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杨树部分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时间:2022-10-12 07:28:28

浅谈杨树部分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摘 要】本文通过对黑绒金龟防治技术、白杨透翅蛾防治技术、青杨天牛防治技术、杨干象防治技术、啄木鸟招引、整枝技术、营林技术的详细分析,对部分杨树虫害使用综合防治措施,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杨树;虫害;综合防治

随着我国工程造林的实施,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杨树害虫的发生和危害已成为当前森防工作的重心。我们采取1-5年生杨树幼林以化防、营林整枝为主,生防为辅。5年生以上杨树农田防护林以生防为主,化防、皆伐更新为辅。作到分类施策、适时防治、达到了造林保成活、成林的目的。

1.黑绒金龟防治技术

黑绒金龟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出土,一般年份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发生危害盛期。出土成虫先取食发芽较早的杂草(蒲公英、野蒜苗等)进行补充营养,逐渐扩散至喜食寄主(杨树植根造林苗)嫩芽上。由于虫口密度大常常造成植根苗和杨树插条所有的主芽和萌生的不定芽被吃光。特别是经过全面整地的直接造林地块,由于沙质土杂草萌发少,对植根造林成活危害更为严重。用氯丹粉制成毒土防治黑绒金龟有很好地防治效果,但在部分乡(镇)的防治效果很差,经多次调查,原因是新造林地周围没有或者只有少量其他林地作屏障,药粉往往被大风吹散或被流沙、尘土覆盖,虽经多次投药效果仍不理想。经过实验,推广了用塑料袋套在植根苗上防治黑绒金龟。具体做法是:在4月下旬(造林苗木萌动前)套袋,3周左右危害期过后,撤去塑料袋,一次防治效果达100%。同施毒土相比每公顷可省人工和药费75元左右,一次防治保全苗,并有增温作用,生长期可提前10-15天。

2.白杨透翅蛾防治技术

2.1虫瘿钻孔防治

在1-3年生的杨树林地上,4月中旬树液开始流动时,用特制的防虫锥在虫瘿上3-5处钻孔,然后用磷化铝颗粒剂堵孔,效果达98%以上。

2.2性引诱剂防治

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分二次挂三角型白杨透翅蛾性诱捕器,高度在树干1.3m左右,平均每0.67h挂1个,靠近林缘和防护林带可酌情密度增加,林地中部可稍稀一点。经过几年的防治效果调查,诱蛾率平均在60%-70%,最多一个诱捕器上可诱雄蛾13个,平均为4个,从宏观上大大降低了整个林地虫口密度,减轻危害程度。

2.3涂抹、注射防治

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用40%氧化乐果乳油、敌敌畏乳油和水配成1:1:40药液,点涂白杨透翅蛾初期浸入孔(在叶腋处见到黑褐色虫粪)。后期幼虫钻入树木阳面(在叶腋处可见到污白色虫粪),则改用打毒针,以10ml规格注射器,7号针头较方便,将配成的药液装在有胶塞的滴流瓶内,可放衣袋中,作业方便,防外泄、防挥发、防中毒,平均防治效果95%以上。

3.青杨天牛防治技术

对2-3年生的幼林和林带,结合冬季整枝,剪除虫瘿枝,如虫源较多,可结合防护林更新进行皆伐清除虫源。在5月中旬至下旬,当有30%左右青杨天牛羽化时,用氧化乐果、敌敌畏和水配成1:1:20药液点涂主梢和侧枝上的刻槽,毒杀青杨天牛初孵幼虫,平均效果80%。

4.杨干象防治技术

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用氧化乐果和水配成1:20药液点涂1-4年生树上被杨干象幼虫危害(较轻)的排气孔。对危害较重的2-4年生林,将点涂改为涂环。具体操作方法是:用4宽白毛板刷蘸1:3氧化乐果药液,在树干1.3-2m处的高度涂10宽药环,为保证防治效果,实行统一兑药、供药,并在药液中加入适量红铅油作为显示色,实现防治验收一条龙,实践证明上述措施可提高工效10-20倍,每公顷省人工费75元以上,平均防治效果90%以上。

5.啄木鸟招引

每年8-9月在缺少天然树洞的人工林和防护林(树高达到15m以上,胸径20以上的大树)挂设木段(以半腐杨木为好,可提高住巢率),招引啄木鸟,从而达到以鸟治虫目的。招引木段粗18-20,长50-60,挂在树干北面为宜,离地高度在4m左右,以3-4个为一组。经观察,凿洞率80%,住巢率60%,个别地段住巢率高达80%。每组控制面积33.3h左右,以斑啄木鸟为多见。冬春两季为啄食枝干害虫高峰期,主要有青杨天牛幼虫和蛹,啄食率在50%-70%,白杨透翅蛾幼虫被啄食率在30%-50%,其它害虫在10%左右。

6.整枝技术

整枝是综合防治技术中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结合整枝可剪掉有虫瘿的枝条,压低虫口密度。第二为防治作业提供方便。第三达到均衡树势、树干通直,侧枝数量、角度合理,主梢单一、粗壮突出,高生长趋势明显,通风透光良好,提高光合作用质量和物质积累的总水平,增加林木蓄积,提前郁闭成林。

人工整枝以疏枝为主,短截为辅。疏枝是指把侧枝从中心干着生处连根剪(锯)去,对上位枝有抑制作用,对下位枝有促进作用,锯口截面越大作用越明显。提高内膛、层间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疏枝应依据分生角度小大和枝量大小决定去留,分生角度小,枝量大,基部粗壮的侧枝应疏去。主梢应单一,突出通直,粗度应明显大于下位侧枝,对于形成的多头主梢应采取疏枝,短截和长放有机配合使用。

7.营林技术

对造林苗圃实行春虫情调查、夏防治、秋检查、冬检疫,用无病虫良种壮苗造林。推广黑杨派和青杨派品种间块状、带状混交造林,可有效改善林内生态环境、发挥林木抗逆作用,控制害虫大发生。造林时要做到细致全面整地、精心栽植、密度合理、加强水肥和抚育管理,实行集约经营,确保苗木成活、成林、成材。

上一篇:早熟、高产、质优、抗病玉米新品种鑫科玉1号选... 下一篇:选生态原则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