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哈尼族民歌的艺术功能

时间:2022-10-12 05:55:49

浅谈哈尼族民歌的艺术功能

[摘要]哈尼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歌在其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哈尼族民歌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博大,包罗万象,从内容来看可以分为古歌、情歌、儿歌,从时间维度看可以分古情歌和新情歌。这些民歌生动反映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从艺术的功能理论出发,结合哈尼族民歌的具体特点,以审美为基础分别从认知、教育、娱乐、交际四方面探讨其艺术功能。

[关键词]哈尼族 民歌 艺术功能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112-02

哈尼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之一,人口约105万,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红河与澜沧江的哀牢山与无量山区。民歌作为哈尼族民间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其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活动,集中体现哈尼族的审美意识。哈尼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传承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民歌为主要载体,民歌对于哈尼族而言有着重大的功能意义。本文主要以艺术的功能理论为指导,结合哈尼族民歌的特点,探讨哈尼族民歌的艺术功能。

二、哈尼族民歌的类型及表现形式

(一)哈尼族民歌的类型

哈尼族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其民歌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包罗万象,可分为六类:

1.“哈巴卡”(哈尼语),即古歌。其内容包括了哈尼族的历史、传说、起源、民族迁徙、人生哲理等,曲调庄严,肃穆。

2.“阿茨古”,即情歌。情歌又分为古情歌和即兴而作的新情歌,曲调热情奔放,清新明快,主要反映的是哈尼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

3.“阿迷车”,即儿歌。儿歌句式规整,韵律感极强,曲调欢快活泼,是哈尼族最早的启蒙歌,其主要内容是一些日常经验、劳动技巧、道德要求、价值观念等。

4.民俗歌,主要有三类:(1)“松米威”,意思是姑娘出嫁时忧伤的哭歌,即哭嫁歌。(2)“米杀威”,汉族称之为“吊丧曲”,是女子专用于悼念死者的歌。(3)“约拉哭”,“约拉”是灵魂之意,也就是招魂时唱的歌。

(二)哈尼族民歌的表现形式

哈尼族民歌因种类不同,其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哈巴卡”“松米威”“米杀威”“约拉哭”有固定的形式,比较庄重,通常是靡匹独唱,有时也加入群众的伴唱;“阿茨古”自由度比较大,可以是独唱、对唱,也可以是一群人齐唱。但比较多的是相约好的青年男女在山野密林或田间地头对唱,这是青年男女社交谈情说爱的重要方式;“阿迷车”节奏比较欢快,可以独唱,也可一群小孩欢唱。以吟唱并辅于击掌和一些舞蹈为其主要表现形式。

三、哈尼族民歌的艺术功能

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对艺术的功能进行了探讨,《论语》记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在这里从“兴”“观”“群”“怨”四个方面对诗歌的美感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诗歌的艺术功能。时至今日艺术功能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审美认知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审美交际功能。

(一)哈尼族民歌的审美认知功能

哈尼族民歌内容博大,从中我们可以深刻了解到许多方面,能深刻地揭示人生、生活、生产等各方面的情况。由于民歌内容贴近生活,表现形式通俗易懂,民歌吟唱吟诵能给人难以忘却的印象。如从古歌中可以了解到哈尼族历史、起源;从《哈尼阿培聪坡坡》可以了解哈尼族祖先的艰难迁徙;从《四季生产歌》透视哈尼族山地农耕、开垦梯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从《婚俗歌》《哭嫁歌》可以了解哈尼族的生活习俗、人生礼仪、连名制;从《斯匹黑遮》了解他们的。从民歌中还能了解一些自然知识,如医学药物知识,历法节气、梯田的修建、哀牢山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从《十二月生产调》了解四季轮回、鸟儿迁徙,从而了解农业生产,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民歌的另一个认知功能是“观志”“观德”“观行“,这尤其体现在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进行民歌对唱时,通过唱情歌看对方是一个有志向还是得过且过的人,了解对方是否品行端正,是否贤惠善良,是否值得托付终身。

总之,从哈尼族民歌中可以了解到哈尼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道德、教育、风俗礼仪、生活方式、历法节令、医学饮食等方面的知识,难怪哈尼族民歌被称为哈尼族的百科全书。

(二)哈尼族民歌的审美教育功能

在《论语》中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说认识到并且爱好上“仁”是不够的,还需对“仁”产生情感上的愉悦,得到一种审美的享受。就是说在道德修养中,审美的境界要高于知识的境界,一个人进行道德修养要从“诗”开始,由“乐”来完成,这讲的便是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哈尼族民歌同样具有审美教育功能,人们在欣赏或吟唱民歌时,其思想上受到感染,人生受到启迪,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1.民歌与哈尼族性格的形成。从哈尼族的古歌《斯匹黑遮》《哈尼阿培聪坡坡》等及许多即兴而唱的民歌可以看出其对哈尼人道德的培养、人格的塑造。例如,“七十七个老人出来说话,七十七个老人出来商量,我们还是走吧,嘎鲁嘎则不是哈尼的故乡……”这培养了哈尼族温和柔顺的性格。此外哈尼族热情奔放又不失稳重,这与民歌的内容及其形式不无关系。

