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让历史课堂灵动

时间:2022-10-12 08:05:08

讨论让历史课堂灵动

新教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德。

我在导学八年级下册第21课《古老帝国的悲哀》第3目深刻的启示时,设计了这样两个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问题一:若拜占廷帝国皇帝与中国的唐太宗相遇,太宗皇帝会对他说些什么?问题二:若拜占廷帝国皇帝遇到日本大化改新时期的天皇,他们又会如何进行交谈?

对于这样开放式的问题,我们听课老师都很期待,特别想知道同学们会得出怎样的结论来。

学生看了课文和问题后,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有的交换意见,气氛慢慢活跃起来。老师也走近学生,有时停下来与学生一起交流。老师看了一下时钟后说,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想法。同学们毫不示弱,一个接一个地各抒己见。我和听课老师后来记录了其中几个有说服力的答案。同学们就问题一的回答是这样的。甲同学认为:“唐太宗会对拜占廷国皇帝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国君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乙同学的回答是:“唐太宗会对他讲一个‘水煮青蛙’的故事,然后劝拜占廷国王要有忧患意识。”丙同学讲:“唐太宗也许会对他说君为舟,民为水的典故,作为国君要懂得节约,爱惜民力,把虚心纳谏等治国方略传授给他。”老师归纳说 :同学们的回答很有道理。大家对“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忆犹新,同时也对古老的拜占廷帝国皇帝奢侈享乐生活给予否定,对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原因加深了理解。给同学们掌声。针对问题二有同学这样回答:日本天皇会先吹捧拜占廷国皇帝,对拜占廷帝国的繁荣富裕羡慕不已,拜国皇帝听了很高兴,然后就提出要向拜占廷国学习,派遣使者来拜占廷帝国学习。拜国皇帝也就高兴地接受。老师听了高兴的说,你们都有外交潜能。

无独有偶,我在导学八年级下册第24课《昔日的辉煌》中第2目“文学的基石”时,首先针对古希腊悲剧做个铺垫,老师指导学生完成了课文知识后,又和同学一起简述《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接着老师还补充了同学们熟知的社会热点事件。老师说:同学们,有报道称,广东军人邓益龙救落水者而逝;博罗罗阳一中学生结伴到东江游水,一人落水后,同伴施救,结果5人溺亡。下面请同学们回答一个问题:帮助别人而牺牲自己就叫悲剧吗?同学们对施救行为又有何看法?一女生说:“老师,我认为救人牺牲者是愚蠢的。我觉得有能力才施救,无能力就不要施救。”此观点立即引来几个同学赞同,此时老师并未得出结论,只是微笑着鼓掌。老师接着问:还有何看法?一个男生说:“我认为施救要考虑社会价值,如果救一个老人,而让年轻的人牺牲了就不值了。”老师对大家说,张XX同学的发言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则报道,一个名叫张华的大学生跳进一个粪池救起了一个老农,张华自己却牺牲了。同学们惊讶地“啊”了一声。有的说不值得的,也有说了不起的。老师微笑着问:“这是悲剧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是悲剧!”老师接着说:“对生命的价值同学们有自己观点,请同学们放开思路,再讲讲看法。”课堂的讨论更激烈了。李同学接着说:“若按张XX的说话,救一个比自己年轻的生命就认为是有价值,他这是以剩余的生命长短来衡量人生的价值的大小,生命是不可以用长短来衡量的,他的回答是不合常理的。而且,我们还不能确定这年轻的生命以后对社会是有益呢,还是有害的。”同学和老师都笑了,并热烈地鼓掌。老师接下来说:“刚才听了同学们的讨论和发言,老师很高兴,老师也受益匪浅,同学们的认识不浅啊!(鼓掌)”老师继续说:“我也想发个言,谈谈我的看法,大家想听吗?”“想。”老师说:“所谓悲剧是人们在与苦难、挫折相拼搏时遭到失败的结局,但人们敢于拼死抗争的精神和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大家认为为了别人利益而勇于牺牲自己是悲剧的一种模式。同时也可认为是生命的升华。同学们对生命的认识有不同都很正常。大家认为对施救也要讲策略、技巧、不能盲目施救,要量力而行,防止更大的悲剧的发生,这种看法老师非常认同。而大家对生命价值的讨论,也有不同的见解。我们的社会给了郑益龙们应有的荣誉和评价。再比如像、、邓稼先等等,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和思考,祝愿我们大家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上一篇:共读整本的书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创设情境引活水以写促读水成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