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探

时间:2022-10-12 03:00:35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探

关察是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记忆能力、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主动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运动动作,可见。观察能力对于在体育教学中来说极其重要。中学阶段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关键期,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依据一定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对被观察事物进行感知、分析;但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活泼好动,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到与观察目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和破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启发、诱导,使其能够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推动观察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下面,笔者就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做一些分析。

一、观察前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要求

明确面临的目的、任务是进行观察的前提。观察的目的、任务越具体,收效就越大。在确定了观察的总任务之后,教师在示范前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提出观察要求和系列具体任务。如在技巧“鱼跃前滚翻”教学中,可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途径,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教师可做三次完整示范,要求学生每次观察不同的要领,第一次是双臂前摆和双腿蹬地的协调配合,第二次是双手落垫的位置,第三次是屈臂、低头、含胸、团身的时机。又如在篮球进行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教学中,可让学生观察进行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的步法和步数,每一步的特点及投篮前后和投篮时身体姿势等。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其目的明确,注意力集中,既有利于观察到动作细节的重要部分,又有利于感知完整的动作形象,收效也就较为明显。

二、激发观察兴趣,养成良好习惯

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因此,要针对学生观察敏锐性的差异,激发每个学生观察的兴趣,使其养成乐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更好地推动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质量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课堂中,学生对于教师的示范动作往往有一种极强的模仿欲。但仅凭这一点是不够的,是无法观察好整个技术动作的。因此,必须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变模仿欲为观察兴趣进而转化为求知欲望。同时,也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他们养成乐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如足球、篮球以及起跑器的发明故事,给学生说明从一些最简单的微不足道的观察中,往往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发明。此外,现代教育教学提倡情境教学,根据课的教材设计一个故事,上课通过教师形象生动的描绘,把同学们带人故事情节,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充当故事中的演员,做故事中的事,在故事中学习动作技能。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能够更加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如在武术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身穿整洁的运动衣,干净利落打一套拳,先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进行教学,应该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观察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观察与思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观察中包含着积极的思维,并且离不开语言,是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教师做示范动作时,要适时地、恰当地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或启发性的揭示,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边观察、边思考,将感知材料进行归纳、综合,得出对动作全面地、系统地认识。找出动作之间的异同点和其内在的规律。加深对动作要领的认识,从而尽快掌握技术动作。如在弯道跑技术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思考:在弯道跑的过程中,为什么身体总是向左侧倾斜?为什么左膝要外展而右膝要内扣?为什么右臂的摆动幅度比左臂大?为什么左脚要用外侧着地,而右脚却是前脚掌内侧蹬地等。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不仅与已学过的圆周运动的知识得到了有机结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使学生明确了弯道跑动作的技术特点,帮助其较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了思维能力。而且还帮助学生尽快掌握了技术动作。同时也使学生将所学过的学科知识与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

四、注意引导学生相互观察

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分组练习,让学生更多的以同伴中动作完成较好者为观察对象。教师要引导他们注意观察这些同伴与自己动作的异同,分析同伴完成动作好的原因,通过比较,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环节等,通过大家的相互观察,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技术动作,从而使技术动作在不断地观察、分析、校正过程中得到掌握。

五、观察后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引导学生正确的自评和互评,对于观察能力的提高较为重要。适度、中肯的自我评价,能够恰当地调节和提高自己的自学和自教能力;而同学们之间的互评,可以以他人的眼光来评价学习表现和技能掌握。教师可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同伴完成动作的情况,及时评价并告诉对方的错误,使其避免在下一次练习中重复同一错误。学生在观察和评价同伴的同时,对自身也是一个对照,如果自己也犯有同样的错误,在练习时就可自觉地及时纠正。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都要运用激励性评价机制,以指导和鼓励为主,帮助学生不断对课程产生兴趣。

总之,教无定法,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作为体育教师,应深入到教学实践之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不断开拓进取,就一定能找到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从而找到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下一篇:浅谈课堂导语艺术的设计