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启:全球电话英语的领航者

时间:2022-10-12 06:25:21

张小启:全球电话英语的领航者

张小启是一个聪慧美丽、温柔恬静的女子。合作伙伴和员工们却都喜欢称她“启哥”,或直接叫她“哥”,并给她起了个外号“钢铁侠”。她大学毕业后从最底层打工做起,几年时间里从白领到金领,直至创办广州能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竞争激烈的英语培训市场上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必克英语”,迅速成为国内该行业的领头羊……成功源于性格,“钢铁侠”这个外号,也许能很好地诠释这小小的传奇。

极度敬业,“启哥”从白领迅速成金领

张小启1978年出生于吉林省图们市,24岁大学毕业后来到广州。

在广州的首份工作是文员,第二份工作是某信息产业公司制作部职员,那时的张小启总是闷头工作,默默无闻。

沉静的她看起来并无雄心壮志,可她其后的两个选择证明她也绝不甘于平庸。

2004年底,张小启跳槽到一家刚成立不久的由韩国人投资的信息产业公司。此时的她已是在业内有了两年工作经验的“行家”,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家外资企业的业务骨干。几个月后,她被提拔为部门经理。

在新的职位上,张小启早出晚归,整理数据,写方案,星期六和星期天也往往是在公司加班。由于她的努力,她负责的项目业绩突出,成为了公司各项目中唯一赚钱的项目。一年后,她由部门经理升为公司总监。第三年,升为副总经理。

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张小启在外企三次升职,一年换一个新头衔,创造了职业生涯的小小传奇。而其间,她还做出了另一个选择。2005年初,她开始攻读美国管理技术大学的硕士学位。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对她无疑是重大挑战。

2006年10月,张小启结婚。婚后三个月,她怀孕了。结婚、怀孕、生子等人生大事,对一个女人的职业生涯有很大影响。而就在这时,公司的经营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由于电信运营商的垄断越来越厉害,公司的相关业务受到了严重影响,韩国老板有了放弃原来的业务转型做新项目的想法。

在一次公司内部会议上,张小启开玩笑说:“中国人多,学校教育又不尽如人意,做培训、教育的市场空间比较大。”

一句玩笑话,引来了老板的重视,委托张小启认真研究培训教育市场。

培训有许多种,张小启是英语专业的,她首先关注的自然是英语培训。英语培训也有许多种,她在研究英语培训市场时意外发现,风靡韩国、日本的电话英语培训,在中国竟然是个空白。

电话英语,听起来很传统,实际上却是对传统英语口语培训的革新,是种新奇时尚、个性化的培训方式。张小启深入研究后发现,这种培训方式与其他方式相比至少有三个很明显的优点:一是一对一培训,培训师可为学员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二是不需要教室,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根据学员的方便实现随时随地培训;三是这种高端英语口语培训收费至少要比传统面对面方式便宜一半以上。

韩国老板和同事们听了张小启的分析,大家都很激动。老板授予张小启全权开展新业务。那时张小启怀孕已经几个月了,她一个人挺着大肚子到广州街头、住宅区进行问卷调查、做市场调研,同时招兵买马组建英语培训团队。一切筹备齐全,电话英语培训业务正式上线。

“启哥”这个称呼就是从那时叫起来的,由于她的极度敬业,由于她的亲和力,由于她的可信赖感……当同事们开始叫她“启哥”的时候,她的孩子出生了。

休完三个月产假回来,已是2008年初,30岁的张小启正式担任公司的CEO。从副总经理到CEO,这是职业生涯的又一次提升,可张小启发现,她的经营理念与韩国老板有了很大的分歧。

迎难而上,巧妙运筹打通创业路

她认为,做教育、培训与做其他产业不同,应该慢慢起步,稳扎稳打,凭教学质量赢取用户的口碑,口碑是最好的宣传推广业务的方式。而韩国老板为了迅速实现盈利,沿续了以前拓展业务时的做法,变着法子做各种促销,比如“抽奖送QQ汽车”,以此来吸引学员报名参加培训。把钱花到虚的地方,做教育却不往实处做,张小启觉得这样很难把品牌树立起来。大家意见不统一,分歧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老板从韩国空降高管过来,公司的总监们也开始各有想法,公司内部陷入了混乱。几个核心员工因无法忍受公司的混乱管理,相继选择了辞职。

张小启坚定地认为,电话英语培训与现场课堂培训、视频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相比,是有独特优势的,而且这种方式在国内仍然很罕见。如果因为自己离开公司,就不能再从事如此具有先进性的业务的话,那实在太可惜了。对,自己创业!

