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效益之花绽开

时间:2022-10-12 08:35:31

让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效益之花绽开

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新奇、趣味性逐渐减弱;学生素质起点低、基础差、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有的学生基础牢固,能够主动、认真学习,有的学生不够重视,尤其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或无所求,或放弃;学习内容繁多而时间紧张,都为学习化学增加了难度。因此,要提高课堂每一分钟的质量,教师除了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之外,还得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一、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动机,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精彩的“烧不坏的手帕”、“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自然风干出现什么效果”、“魔法点灯”、“瓶吞鸡蛋”等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除了认真做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之外,教师还可以对一些实验进行改进。如在学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时,可增添一个由学生亲手操作的实验:(1)取两个相同的软质塑料瓶,让它们都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向其中一个倒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塞紧塞子,振荡。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瓶明显地瘪了。(2)向另一个瓶倒入相同体积的水,迅速塞紧塞子,振荡。学生将两次实验观察到的不同现象作对比,便可亲自感知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反应。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进一步强化、理解知识。此外,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也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进为探究性实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当然,化学教师高尚的人格,对学生热情的关心与鼓励,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讲授,幽默大方的行为等因素,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到不可低估的情感作用。

二、改进课堂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最佳的方法或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生动活泼地获得发展。因此,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它需要讲究策略。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地、自主地探索和获取知识的重要过程,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之中,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来调控课堂,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呢?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把教学内容准确地向学生讲清楚,而往往忽视了各种教学方法的采用,逐渐形成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会使教师的教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学变得被动、无趣,影响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展。而自主性学习就要求教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有步骤地精心引导学生,适时地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

在化学课堂上,我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并取得显著的效果。在课堂上,首先从“小练习”入手,复习前一节课的基础知识或者一些与新课内容紧密联系的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知识要点”内容,在教师指导下对照课本上逐个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掌握新知识;与此同时,教师相机点拨,归纳;最后,针对每个知识点让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教师一边检查学生练习的情况,一边对出现的共性问题马上释疑解难,对个别的问题就通过教师或同学的帮助进行个别辅导,保证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进步。

三、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按照新课程理念,怎样面向具有不同特点的全体学生呢?怎样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呢?在化学教学中,我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等差异情况进行合理的编排和搭配,以五、六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各具特色、取长补短。将不同性格、能力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使小组成员中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思维敏捷,有的具有独特的创新精神等,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教材中“讨论”等内容,可布置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完成。如上册课本P47页《水的组成》,在水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这个变化的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有无变化?讨论的气氛相当热闹,整个课堂都活跃起来。在讨论与交流过程中,学生学会如何交往,学生懂得如何合作学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成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地理专题式教学初探 下一篇:初中政治课堂开放性教学再塑探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