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德育与德育的理性

时间:2022-10-12 08:09:39

朋友:您看见过德育工作者常常面临德育教育:枯燥乏味,言行相悖,尬没劲的情况吗.您怎样看待这种情况.对这种枯燥病笔者试谈如下孔见。

重"规范"轻"思想",普天之下,从系统到单位各种各类的职业道德规范应有尽有,而道德水平的滑坡仍然在所难免.官本位的影子在道德领域内还阴魂不散"严加管束"的下意识里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者的主体化作用,用外在规范 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内砺过程。至使德育误入重“规范 ”轻“思想”之歧途。个体的差异,必将在思想差异中表现出来,而思想差异正是德育工作的最基础的平台。我们应该重视,尊重个体的有差异的独立思想,用等待、理辩、修剪、促内化来对待思想的发展变化,轻视受教育者在德育内化的主体作用,忽视他们的思想个性,就很难建立起他们对道德规范的基本信任。缺乏了这种基本信任,道德规范在受教育者内心中也不过是一纸文字而已。这就使我们的“规范”在实施中丧失了必要的思想性,人性化,平民化,从而失去规范应有的理性和趣味和作用。

重"动情"轻"晓理 "动之以情作为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本无非议,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切入点,往往动情过滥直接败损了德育的正当性品味使德育教育失色,“理”需要的是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文明修养作为基础,强化了文明和文化修养理才能扎根在地上,这时晓理的内化功能才能真正地出现。其实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应是德育的应有之含意道德理念是一种心悦诚服的"理"有不晓而明的功效。有理才有德,无理不成德,情作为晓理的剂,要理正情才浓。理歪情虚。重动情轻晓理这本属一种本末倒置,如果强化它,我们的德育就会因失去其社会化标准而退化回到狭隘的群族价值观念上去。这与当前的德育目标趋向相去甚远,所以我们说无论脱离实际的动情多么深动,它的成效都将是苍白无力的。

重"社会"轻"个人"对个人而言社会的道德影响是主动而多层面的,而个人的言行又补充和丰富着社会的道德影响,现在的学生由于历史原因(独子)个体的自觉度较高,自我中心意识较发展,这本该因事利导地引导 ,而我们的德育确偏偏重社会轻个人,将个人置于被训戒、被貌视的地位。形成了自我中心和德育中心相分割而不是被兼容的状态。使德育本身由于脱离实际而营养不良。学校 德育中存在的重社会轻个人、追求道德社会绩效的倾向,不能说没有受重社会轻个人思潮的影响。如果让“社会性”不是影响“个性”而是控制个性那么道德的社会性源泉也会枯竭。我们主张道德的社会性,但不迷信它。“个性”的良性张扬有利于发展道德的社会性。德育的对象和出发点都是个人,个人共同利益的综和才组成社会利益,我们“重社会而轻个人”在道德教育中真可谓本末倒置。个人理念,个人起点,个人情况,直接或间接的决定着“社会观念”只有重视了个人,才能有效地发展社会。

重“表演”轻“生活”学校德育工作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 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青少年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来代替对青少年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 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使一些本来属于道德范围内的问题表演化;或者从工具主义立场出发,把一个人的当时表现,看成是道德品质的全部,当成政治上进身的条件,会表演者经常连升三级不在话下。追求慎独人格和独立价值不会表演者往往埋没于尘烟喧闹之中,更有甚者被斥为”傻”在使用中被看成是“刺头”不敢使用。即是使用也全仗当时当地领导个人的用人品质健康。这种机制很不利于我们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甚至还会扩大德育工作的负面值。在德育实践中我们往往欣尝那些听话的学生,德育工作的评估也是以“听话”的学生群为水准,于是一个报告,一个活动,一个事迹,就可以制造出一次掀然大波。波浪之后一切又复原如初。有些地方甚至把学生作为开工,剪彩,祝寿,广告,游行,充场面以及领导迎来送往的凑热闹的道具。我们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德育实践中我们也应该积多日之寒,以养三尺冻冰。从小事做起,从学生的生活起居,言谈举止,个人习惯切入我们的德育工作。并让同学对此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让德育在生活本源中去展开,去发展,去积累。

学校德育工作理性缺失的后果:首先,它伤害了德育工作本身。由于过分的政治化取向,使得在具体实施 德育时,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而对道德问题却麻木不仁。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对于道德问题的普遍失敏现象,对各种不道德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同时也为社会观念的没落,腐败温酿了不良空气。由此,很难形成现代生活所必须的国民基础道德。每一个人不仅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他可以突出于人群以彰显自已的特性而不可以脱离于人群而实现自我价值,甚至不能脱离于人群而丰富,完善和形成个人的价值。当我们看清了这些方式或范畴的偏颇和不足并适时地调控,修正,平衡这些不足,撞车,内耗,才能避免德育工作常常面临的枯燥乏味, 尬没劲的情况。究其原因,我们的德育还是在其根本上缺乏相应丰满的理性支撑。德育本身必须要有深厚,雄辩的理论来滋润和浇灌。使它成为受教育者可学,可爱,可思,可开发的又一学问的源泉。

。如果把道德的工具价值与目的的理性价值等同起来,使道德的实践规范作用成了唯一的作用。那道德教育就失去了超越现实经验、批判和引导现实不断趋于完善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力量。德育实践中的偏差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化,我们只是认为不应一味地,公式化地倾向于一隅,使德育的实施失之平衡,而埋下塑造残缺人格的隐患。我们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对学生既要开启引导功能,又要开启尊重功能。这样学习主体的良性选择和内化机制才能凑实效。各种德育范畴之间才有和谐宽松的发展空间。他们才会各得其所地专注于完善自己的领域,加强而不是削弱德育教育,避免道德教育中各范畴互相冲击而使自已时存时亡,从根本上扭转德育教育中各范畴间纠缠不清、互缚手 脚,甚至多败俱伤的低效局面。

那么我们的德育的理性应如何选择.如何立足呢.

德育的理性根据地就在于我们古老的国粹思想体系中。我们应该勇敢地占领它,开发它,光大它,发展它。就儒学而言,且不论儒学思想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单就其中“修身”、“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 “自省”、“慎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日克己服礼,天下归仁焉”“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类似相关思想而言,如果剔除其中糟粕,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中学生基本人格和生活责任感,仁爱的社会生活态度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和完善的自我意识,健康的人格,利国齐家的价值观,为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上一篇:乱糟糟来过了精灵 下一篇:有效开展探究活动 绽放政治学科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