决心已定,张小启马上与原公司几名辞职的同事联系。昔日同事们的支持和信任,给了张小启极大鼓励,也使她不能再有任何后退的想法,只能毅然前行。

要创业,资金是必不可少的。要成功运作一家电话英语培训公司,需要多少资金?自己如何解决?张小启开始认真分析。

电话英语培训不需要在繁华的商业区租用培训教室,属于“轻资产模式”,但最基本的“电话英语培训教研中心”是培训的核心,是必不可缺的。教研中心要施行“12×7”模式运作,即每天12小时、每周7天都要随时向众多学员提供服务。而中心内的培训教师最好是外教,要能说流利、地道的英语。这需要配备众多高端英语人才,要维持中心运作显然需要大量资金。另外就是最基本的公司启动资金,用于支付前期办公场所租金、各种办公费用、人员工资、业务推广费用等。

资金问题,成了创业的拦路虎。张小启在寻求解决之道时,想到了位于英国、菲律宾等地的“英语教研中心”。这些“教研中心”长期与日本、韩国的英语培训机构合作,教日本人和韩国人英语已有多年,它们完全可以担当起“电话英语培训教研中心”的重任。

在创业初期利用远在国外的成熟的教研中心为自己的学员服务。瞬间柳暗花明,这个思路使张小启的创业之路变得平坦起来。

经多方联系,张小启最终与菲律宾的一家教研中心确定了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在几名前同事加入的基础上,一个包括英国雷丁大学教育学硕士、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硕士等在内的、聚集了教学、技术、管理、推广、客服方面多位高手的、有战斗力的团队也建立起来。

众志成城,“钢铁侠”打造培训大事业

万事俱备,张小启与丈夫拿出积攒多年的用于买房的积蓄,再加上团队成员的入股,凑了101万元人民币,于2009年8月17日正式创办广州能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张小启确定的业务品牌名是“Spiiker”,全称是Spiiker Tele-phone English(必克电话英语)。

公司初创,万事皆难。公司的打印机是张小启从家里拿来的,甚至电风扇、电脑也大多是员工们自带的……

可实际上,正是这样的团队才是最有战斗力的,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打造出国内顶尖的英语培训系统,帮助国内英语学习者彻底征服聋哑英语。为了这个目标,在暂时没工资领的情况下,几个人天天熬到深夜,这年的国庆长假更是一天未休……正是这个时候,同事们给张小启起了个外号“钢铁侠”。“钢铁”代表着坚强、坚韧,“侠”代表着侠义、仗义,坚韧与侠义的结合,使张小启有了超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2009年12月,Spiiker服务正式推向市场。但到此时,由于购买服务器、增添设备、建设网站、装修办公室等,张小启的101万元已经所剩无几了。

压力之下,张小启反复告诫自己,一定不能着急,要静下心来把质量和服务做到最好。在似乎“山穷水尽”的情况下,张小启仍坚持将目标客户群定位为企业高管、白领、中小学生和其他热爱英语的人士,并制定了更高质、高端高效的培训模式,即一个外教加一个本土助教共同为一个学员服务,她称之为“2对1保姆式英语口语培训”模式。

为了实现这样的培训模式和教育理想,在自有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引入风险投资就势在必行。初次见风投商,张小启觉得双方只是先认识一下,也就没准备商业计划书之类的材料。谁知,详谈之后,风投商却说:“我看好这个项目,更看好你这个人,你太实在了,值得信任,我们愿意投资……”

女“钢铁侠”的经营性格和处世态度,再次让事业走上坦途。风投资金很快到位,张小启得以从容地去推广Spiik-er品牌。对一个全新的培训品牌来说,拓展业务时遇到的最大问题便是“信任”问题。如果交了学费,课程不适合自己怎么办?教学质量不高怎么办?这些是想参加培训的人在交费前最担心的问题。

张小启设计了一套流程,学员可以先拨通电话进行一个免费口语测试,咨询顾问会为学员“对症下药”提供相应的口语课程;其后学员还可以免费试读,等感觉有效果了再交费;学员付费后即可通过网上自助选课、自助排课表的方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完成相应的口语培训课程;每次培训后,“海外教师”会为学员留下“评语”和“学习报告”,每次口语交流的录音也都保存在学员的网络账户当中方便随时温习……这套流程解决了“信任”问题,Spiiker的业务迅速拓展。

从2009年12月底开始,陆续有学员报名加入了。张小启此前精心打造的高质教学与高端服务,这时显示出威力,许多学员结束培训后发来感谢信,并会介绍新的学员加入培训。靠着口碑相传,学员数量以每月倍增的方式增加着。

2011年9月的时候,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Spiiker的注册会员就超过了28万,每月在读学员达800名,在国内已处于行业领头羊位置。张小启说,她将让公司始终保持行业第一的位置,并在未来三年内将业务在全国拓展开来。

上一篇:创意引领商机 下一篇:苞米花“爆”出的财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