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结构功能框架梳理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建设需求

时间:2022-10-12 09:11:00

利用结构功能框架梳理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建设需求

[摘要]学分银行已成为国内外实践终身教育的主要形式,学分银行及其管理系统建设则需要细致的需求分析。我国学者提出的学分银行子系统划分方法偏重功能分析,以此为基础补充结构要素分析,整合而成的学分银行结构功能框架是综合分析学分银行结构与功能的方法与工具,为学分银行建设的后续环节提供支持。韩国学分银行和我国自考制度学分银行的案例,阐述了学分银行结构功能框架的使用方法与效果。

[关键词]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结构功能框架;韩国;自学考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3-0071-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3.014

从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实践来看,学分银行制度已经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实践形式。由于学分银行制度本身具有标准多样、过程严谨、操作复杂等特点,其学习成果认证及学分积累与转换两大核心功能的实现需要功能强劲的管理系统提供支持。提取和分析学分银行的结构与功能,则是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

一.学分银行子系统结构

根据我国学者杨黎明的点,学分银行的结构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学分标准子系统、学分互认子系统、学分积累子系统、学分兑换子系统和学分诚信子系统,如表1所示。

可以看到,以上划分方法以学分银行的功能为主要线索,界定了五个子系统相对独立的功能,具有简单、清晰、直等重要特点。但该划分方法尚未描述各个子系统的组成要素,将组成要素与该划分方法想结合,即可得到学分银行子系统与核心要素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由对应关系可以发现三个问题。第一,除课程标准子系统只包括认证标准等各种静态要素外,其余子系统既包括静态要素,又包括动态过程(如认证过程等),但静态要素与动态过程的分析方法不同,对系统设计的影响也不相同。第二,静态要素中既包括可当做操作客体的操作对象和操作工具,又包括影响操作过程的属性和特征。前者是认证过程的载体,如认证内容和认证标准;后者是认证过程的影响因素,如认证单位和认证级别,两者对操作过程的作用和影响不同。第三,该划分方式关注功能而非要素。以功能为划分依据,关注各功能的区别与联系,但对学分银行管理系统中各要素不同的作用方式,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区别关注较少。

所以从功能出发的划分方法不能有效分析学分银行的要素和结构分析,需要采用一种方法兼顾结构与功能。

二.学分银行结构功能框架

1.学分银行分析方法的调整原则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确定和详细说明客户需求”的要求,我们提出以下原则调整学分银行的分析方法。

第一,静态要素与动态过程相分离。如前所述,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以动态过程为基础,操作对象则以静态要素为基础,两者的作用不同,分析方式和对设计的贡献也有差异,所以在探索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的建设需求时,需要将静态要素与动态过程分开讨论。

第二,实体对象与影响因素相分离。因为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的影响因素决定了操作过程和操作对象的具体实现方式,故其影响因素在时间上应最先考虑;此外两种静态要素的作用方式不同,所以两者也应该分开讨论。

第三,操作主体与客体工具相分离。在学分银行管理系统中,对操作主体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主体类别与对应权限,对操作客体工具的界定主要集中在其表征方式、使用方式和使用效果。两者关注点不同,也应该分开讨论。

2.学分银行结构功能框架

根据以上原则可得学分银行结构功能框架,如表3。其中,属性模块用于记录学分银行管理系统静态要素中的特征与影响因素,是建设学分银行管理系统最先需要确定的内容,也是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的根基。对象模块用于记录学分银行管理系统静态要素中的操作对象与操作工具,是操作主体的直接作用对象。用户模块用于记录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的用户组织结构关系,定义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的操作主体及其权限。流程模块用于记录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的动态过程要素,是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功能的基础。

学分银行结构功能框架可以从四个角度细致全面的掌握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的需求,且四个模块对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的作用方式不同,模块内部则基本相似,所以借助学分银行结构框架可以有效协助系统开发者进行需求分析。

三.韩国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

下面将利用学分银行结构功能框架分析韩国学分银行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

1.建设初衷、制度保障及组织结构

根据1997年颁布的《学分认定法》,韩国政府以增强对非正式、非正规教育形式的认可,促进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为目的,于1998年推出学分银行制度,提供包括机构认证和学习成果认证在内的认证功能、学分积累功能,以及授予学士学位或两年/三年副学士学位转换功能,并通过立法和设立专门机构的方式予以保障,如图1所示。

