试论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下一篇:浅谈建筑工程中电气安装施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