2.民歌与哈尼族的人生观。哈尼族的一生是艰辛的,但不是痛苦的,因为他们的人生是顺应自然,顺应天命的,拥有豁达的人生态度。由于居住环境的封闭,哈尼族没有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宗教的影响,没有佛家的因果轮回转世观念,认为人间只是人生多个驿站中的一个,非常注重今生,努力劳作,不但创造美好生活,而且享受生活的每一天。哈尼族的处世哲学是中庸平和,与世无争,哈尼族的“送葬歌”《米杀威》中唱到,“……奶奶回去的道路有三条,左边是荆棘丛生的坡路,你不要走,右边是悬崖陡壁的险路,你也不要走,要走中间那宽敞明亮的大路……”这是告诫死者择中路走。类似的还有:“天上的星星不要摘最亮的那一颗,最亮的那一颗是攀不上的……世上的姑娘不要最美的那一位,最美的姑娘已被人踩过了。”这首歌谣在哈尼族中广为流传,几乎人人都能唱。这首歌教给哈尼族的处世哲学是:遇事要折中而行,中庸平和,不能走极端。这些民歌极大地影响着哈尼族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3.民歌与哈尼族的文化传承。哈尼族是以口头的形式传授知识的。儿歌是哈尼族的启蒙歌,是活的“教材”,是哈尼族文化传承的工具之一。在儿歌里包含大量的生产经验、人生哲理、道德准则价值取向等。在长辈的指导下,哈尼儿童都能将儿歌烂熟于心,终生受用。

(三)哈尼族民歌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就是指人们参与艺术活动或者欣赏艺术活动满足其审美需要,使人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同时身心得到放松。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应当使人得到。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孙尼子著的《乐记》也提出“乐者乐也”的思想,认为音乐能使人得到快乐,得到放松。

哈尼族生活在高山密林的哀牢山中,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很少或只有单调的娱乐享受,民歌在哈尼族的精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场合,民歌所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重要民俗活动中主要是唱史诗、风俗歌,比如宗教祭祀时摩匹给人们吟唱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等,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民族的认同感,从而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这是庄严,神圣的;人去世要唱《送葬歌》;祭祖要唱《送鬼歌》,哈尼族认为人去世是回到祖先那里,是件愉快的事,丧事当作喜事来办,这里唱民歌不仅有娱人还有娱神的功能;进行农业生产唱《四季生产歌》,哈尼族认为伴随着歌声,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庄稼能获得好的收成。风俗歌数量繁多,不再赘述。

对哈尼族而言,民歌可以让他们精神上得到放松。亚里士多德说过,“消遣是为着休息,休息当然是愉快的,因为他可以消除辛苦工作所产生的困倦”。在平日里,唱民歌主要是打发时间,放松身心。在田间地头累了,唱首民歌缓解一下;茶余饭后几个人聚在一起边唱边跳,使其精神得到放松,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歌更是少不了,通过歌声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活跃现场气氛。可以说民歌是哈尼族的精神粮食。

(四)哈尼族民歌的审美协调功能

艺术的审美协调功能指艺术具有协调主客体关系、主体关系和自我关系,以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孔子在论《诗》时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群”的意思就是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交流思想情感,从而保持社会和谐。哈尼族的人际关系是和谐融洽的,古人评价哈尼族“上下相接皆有礼”,民歌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是愉快的,可以增进人的感情,可以化解矛盾于无形之中。哈尼族的民歌不仅旋律优美,而且其涉及内容也非常实用。哈尼族姑娘在出嫁前,母亲都要给出嫁的姑娘唱《出嫁歌》:“……做人家的媳妇要像做自家的女儿,服侍公公婆婆要像待自己的爹娘,在自己的家生你的是阿妈,养你的是阿爹,在人家家里,生你的是婆婆,养你的是公公。”这是母亲在以音乐的形式告诫女儿要处理好婆媳关系。当青年男女的爱情与婚姻产生矛盾时,相爱的男女要“扎哈培”,即分手。举行分手仪式时,主持人要唱《慰情歌》:“一窝小雀飞朝两边了,一颗宝石碎成两瓣了。这是扎实痛心的事啊……”分手后双方就不会怪罪对方了,也不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婚姻生活。哈尼族居住较近的村寨一般都有血缘关系,当村寨之间出现矛盾时,化解矛盾的主持人会唱哈尼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大寨生出小寨,小寨生出新寨;大寨是小寨的阿哥,小寨是新寨的亲娘;哈尼寨子布满哀牢山,像数不清的星星缀在天上。”大家都是同根同祖,都一家人,矛盾就随着歌声无形中化解了。民歌在协调哈尼族家庭关系、邻里关系、村寨关系,甚至与其他民族的关系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在哀牢山的深入及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哈尼族的传统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哈尼族民歌也不例外。年轻一辈唱传统民歌的已经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流行音乐。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老一辈终其一生的宝贵经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被现代人吸收并应用,认为民歌作为其文化传承工具已丧失了其生存空间。哈尼族社会是发生了变化,但其根本是没有变的,其民歌的艺术功能也没有变。任何事物只要还有功用,就有其生存的空间。否认民歌就是否认自己的历史文化。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哈尼族民歌的保护,不断挖掘其艺术功能,让人们来认识哈尼民歌,欣赏哈尼民歌,让年轻一辈的哈尼族树立民族自豪感,将哈尼民歌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1,第49页.

[2]哈尼阿培聪坡坡[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6,第22页.

[3]斯匹黑遮[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7,第159-161页.

[4]王清华.梯田文化论[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5,第64、153、201、207页.

[5]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第365页.

上一篇:浅谈我国有线电视面临的挑战 下一篇:古典油画技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