2.认证标准与认证过程

韩国学分银行的认证工作包括认证教育/培训机构和认证学生的学习成果两部分。其中教育/培训机构认证的标准包括以专业为单位的标准化课程体系(Standardized Curriculum and Syllabus)和机构认证标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认证则依据六种学习成果类型。

韩国学分银行系统每年认证教育机构一次,认证流程如图2所示。

学习者使用学分银行认证学习成果需要完成注册和认证两个步骤。如图3所示。

3.学分转换标准与转换过程

学分达到要求的学习者可得到教育科学技术部授予的学士学位、三年制副学士学位或两年制副学士学位。申请转换过程如图4所示。

4.小结

综上,韩国学分银行系统通过立法设立专门机构的方式自上而下管理,因为执行机构较其他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机构更高一级,具有获得其他机构支持的条件,故使用学分银行单向认证和累积其他类型教育成果,转化为国家学位。

从其认证的机构和学习成果可知,其认证级别为高等教育,认证类型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正式教育形式,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非正规教育形式。其各机构自上而下分工明确,权限逐层递减。

韩国学分银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如表4所示。其中,对象模块可直接细化为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用户结构可细化为数据库设计和用户权限设计,流程模块则可转化为功能设计。

四.我国自考制度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

1.定位、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

自考制度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因不限制考生条件、采用完全学分制、以国家考试作为认证标准、认可部分非学历证书,自考制度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公平性和衔接性等特点。自考制度建设学分银行力求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认可范围,拓展与其他各类教育形式的衔接,推动终身教育发展。

在组织结构方面,自考制度学分银行将沿用自考制度现有的组织结构框架(如图5)。其中全国和省两级考委负责制定国家和各省政策,开展理论研究,指导实践推进;全国和省两级考办负责主持自考的日常工作,维持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的具体运行;由全国考委设置的专家委员会在原有课程大纲、专业计划的基础上负责学分银行课程、专业、认证、转换等各种标准的制定;由省级考委指定的主考学校负责考评其主考专业的实践环节成绩,并录入学分银行管理系统。

自考制度学分银行服务于成人继续教育领域,定位在高等教育层次,以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为主要落脚点,主要认证正式教育中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职业认证及少量非正规教育形式。因与其他学历教育形式级别对等,不同于韩国学分银行由政府设立高于各学位授予单位的专门机构统筹管理,故自考制度学分银行不具备单向认证其他学历教育的条件,只有与其他机构合作协调、双向认证,才能得到其他形式和机构的支持。所以自考制度学分银行系统内部管理沿用自考制度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而认证方向则采用与其他机构对等的双向互认。

2.认证与转换标准

自考制度学分银行以现有专业目录和课程大纲作为核心认证标准,一方面认证满足授课资格和教学质量的教育机构,一方面认证学习者在符合条件的授课单位参与学习的成果。经过认证的学习成果将被转换成学分,与学习者参与的课程一并存入学分银行管理系统中。专业目录同时作为学位转换标准,当学习者达到该水平后,即可申请转换学位。故自考制度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的认证标准主要包括专业目录和课程大纲,认证内容包括机构和学习成果,以学分和课程信息作为学分积累的单位,以专业目录作为学位转换的依据。

3.认证与转换过程

如上所述自考制度学分银行管理系统需完成三大过程:机构认证过程、学习成果认证过程和学分转换过程。其中,机构认证过程分为五步:1)机构提交认证申请;2)省级考办审核其办学资格;3)专家委员会认证其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4)专家委员会与省级考办共同提交材料到全国考办;5)全国考办根据标准和条件最终审批。学习成果认证过程分包括:1)学习者提交学习成果;2)机构审核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或批量录入学习者的学习结果;3)省级考办审核学习者的学习成果;4)系统将通过审核的学习成果转换为学分并记录。学分转换过程包括:1)学习者申请转换学位;2)省级考办初审转换申请;3)全国考办终审转换申请;4)全国考委授予学习者学位。

4.小结

综上所述,自考制度学分银行的结构与功能如表5所示。

五.总结

学分银行结构功能框架是分析学分银行特点及其管理系统建设需求的重要方法。我国建设学分银行及其管理系统时,也应首先采用学分银行结构功能框架梳理学分银行的建设需求,以支持后续的设计和开发过程。

上一篇:多媒体课件中插图对听障儿童阅读影响的眼动研... 下一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办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